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會
◆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引領之下,各科教學模式都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教育人員在教學當中,不僅重視知識講解的過程,而且重視學生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師會在知識講解結束之后總結課程所講的內容,這樣不僅可以引導學生將課堂知識串聯成為一個整體,而且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本文將以小學數學為例,對課堂小結的形式進行分析,以期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課堂小結;教學效益;小學;數學;形式
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自身特點影響,難以集中注意力,因此,在學習當中難以有效的接受課堂知識,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在教學結束之后總結課堂所學知識,利用多元化的課堂小結方式總結重難點,引導學生將課堂知識串聯在一起,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使其在學習當中更加主動。
一、課堂小結分析
在課堂知識講解結束之后,教師引導學生總結課堂內容,即課堂小結。課堂小結可以對整節課程的內容進行梳理,突出重難點內容,便于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課堂小結可以引導學生整理大腦中零碎的知識信息,將這些信息串聯為一個整體,達到鞏固記憶的目的。此外,課堂小結可以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為即將所學知識做鋪墊。因此,教師需要對課堂小結提起重視,并使用多元化的課堂小結形式,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趣味總結法
在課堂小結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將其與游戲結合在一起,不僅可以增添總結的趣味性,而且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便于學生的理解,在這過程中,可以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實現快樂學習。
課堂小結對于學生而言是枯燥的,難以激發學生的總結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總結當中利用趣味總結法,即將知識總結與游戲結合在一起,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學習“積的近似值”這節課程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掌握積的近似值的意義以及方法,在這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然后在黑板上列出小數乘法題目,由每個小組進行搶答,并以最快的時間說出積的近似值,得分最多的小組將獲得相應的獎勵,可以是物質獎勵,也可以是精神獎勵,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而且可以提高小組內的團結協作意識,對于學生積極學習本節課程的內容起著積極作用。通過在課堂小結當中應用趣味總結法,可以讓學生在游戲當中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
三、知識梳理法
這種方法是教師比較常用的一種課堂小結方法,在每節課程的內容講解結束之后,教師將對整節課程的重點、難點、考點進行總結,以此來幫助學生梳理整節課程的具體內容,便于學生理解以及記憶。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選擇相應的知識梳理法。例如,在學習“多邊形的面積”這節課時,學生需要回憶梯形面積、平行四邊形面積、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并利用所學計算方法解決多邊形的面積問題。針對這一節課程進行課堂總結時,教師可以利用解答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梳理整節課程的知識點,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是什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否用三角形的面積來表達,梯形的面積可否用平行四邊形與三角形的面積公式來表達,這三者與多邊形的面積有何關系?通過這幾個問題引導學生梳理它們之間的關系,并掌握相應的面積計算方法。通過引導學生回答問題,不僅可以讓學生回憶本節課程所講的內容,而且可以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從而提高本節課程的學習效率。
四、構建模型法
于構建模型法而言,是指在教學當中引導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轉化成具體的模型,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使枯燥的知識變得更加具體,使學習變得更具趣味性,在這過程當中,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比如,在學習“組合圖形的面積”時,為了加深學生對這節課程內容的理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白紙制作不同的圖形,然后將圖形進行拼裝,并在此基礎之上計算出組合圖形的面積,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了解組合圖形的構成,并計算出組合圖形的面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理解力,使數學知識的學習變得更加有趣。在利用建模型這一方式總結課堂知識時,教師應該結合教學內容選擇便于實踐的內容,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動手操作的積極性,而且可以讓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增加成就感,使其在數學學習當中不斷探索,勇于實踐。
五、結束語
對于學生而言,小學數學知識較為抽象,在學習當中的難度較大,因此,部分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不理想,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充分發揮課堂小結的作用,在知識講解結束之后,利用不同的方式總結課堂的重點、難點知識,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串聯為一個整體,不僅可以使學生構建起相應的知識體系,而且可以增加學生的理解力,使學生在數學學習當中感受到樂趣,因此,數學教師需要在課堂小結方面不斷總結經驗,積極探索新型的課堂小結模式,通過這樣的方式發揮課堂小結的作用,使學生了解到數學的魅力。
參考文獻
[1]王秀飛.課堂小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2018(28):134.
[2]謝慶.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小結方法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06):110.
[3]周青.做好課堂小結,提升教學效益——探析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小結的形式[J].赤子(下旬),2016(06):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