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娣
◆摘? 要:很多初中生都缺乏發創新思維能力,從而在剛進入初中時,無法轉換學習狀態,對整體學習效果造成負面影響。如果能夠在初中階段強化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那么就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科學課程作為科學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關鍵手段,必須要得到重視。科學課程非常重視學生的知識能力之間的轉換,對科學課程教育教學進行創新發展,全面培養學生創新、獨立、靈活的思維能力,為學生未來的成長發展打下更好的基礎。本文就培養初中學生科學創新思維的教學策略進行了簡要探討。
◆關鍵詞:初中生;科學課程;創新思維;教學方法
培養初中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就是要求教師在遵循學生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進行全面優化,從而打造出高質量的科學課堂,充分發揮出科學課程的實際應用價值,讓教學效果得到全面提升。因此,教師要從新教學理念入手,對科學課程的創新思維能力進行分析,全面促進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發展。
一、關于初中科學教學的概要分析
初中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科學課程主要是研究自然現象、自然規律以及人與自然關系的一門綜合性課程,其中涵蓋了物理、化學、生物等多方面知識。理科類課程對學生思維邏輯要求較高,而科學課程涉及范圍較廣,更加考驗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維能力。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給初中科學課程教育教學創新發展提供了更好的機會,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科學思維培養的重要性。科學是初中階段的理科類課程之一,在素質教育理念下,科學課程的創新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要保證科學課程的教學質量、效率和實際效果,讓其實現創新發展。
二、培養初中學生科學創新思維的教學策略
(一)以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源動力,傳統教學方法中,問題一般由教師提出,但在新課改后,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創設問題,并且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讓學生成為課堂和學習活動的主體。另外,問答方式也要進行創新,一般為“師生問答”,新時期,可以采用“生生互問互答”的方式,降低學生壓力,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比如,教師可以采用層層遞進的方式,訓練學生思維。如:“大家知道聲音如何產生的嗎?”讓學生舉例說明不同的發聲方式,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提出多種不同的想法,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以自己的方式驗證自己的想法,一些小組就會利用手邊的各種工具,展開實驗設計,分別驗證自己的想法。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就會發現“振動”是所有發聲方式中的共同點。在基礎上,教師在借助“探尺實驗”進一步分析振動速度、長度和音調、音長之間的關系。以探究式問題作為引導,學生在相互反駁的過程中,科學學習興趣得到激發,真正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二)以科學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中,有些潛移默化的生活常識是不利于學生科學知識的學習的,甚至有些是錯誤的觀念。在實際的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的舊知和已有經驗,了解學生對于某一個現象具有的科學知識,然后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策略,讓學生在充分的認識和理解中建立科學的新觀念,切忌直接告訴學生“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因為很多實踐證明,這樣的方式并不能夠有效轉變學生的觀念,甚至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對科學產生疑惑但是又不相信科學,更不可能引導他們進行深度思考。那么,如何轉變學生的觀念呢?巧設科學實驗,是有效策略之一。通過挖掘學生的認知沖突,創設各種體驗活動等,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突破“認知沖突”。如在教學中,設問:“如果我們把一個裝著水的盆子放在水槽里,再往盆子里放入一個乒乓球。打開水龍頭時,水朝著乒乓球沖下,乒乓球會被水沖跑還是維持在水柱附近?”在提出問題后讓學生思考和猜想,說出自己的依據,然后將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的形式相互談論和交流,充分激發他們求知的欲望。然后布置家庭小實驗,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突破“認知沖突”,總結實驗背后的科學原理。這樣的設計可以激發他們探索現象背后的科學真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他們質疑的能力、觀察的能力和創新思維的能力。
(三)以實際操作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加強實際操作練習在培養學習習慣、創新思維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新課改背景下,要求教師開展素質教育,將提高學生科學能力作為主要目標。科學合理地設計學生自主實驗,是提高學習效果的關鍵,也能讓學生對科學課堂中的理論知識形成更加深刻的認識。實踐證明,課堂上要給學生充足的自主思考空間,依靠自己的力量進行實驗,在保證教學內容完成的同時,開展相應的自主實踐操作。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制教具,以此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體驗的樂趣。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社會調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社會、接觸社會,從而提升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
(四)全面落實課堂總結評價環節
強化教學效果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最為主要的內容,也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主要方式,在科學課堂教學創新發展的過程中,重新規劃評價指標、科學設計指標權重,提高對創新思維能力的肯定,可以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在展開科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把握住自身的語言藝術,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念,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充分激發出學習動力。教師要以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狀態、思維邏輯、創新創造意識等方面為主,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將課堂參與度、課堂表達能力、實驗操作情況、思考能力等多方面納入評價體系中,引導學生形成健全正確的學習價值觀。通過全新的教學評價體系,在無形之中強化學生的表達能力、反思能力、辯證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三、總結
綜上所述,新課改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想要在科學教學中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等能力的全面發展,就要對教育教學進行創新,以此落實全新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掌握學科知識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出自身能力,為后續的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黃衛娟.基于初中科學教學中的創新思維能力培養[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05):148-149.
[2]張富強.創新思維發展下的初中科學課堂教學[J].名師在線,2020(1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