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華,王憲剛,謝秀芳,李興明,周茂旗
(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 四川 內江 641000)
咯血是下呼吸道出血導致血液從口、鼻排出的呼吸系統疾病癥狀,大咯血指患者單次咯血量>300 mL 或每日咯血量>500 mL[1]。咯血90%源于支氣管動脈,在介入治療前,需明確患者病變區域供血情況,有利于提升患者介入治療的成功率[2]。CT 血管造影(CTA)屬于無創性檢查,能通過三維重建技術快速獲得血管空間解剖特點,協助治療[3]。本文旨在探究支氣管動脈CTA 在復雜性大咯血患者支氣管動脈栓塞術前靶血管定位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81 例復雜性大咯血行支氣管動脈栓塞術患者。根據患者是否行支氣管動脈CTA 進行分組,術前行支氣管動脈CTA 的患者為研究組(n=46),未行支氣管動脈CTA 的患者為對照組(n=35)。研究組男性29 例,女性17 例;年齡28 ~76 歲,平均年齡(57.97±8.62)歲;對照組男性24 例,女性11 例;年齡29 ~81 歲,平均年齡(9.54±8.79)歲。納入標準:(1)符合復雜性大咯血診斷標準[4];(2)年齡≥18 歲;(3)臨床資料完整;(4)行術前支氣管動脈CTA;(5)需行支氣管動脈栓塞術。排除標準:(1)生命體征不穩定者;(2)合并嚴重肝腎功能異常者。
研究組患者術前行支氣管動脈CTA。檢查儀器:先后使用西門子64排128層CT機及東芝320排640層CT機。檢查范圍:肺尖部至膈肌頂部。掃描參數:層厚分別為0.7 mm 和0.5 mm,螺距1 mm。對比劑:碘普羅胺,使用高壓注射器經患者肘靜脈注射。研究組患者獲得的影像學資料,經過多層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三維容積重建等技術處理,重建支氣管動脈數目、開口及走行情況。患者術后依據病因進行抗感染、抗結核等治療。
(1)療效評估標準[5]:顯效:術后即刻或術后24 h內咯血停止。有效:患者術后24~48 h內咯血停止。無效:患者術后48 h 咯血量增加或咯血無明顯變化。復發標準:患者出院后再次出血,且出血量在此前出血量50%以上。(2)分析術前CTA 檢出靶血管數目,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情況(使用導管數量、首次超選擇至靶動脈的透視時間、總手術時間、對比劑使用劑量)、栓塞術后療效、術后半年復發情況差異。
采用SPSS 19.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術前CTA 檢出支氣管動脈靶血管84 支,非支氣管靶血管21支;術中檢出支氣管動脈靶血管92支,非支氣管靶血管24 支。術前CTA 診斷準確率為90.52%(105/116)。
研究組患者使用導管數量、首次超選擇至靶動脈的透視時間、總手術時間、對比劑使用劑量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 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 s)
首次超選擇至靶動脈的透視時間/s組別 例數 使用導管數量/支總手術時間/min對比劑使用劑量/mL研究組 46 1.32±0.39 38.97±6.15 29.65±6.21 30.16±6.34對照組 35 1.57±0.42 64.41±15.14 40.08±9.37 75.54±15.96 t 2.764 10.345 6.016 17.575 P<0.05 <0.05 <0.05 <0.05
兩組患者栓塞術后療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栓塞術后療效比較[n(%)]
研究組患者術后半年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半年復發情況比較[n(%)]
大咯血屬于臨床常見急癥,病因包括支氣管擴張、肺癌、肺結核等。大咯血可導致患者窒息和失血性休克,病死率在50%以上,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時救治,則生命安全會受到嚴重威脅[6]。咯血90%源于支氣管動脈,支氣管動脈栓塞術是臨床治療大咯血的主要有效措施[7]。傳統的方法是行支氣管動脈栓塞前,在透視下經支氣管動脈導管行支氣管動脈造影明確靶血管的數目、開口及走行情況,但由于支氣管動脈變異大,且受患者基礎疾病病理過程影響,導致患者血管重構,咯血血供復雜,常規影像學檢查易造成靶血管遺漏,栓塞不徹底,導致咯血復發。
支氣管動脈CTA 將血管造影與CT 技術相結合,可在較短時間內對患者病變血管位置進行確認,對行支氣管動脈栓塞的患者有一定手術指導意義[8-9]。從本結果來看,術前支氣管動脈CTA 檢查,靶血管檢出的準確率高達90.52%,與此前張雨潔等[10]結果相近。本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使用導管數量、首次超選擇至靶動脈的透視時間、總手術時間、對比劑使用劑量均低于對照組,說明行術前支氣管動脈CTA檢查有助于患者手術順利進行,其原因可能在于行術前支氣管動脈CTA,對患者肺部病變情況進行初步了解,并初步定位咯血靶血管。此前陳煌等[11]研究證實,對于咯血患者實施介入治療前,行肺部體循環動脈CTA 檢查,可有效降低患者手術時間,有較大的指導作用,與本結果一致。
另一方面,從兩組患者栓塞術后療效來看,行術前CTA 檢查對患者手術療效影響不顯著,其原因可能與本研究樣本量較小有關。此后需延長研究時間,進行進一步研究,以便進一步觀察術前CTA 對復雜性大咯血患者的手術療效影響情況。從本結果來看,支氣管動脈CTA對術前靶血管定位有利于降低患者術后復發率。因此,當大咯血患者需行支氣管動脈栓塞時,建議術前常規行支氣管動脈CTA 檢查。
綜上所述,支氣管動脈CTA 在復雜性大咯血患者支氣管動脈栓塞術前靶血管定位準確率高,靶血管栓塞更徹底,能有效降低咯血復發率,可縮短手術時間,減少醫患輻射量。術前支氣管動脈CTA 對支氣管動脈栓塞術具有指導作用,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