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伊妮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讓語文教學變得更具有針對性。在傳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中,教師所掌握的學生學習情況往往都是片面的,都是根據傳統的經驗來判斷學生。因此,在新課程改革后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對教學方法做出相應的調整,在課堂教學之前要進行檢測,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課程教學中要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課后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鞏固,進行個性化的輔導。這樣小學生在閱讀課堂中才會有豐富的收獲。
◆關鍵詞:小學閱讀;互動交流;教學目標;拓展
在小學閱讀教學過程中,互動是師生交流的必要環節。在課堂上進行師生互動可以為學生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整節課都能保持一個主動學習的態度和一個清晰的思維,這樣也方便老師及時了解學生的想法。同時經過互動交流之后,師生之間的關系也會變得更加親近,教師不再是以往高高在上的地位,而是和學生以平等的身份進行教學,這也滿足了新課程改革后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要求。因此,在小學閱讀教學課堂上進行互動教學,才是教育進步的重要體現。
一、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融入互動教學需要克服的困難
(一)教師沒有正確認識到互動教學的重要性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是互動教學的主要實施者,教師對互動教學的理解程度直接影響小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實踐教學中,一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沒有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的意識,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互動教學模式對他們來講十分陌生。
(二)小學生在互動課堂中配合力度不夠
小學閱讀教學互動課堂需要學生和老師共同參與進來,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僅靠教師一個人進行教學,那么學生仍然沒有新鮮感。在實際教學中,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很多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都經常保持沉默,只是一味聽取老師傳授的知識,在教師展開的互動環節中也沒有積極的配合。
二、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進行互動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對學生進行學情檢測,引導并組織教學
在教學課程設計之前,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充分掌握,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和學習能力,然后有針對性地制定學習計劃。不同個體的學生在情感和知識發展中所表現出的狀態都各有不同,這就需要教師在課程開展之前對學生進行細致的學情檢測,課前,教師可以結合本節課程的教學內容,制定教學目標,劃分教學重點,進而確定采取怎樣的教學方法。
例如:在教學統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守株待兔》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在互動課堂展開之前布置檢測任務,首先要朗讀《守株待兔》這篇課文并進行錄音,其次是自己講述一遍《守株待兔》的故事內容,并進行錄音。此篇文章是小學生在教材中接觸的第二篇古文,這篇文章的主要教學目的一是要讓學生能夠朗讀課文,二是要準確地傳遞文章所蘊含的意義。通過對這兩項任務的檢測,教師就能夠很好地在課前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不足之處,對癥下藥進行教學。這樣可以讓學生大致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更方便展開互動交流教學。
(二)互動交流,精準落實教學目標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課堂的流程大多數時候都是教師講述,學生傾聽,學生在教學中往往處于被動地位,教師只能從課堂上零星的回答和課后作業中得到學生的學習反饋。這樣一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教師會無法深入了解教學目標的落實情況。而互動式教學能夠很好地落實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目標,用溝通、合作的方式使自己和學生共同進步。
例如:在教學統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文章時,為了能夠掌握學生對課文的了解程度,檢驗學生的課文知識收集能力,教師可以利用選擇題來對學生進行檢驗,通過檢驗結果,精準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以此為依據對教學環節作出調整,比如在閱讀完以1—3自然段內容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選擇題:“為什么胡蘿卜先生會有那么長的胡子?”以及“胡蘿卜先生有多長的胡子?”從學生的回答統計中能夠發現,大部分學生都能在互動閱讀課堂教學后給出正確的答案,對于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教師改變了以往分析解答思維,而是更加直接地對重點句子進行朗讀指導。教師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能夠準確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變得更高效。
(三)課后拓展作業,精準實現個性化輔導教學
在傳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對于一些口頭朗讀的作業,只能由家長來檢測并簽字,教師無法親自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而通過互動課堂的教學,作業內容和形式開始變得多樣化,因此教師可以圍繞音頻或視頻來設計綜合性作業,讓作業的形式不僅僅局限于紙筆之上。
例如:在教學統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牧場之國》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后讓學生搜集相應的資料和圖片,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完整地描繪荷蘭;或者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一段荷蘭的景色視頻,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配樂朗讀,通過教師個性化的輔導和針對性的作業形式,能讓互動式課堂變得更加高效,從而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精準度。
三、結束語
語文閱讀教學在小學教育過程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同時閱讀教學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教師要重視互動教學,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思考,用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閱讀興趣,通過互動交流,了解學生真實的想法,了解學生的需求,這樣才能有效開展互動教學,進而保證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吳珊碧.小學語文閱讀多維互動教學模式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0(34):120-121.
[2]高燕紅.互動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措施探討[J].考試周刊,2020(95):29-30.
[3]馬明.漫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互動”藝術[J].天津教育,2020(32):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