◆摘? 要:對于許多初中學生來說,英語寫作是個“老大難”。單詞背了不會用、表達錯誤百出、篇章結構混亂是當今初中英語學習者普遍面臨的問題。英語寫作是對英語水平的綜合考量,難度的確不小,但有些寫作能力和技巧其實是可以從平時的英語學習中獲取和內化的。本文主要從詞匯教學、語句和情感表達以及篇章整體結構三個方面展開,重在探討英語寫作教學的新思路。
◆關鍵詞: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新思路
寫作過程是一個不斷積累、逐步提高的過程。初中學生英語作文寫不好、不會寫,歸根結底,一是因為學生的詞匯學習方式存在問題:學生只是止步于背誦記憶,而沒有深入學習和掌握詞匯的多種用法及其使用的具體語境;二是因為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有些學生的英語表達深受中國式表達的影響,且大部分學生都缺乏情感表達的意識;三是因為學生對英語寫作的篇章結構及相關策略技巧的認識還不夠,篇章結構混亂甚至沒有結構的現象很是普遍。綜上所述,筆者提出詞匯教學、表達教學和結構教學三位一體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新思路,以期為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實踐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英語寫作之詞匯教學
英語單詞教學是英語教學的基石,也是口語表達和書面表達的開端,其重要性可見一斑。但當前的單詞教學存在不少問題,如有些教師只是讓學生自行記憶單詞,方法也僅僅止于拼讀和重復抄寫。事實證明,這樣的教學方式著實欠佳。學生普遍出現單詞記憶時間短、記了不會用、寫作時想不到等問題,很是令人擔憂。因而筆者結合多年一線英語教學的經驗,提出“學習即應用”、“學習單詞要跟英語寫作結合起來”的觀點。單詞學習絕不僅僅是簡單的重復記憶和機械抄寫,而應是一種基于單詞語義、語境、用法的全方位的教學。
英語單詞學習,看似單調乏味,其實不然。若能基于新單詞進行擴展教學,讓學生在學習單詞的過程中,同時學會造句,學會準確應用,并借此機會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則往往會收到不錯的效果。陳妍蓉也曾在文章中提到“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增加多元教學方法”,這與筆者的理念如出一轍。筆者將單詞分為可具體感知的詞和不可具體感知的詞兩大類,下面就此一一展開闡釋。
在學習一些可以具體感知的名詞和動詞時,筆者會在多媒體課件展示圖片的基礎上,啟發學生進行造句表達。如computer一詞是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且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單詞,因而在教學時,教師可先造句“Computer is my favorite invention.”,進而啟發學生就生活感悟和聯想寫出自己的句子。學生會寫出“I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Computer is very useful to us.”等句子。通過此類互動,課堂氛圍活躍了,單詞也印在學生腦海中了。
有些動詞,如run,sing等,學生也是可以感知的,但也有動詞,如encourage等,則是抽象的,我們無法切實感知。在這種情況下,語境教學就顯得尤為關鍵。首先,教師可造句“My teachers encourage me to do a better job.”,緊接著引導學生說出被動的表達:“I am encouraged to do a better job by my teachers.”以及諸如“Teenager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make their own decisions.”等相關的表達。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熟練掌握這一單詞的多種用法,寫作時就可以正確運用和表達出來了。筆者一直持這樣的觀點:語言積累到一定程度,自然就能正確輸出,寫作就能信手拈來,游刃有余。因而,單詞的學習不應止于朗讀和拼寫,還要會造句,會運用,這才是單詞學習的關鍵所在。
此外,筆者發現,一些學生在寫句子時,嚴重受到漢語表達習慣的影響,難以擺脫“中國式英語”的桎梏。如某些學生在表達“我很喜歡你”時,會說“I very like you.”,再如經典案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一些學生樂于將其表達為“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這些讓人啼笑皆非的表達方式亟需引起教師的重視。教師在教學時,首先要保證自己的表達正確嚴謹;另外,要教學生多使用經典句式和經典搭配;在發現學生有此類表達習慣時,及時糾正并強化正確表達。學生出現“中國式表達”現象的原因還在于缺乏語感。《漢英大詞典》將語感定義為“對語言的感覺”。紅學家梅新林先生則指出“實際上只有語感才是左右讀寫聽說等言語活動的質量和效率的杠桿,在所有言語活動中起關鍵作用而不可須臾或缺。”對此,教師課內可以借以領讀、跟讀的方式,課外可以讓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訓練,以幫助學生領悟和掌握約定俗成的搭配和用法,從而幫助學生增強語感、強化語感。語感源于正確性,教師在教學時務必保證其所教授的內容從根源上就是正確的。語感的神奇之處就在于潛移默化:學生可以不理解,不知道為什么,但能將正確的表達脫口而出。如在“She is very friendly to me.”和“She is friendly to me very much.”兩句中,語感好的學生一下子就能判斷出第一句才是符合英語習慣的表達;再如在語感很強的情況下,“I very like you.”明顯就不如“I like you very much.”順口順耳。
二、英語寫作之表達教學
有了一定的單詞儲備,下一步就是語句的表達了。對于英語知識還不是很深厚的中學生來說,教師主要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多記憶和使用固定搭配,如“would like to do sth.”“had better do sth.”“look forward to doing sth”“prefer to do...rather than do sth.”等;多使用經典句型,如“It is easy to do sth.”“Its kind of you to do sth.”“Lets take action”等。學生若能將這些固定的搭配和句式應用得恰到好處,作文就可以看起來更有“料”,也會給閱卷老師留下更好的印象。此外,教師還應教給學生如何巧用關聯詞,連接兩句具有邏輯關系的單句。此類關聯詞主要有“if”“when”“so”“because”等。關聯詞用得好,學生寫的句子不僅看起來錯落有致,邏輯性也增強了。教師若能做到以上幾點,久而久之,學生的語句表達能力就會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
除此之外,在行文過程中,教師也應當指導學生進行情感升華的表達,使英語寫作增輝增色。如在寫完某件事后,加上自己的感悟、感受以及評論等。這樣的情感總結和升華不僅讓這一部分的文意更完整,也能體現學生的參與感和情感評判。比如學生在記敘研學一事后,可以寫一些諸如“I am very tired but happy.”“Its meaningful.”等評論性話語;又如在寫完他人幫助自己的過程后,可以加上“I am grateful.”等感受性表達。
三、英語寫作之結構教學
從宏觀上來看,初中英語主要有議論文寫作和記敘文寫作兩類命題。針對這兩類命題,筆者提出以下應對策略:
在寫議論文時,最常用的就是“總分”的寫作結構。如在寫“我們該如何預防新冠肺炎”的命題作文時,教師可以就教學生采用這種邏輯結構進行寫作。首先,我們在第一段中寫主題句,即“新冠肺炎并沒那么可怕,我們有許多方法來預防”;接著將預防方法進一步展開,論述我們可以采取“不聚集、勤洗手、多鍛煉”等方法有效預防;文章最后,可以對此發出號召或倡議,以“Lets take action from now on!”等句式收束全文。這樣一來,文章就顯得結構清晰、邏輯分明了。此外,針對一些根據現象提建議的命題類型,教師可以教學生先把現象或問題列舉出來,一一闡述明白,最后再提出合理性建議的寫作思路。
在寫記敘文時,人物描寫和事件描寫往往是主要內容。寫人物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描繪人物外貌,刻畫人物性格特征,并以具體事例進行輔助論述,還應寫清該事例與“我”的關系。如命題作文“My English teacher”就可以按照這個模式來寫。寫事件時,教師要告訴學生:時間、地點等要素不可或缺,一定要將事件記敘得完整,并抒發“我”的感悟或情感,如寫“My most unforgettable thing”,就可按照這個思路。
除了上述幾個方面以外,我們還特別強調書寫的重要性。規范、清晰的書寫不僅可以讓學生產生愉悅感和成就感,還可以讓閱卷老師耳目一新,避免因一些主觀因素丟分。此外,“細節決定成敗”。一篇好的英文作文,拼寫應該是準確的,分段應該是清晰的,大小寫應該是規范的。
四、結語
英語寫作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顯得愈發重要,要想寫出漂亮的文章絕非一朝一夕之功。一方面,教師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從基礎的單詞教學開始就與英語寫作聯系起來,并傳授給學生一定的表達技巧以及相關的行文策略。只有這樣,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才有望大步邁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劉德文.對提高初中英語寫作水平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2(23):77.
[2]周遇春.初中英語單詞教學的有效性[C].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20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會議論文集(卷三).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20:138-139.
[3]陳妍蓉.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J].學周刊,2020(23):39-40.
[4]王尚文.語感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作者簡介
董世紅(1970.10—),女,漢族,山東萊西,本科,中學一級教師,萊西市經濟開發區中心中學,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