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峰
【摘? ? 要】在我國小學教育中,注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通過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培養小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其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從而將數學知識內容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提升小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本文對小學數學動手操作教學的重要性進行分析,探索小學數學課堂上開展動手操作教學的必要性與教育價值,以此推進小學教育的現代化發展與改革,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數學;動手操作教學;必要性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8-0089-02
Research on the Necessity of Hands-on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Liuba School District, Minle County,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ZHAO Yongfeng
【Abstract】In our countrys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ion,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cultiva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bilit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and enable them to better understand abstract mathematics knowledge. Closely link the content of mathematics knowledge with real life, and improve the mathematics application abili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hands-on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and explores the necessity and educational value of hands-on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es, so as to promote the modern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Hands-on teaching; Necessity
一、小學數學動手操作教學的應用意義
在新時期的教育改革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得到了全面的改變,動手操作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應用意義,具體包括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小學數學課堂開展動手操作教學符合新課改教育理念,符合現代小學教育提出的自主探索、動手實踐與合作交流的教育理念,推動了小學教育的全面改革,同時也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開辟了全新的教學途徑,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索能力,對小學生的未來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其次,通過動手操作教學的開展,全面實現了數學課程的實踐能力,在新版小學數學教材中,注重生活化數學知識的編寫,也增加了許多實踐教學內容,為了使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積極開展動手操作教學互動。通過實驗教學、動手實踐活動和課題學習活動的開展,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從而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和探索的能力,從而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最后,動手操作教學活動的開展,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適合他們的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并且在動手操作時也應該不停地思考,保證手與腦的協同并用。通過動手操作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從而實現思維能力的提升,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養。此外,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還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索欲,使其對知識的掌握更加深刻,從而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而且,也能夠引導小學生實現動手操作能力的鍛煉,并積極反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激發小學生的創造能力,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和今后的學習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小學數學動手操作教學的應用價值
(一)關注學生學習情況,針對性地開展數學教學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動手操作教學模式的開展,教師要全面分析教材內容,研究本節課的教學文本,并精心設計良好的動手操作教學活動,同時也有助于了解學生的學情,從而做好充足的教學準備。
例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講解“角的認識”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開展動手操作教學活動,讓學生自己動手創造一個直角。為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準備好制作工具和材料,包括三角板、剪刀、釘子板等材料,教給學生直角的制作思路,幫學生回顧直角的特點。學生可以運用拼接、折紙和裁剪等方式,制作出一個個直角,既能加深學生對于角的理解與認識,也很好地鍛煉了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優化過程,發揮動手操作教學的時效性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動手操作教學的開展,首先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的源動力,同時也是智慧發展的基礎,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動手操作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探索,全面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大幫助。其次,在數學概念的養成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合理地安排動手操作活動內容,并制定操作流程,合理地滲透數學知識,有助于學生數學概念的形成,對知識的學習和探索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在小學數學“三角形的認識”教學中,教師在講解三角形概念之前,可以設計一個動手操作活動,給出三根不同長度的竹簽,分別為2厘米、3厘米、6厘米,讓學生自己動手嘗試能否圍成一個三角形。學生在動手嘗試后,得出的結論是不能圍成一個三角形,然后再將2厘米的竹簽換成4厘米,再讓學生動手嘗試,這次可以圍成一個三角形。基于此,教師可以針對這一實踐活動,引出三角形三條邊長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這一概念。
(三)動手操作教學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創造性思維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可以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實現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提升。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采用合作教學模式,在教學活動中實現教師與學生的角色互換,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激發小學生的創造興趣。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其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
例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講解“三角形面積”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啟發式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發現與探索,發揮學生的參與作用,從而更好地幫助他們形成數學思維,讓學生敢于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并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來解決問題。首先,教師可以設置一個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分別利用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組合成平行四邊形,其次引導學生探索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面積的關系,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形面積中“除以2”的由來;其次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三角形面積中“底×高”的意思;最后,還能夠通過平行四邊形面積得到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通過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四)提高小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小學教師應該根據教材內容,精心安排動手操作活動,充分發揮小學生的操作能力,對于活動的選擇應該充分考慮實際情況,選擇貼合小學生實際生活的活動,培養小學生的實踐能力。
例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講解“圓柱體積”知識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聯系生活,應該設計相應的動手實踐習題:有一個圓柱形的水桶,測量水桶內側直徑為50厘米,水桶的高度是80厘米,求這個水桶裝滿水時一共有多少水?通過這樣的實踐習題,學生不僅能夠學會圓柱體積的簡算方法,還能學會將課本上的知識活學活用,應用到生活中。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是奠定小學生數學知識水平的基礎,為此,教師應該積極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創造能力,加深其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從而更好地提高數學水平,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安萍.試論當代環境下探究式教學的實施方法[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10).
[2]辜巖巍.關于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優化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3(09).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