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雪玲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重慶萬州 404000)
鮮活的思政課素材,是億萬中國人已經書寫和正在書寫的時代篇章,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
我院課改組教師研究如何將課程思政融入我校護理專業教育過程中,創新提出如何將“抗疫精神”等具有時代意義的素材納入專業教育的問題,并且在急救護理教學中進行試點,從課程設置、課程內容、課程實施等環節進行全新設計,結合網絡平臺及微信公眾號平臺進行課堂教育改革,并在學期結束后通過問卷形式進行分析。
選取我校2019級高職護理4個班共247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128人)和對照組(119人),兩個組在年齡(19.42±1.02;19.54±0.87),性別組成(124/4;116/3)無明顯差異,且均為高考統招生。
(一)課題組由一名中級職稱講師、一名副教授、一名中級思想政治教育老師共同組成,中級職稱講師具體負責制定課程內容、總體實施方案,并在副教授指導下進行進一步修改,課程內容思政教育部分制定由政治課教育老師進行修訂,具體實施由中級職稱講師負責。
(二)課題組成員充分理解課程思政的含義
課程思政,是新時代中國特色新的教育理念[1],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實內涵,課程思政的核心在于加強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堅定對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堅定對黨和社會主義制度的擁護,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堅定不移的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充分認識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充分感受實現“中國夢”所蘊含的歷史偉力[3,4],源源不斷的培養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課程思政,分為課程和思政,課程主要指專業課程,思政是指要在專業知識教授過程中,重視對學生進行的價值引領,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加深教育內容的改革,理論結合實際,同時提高該課程的專業知識和思想政治的育人效果。
(三)挖掘“抗疫精神”素材,改革教學內容
“抗疫精神”素材主要來源于網絡視頻、電視記錄片、參加抗疫斗爭一線醫務人員現身說法、相關文字新聞報道等。進一步提取專業相關內容,融入專業課程教學開始后的前十分鐘,配合講解社會主義制度先進性等內容,進一步引導學生對比國外抗疫,思考社會主義優越性等問題。具體課程設計見表1。

表1 急救護理課程思政教學模式設計
(四)考核及調查問卷
通過對專業課知識及問卷兩方面對教學結果進行調查。問卷共涉及10個問題,題目選項包括完全符合、比較符合、不確定、有點不符合、完全不符合五個選項,調查內容包括:(1)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你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一途徑;(2)您的老師在專業課程中積極實施了思想政治教育;(3)觀看“抗疫精神”視頻能夠幫助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4)觀看“抗疫精神”視頻可以增強我的學習興趣和動機;(5)我愿意在疫情的時候到最需要我的地方去工作;(6)我國的社會制度是國家取得抗疫成功的關鍵;(7)我國抗疫成功證明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優越性;(8)當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發生沖突時,我會無條件服從國家利益;(9)我愿意到基層或者西部地區鍛煉并為他們提供服務;(10)在今后的學習中,我會更加努力認真的學好醫學本領,為社會服務。

表2 兩組學生總評成績情況比較

表3 兩組學生對課程思政情況比較
早在2004年,國務院就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2016年12月在北京召開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習近平總書記就指出要做到“三全育人”[5],特別提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我校教改課題組將具有時代意義的“抗疫精神”納入日常教學任務中,通過科學制定教育計劃,通過政治教員的參與,明確了每次課程需要插入的思政中心問題,做到每課具有不同的特點,通過觀看抗議記錄片,既豐富了教學內容,又創新了思政教育形式,讓學生能在專業學習的同時,思政教育上也有所收獲。
由于占用了課堂時間,我們擔憂會不會對正常的專業學習產生一定的影響,本實驗結果表明,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平均成績、優良率并無差異,說明思政教育并未影響學生專業知識學習,兩者共同進行并不沖突。分析其原因是:第一,我們在實驗組學生課前、課后均布置了任務,而對于大學生來講,自學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通過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使得學生學習效率有所提高;第二,觀看抗疫視頻,具有很強的現實代入感,學生上課注意力更加集中,學習知識的積極性也有所提升。
問卷調查中的結果表明實驗組對于專業老師實施思政教育主官感受比較明顯,而有的老師認為思政教育是政治老師的專業,造成思政教育在高校中存在“孤島”現象[6],我們的研究表明,專業老師實施課程思政具有現實可行性,學生普遍感受比較強烈。由于目前我們正處于抗疫階段,作為醫學生更容易感同身受,取自生活實際的例子具有明顯的思想引導作用,同學對于抗疫中出現的英雄案例較容易接受。而對照組未看過相關視頻,主官臆斷的現象明顯存在,其并不了解視頻內容而做出否定的判斷,實際上,每個好的紀錄片就是一部生動的教育片,特別是當下結合自身實際,教育作用更加明顯。
在經過教學后發現,實驗組對社會主義制度認同度更高,可以更加客觀的思考中外制度的不同和我國制度的優越性。我們認為,政治教育中講好中國故事是關鍵[7],通過抗疫精神來講好中國故事,增加對同學們相關問題的思考的積極性、并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答案,是課程思政教改中一項重要的的創新。
在實踐中也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1.思政內容要與專業內容有所聯系,避免生硬代入感。我們在護理教育實踐中發掘抗疫精神相關素材,使得學生能夠接受,再以抗疫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我們將每次思政內容定位一個問題,使整個思想教育更加規范系統。2.增強專業教師的理想信念教育、培養進行思政教育的能力[8],避免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老師的課程等錯誤思想。3.必須完善學校課程思政的考核監督機制[9],學校應建立一套完善合理的評價機制,激勵專業老師能積極的投入對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中來,把課程思政的思想落實到實處。
總的來說,將發生在身邊的抗疫精神用于臨床護理思政教育是一次創新,局域重要的現實教育意義,對護理專業的其它專業課程的思政融合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