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廷峰 馮道光
(華南師范大學 廣東廣州 511400)
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專業的特點要求他們在運動技能上要一專多能,同時還要長期維持良好的競技運動水平。然而,學生在寒暑假期間沒有了課程的約束,并且受思想、氣候、環境、節日等條件影響,學生在心理、意識上都有所變化,與在校期間相比較為放松。看電視、上網、玩游戲占據了學生假期里的大部分時間,令其錯失了鍛煉的良好時機,更有甚者幾乎中斷了體育鍛煉,使得他們的體能和運動水平有所降低。每學期開學,又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才能恢復原有水平,影響了學科的學習和訓練計劃。該文通過對華南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假期體育鍛煉狀況作調查和分析,以點帶面,找到體育專業學生在假期鍛煉的規律,發現其中的不足之處及其深層原因,最后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為體育專業學生假期體育的開展提供建議。
該文以華南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情況為研究對象。
該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和邏輯分析法,在華南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體育教育專業各年級的學生中隨機抽取樣本,總發放問卷數量為200份,回收184份,有效問卷184份,其中男生132份,女生52份,有效問卷占發放問卷92%。
2.1.1 學生參與假期體育鍛煉的興趣
由表1可知,有35.33%的學生對假期體育鍛煉很感興趣,選擇“感興趣”的學生占30.98%,不感興趣的只有7.61%。由此可以得出,在整體上華南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對參與假期體育鍛煉還是很有興趣的。但從具體數據來觀察選擇“很感興趣”和“感興趣”的情況,在男同學中占比分別為42.42%和25%,女生則是17.31%和46.15%,由此反映出,女生在假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程度要稍稍低于男生。值得注意的是,學生整體上選擇了“一般”的占比也有26.09%,這一部分的學生對假期體育鍛煉的興趣表現平淡,根本原因是專業的特殊性。學生平時在校的訓練、比賽和運動技能課程占據了他們大多數時間,因此在難得假期休息時間里他們對體育鍛煉的興趣有所降低也就不足為奇了。

表1 學生參與假期體育鍛煉的興趣調查
2.1.2 學生參與假期體育鍛煉的動機
學生參與假期體育鍛煉的4個主要動機是保持運動水平、休閑娛樂、減肥健美、增強體質。由此可見,學生假期參與體育鍛煉是為了保持運動水平和休閑娛樂。也可以看出華南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有清楚的認識,他們不會在漫長的假期里放縱自我,而是會選擇通過體育鍛煉的方式保持自己的運動水平,不至于在開學時讓自己處于被動的恢復體能階段。選擇提高運動技能的學生雖不多,僅占33.2%排名第5,但這也說明有部分學生通過假期的努力使自己的運動技能得到提升,更好地滿足比賽和一專多能的要求。
2.1.3 學生參與假期體育鍛煉的頻度和時間
學生鍛煉的頻度和時間可以很好地反映學生運動的情況。選擇每周鍛煉1~2次的學生比例最高,達到了總體的43.48%,雖然這部分的學生在假日中有進行體育鍛煉,但每周最多也僅僅運動了2次,這就意味著他們在一次運動結束后要間隔許多天才會進行下一次運動。很顯然,運動時間間隔過長并不能很好地保持運動水平,對于想要減肥健美的學生來說更是很難達到效果。排在第二的是每周鍛煉3~4次的學生有30.44%,20.65%的學生每周鍛煉5次以上,這說明華南師范大學大部分的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在假期中也能保持較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調查發現,一次鍛煉時長在61~90min的比例最高,達到整體的33.7%,男女生占其各自比例分別為38.64%和21.15%。選擇第二多的是鍛煉時間31~60min的學生,從整體上來看學生在假期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能夠得到充分的保證。
2.1.4 學生參與假期體育鍛煉的場地
體育鍛煉場地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體育鍛煉效果,合適的體育場地能夠保證學生充分開展體育鍛煉,減少因不規范的體育場地所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專業的體育場地是學生在假期參與體育鍛煉的首選地,一是由于運動項目對場地的特殊要求使得學生只能在此類場地進行,例如踢足球需要有足夠大的面積;第二個原因則是學生體育消費水平的提高,在專業的體育場所進行體育鍛煉能夠獲得更好運動體驗。排在第二位的是在家里或生活小區鍛煉,原因主要是方便,在家能夠隨時隨地進行一些簡單的體育鍛煉,而生活小區離家近,小區內體育設施完善,學生對小區環境比較熟悉。
2.1.5 學生參與假期體育鍛煉運動項目的選擇
學生在假期根據自己愛好和運動方式,結合經濟和場地條件來選擇符合自己的運動項目。總體上學生最常參加的運動項目前三名分別為跑步、健身、籃球,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結果是與這3個運動項目自身的特點、普及程度和場地設施分布有關。首先,跑步對技術要求低,鍛煉效果好。跑步作為一種最簡單的運動項目深受大家的喜愛,同時跑步也沒有特殊的場地要求,城市綠道或周邊公園都可以成為跑者的跑道,只要天氣好都能隨時進行。其次,健身運動在近幾年也是越來越被人們關注,男生會選擇通過健身輔助的方式為自己參與的主要運動項目提供幫助,而女生健身大多數是想要塑造更好的形體,滿足女生對美的追求。最后,籃球作為三大球類運動之一,在我國的普及度很高,幾乎每個生活小區里都會有籃球場,同時還因其趣味性高,觀賞性強的特點尤其受男生的喜愛。
2.2.1 促進學生參與假期體育鍛煉的因素
假期參與體育鍛煉的促進因素直接影響著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情況,促進因素越多,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幾率就越大。促進華南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參與假期體育鍛煉的積極因素排在前六的分別為休閑娛樂的需要、鍛煉身體的愿望、修身塑形的需要、保持專項運動能力、時間充裕和同學與朋友的影響。反映出華南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在假期空閑的時間里利用體育鍛煉的方式滿足休閑娛樂的需要,學生對自身健康和身材的管理意識強,同時還會有意識地保持專項運動能力。
2.2.2 阻礙學生參與假期體育鍛煉的因素
阻礙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參與假期體育鍛煉的各項因素調查中,有61.96%的學生都認為場地器械局限是最大的阻礙因素,其次是天氣狀況。場地器械的局限一直是阻礙人們進行體育鍛煉的主要問題;天氣狀況是第二大阻礙因素,尤其是在冬季,天氣狀況對學生體育鍛煉的影響更為明顯,寒冷的天氣使得學生惰性增強而不愿到戶外進行體育鍛煉。
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是將來體育界的棟梁,也是建設我國體育事業的接班人,為保證他們有突出的專業技術,充足的訓練時間,好好地利用假期進行鍛煉是值得人們深思的問題。鑒于此,需要在國家、政府、學校層面為其創造更好的鍛煉條件。政府層面要加快假期體育法律體系的建設;針對公共體育場地設施資源不平衡問題出臺有針對性的保障政策,增加體育設施經費投入,加大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的力度,有效改進、增加體育場地的設置能夠充分推動學生參與假期體育鍛煉。政府要加快建構多元體育服務體系,積極推進社區特色體育賽事和活動的開展,提升社區居民鍛煉氛圍,努力打造以學校為根本、社區為依靠、家庭為橋梁,即“學校-社區-家庭”多元化體育網絡模式,豐富學生假期體育生活。學校在假期適當開放校內的場地設施可以有效解決場地少的問題,使學生可以更快地以最佳的狀態進入到課程和訓練當中,縮短學生開學后體力的恢復期。學生要加強自我管理意識,學會自我約束,提高自控能力,既要做到思想上對體育鍛煉的重視,也要用實際行動參與到假期體育鍛煉當中,充分利用假期時間,多參與不同的運動項目,了解并掌握多種運動的基本知識與技能,這樣也有利于拓展自己的專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