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榮福
摘要:在傳統時期的小學體育教學中,絕大多數教師在體育課堂上都給予了學生足夠的自由活動時間。而小學階段學生往往會因此無所適從,最終將寶貴的時間浪費掉,也沒有得到身體上的鍛煉。基于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小學體育教師,要主動去了解新課改下的教育理念,再以新穎的教學思想去分析可行的教學策略,從而達到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下面,我將結合自身從事小學體育教師這一職業的教學實踐經驗,對關于新課改下的小學體育教學策略作以下幾方面分析。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質量;途徑
對于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工作來說,如果教師想要保證其有效性,那么必須要先對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實際身體素質進行全面了解,然后再以此為基礎完成教學目標的制定,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提升教學工作的有效性,同時還可以使每一名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得到更為全面的發展。除此之外,現在部分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會把自身的教學重點放在提升學生的體育技能方面。而在體育課堂有效性教學環境下,教師會對自身教學理念進行轉變,會對學生內在精神的養成有更高程度的重視,同時也會主動對學生的創新精神以及探究意識等進行鍛煉,這樣一來學生在體育課堂上也就可以實現更為全面的發展。
一、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是新時期教育環境下的優質資源,這是經過廣大教師無數教學實踐所證明得出的結果。基于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小學體育教師,有必要分析信息技術和體育教學之間的聯系,從而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觀能動地參與到課堂當中獲取體育知識與技能,從而實現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效率的目標。
比如,在室內體育課上教學生籃球技能時,首先,我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了一些有關于籃球比賽的視頻,讓學生初步感受到了籃球這項運動的魅力之處。然后,我著重引導學生觀看了“三步上籃”的動畫視頻,就視頻內容指導學生分析了這一動作的理論,對學生強調了行勝于言的道理,從而激發了學生打籃球的興趣,為調動學生參與室外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之后,我引導學生觀看了十分精彩的NBA比賽,將學生劃分成了小組,讓學生之間互相談論觀看比賽的感受,與此同時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籃球這項運動的興趣。最后,我做了課堂小結,引導學生回顧了這節課的學習內容,進而組織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了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利用信息技術播放直觀形象的畫面,提高了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為使學生的身體機能得到發展做了良好的鋪墊,從而充分實現了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開展游戲活動,激發學生參與熱情
對于小學階段學生而言,游戲活動的開展能夠極大程度上引發其積極的態度體驗。基于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小學體育教師,必須抱有從學生的角度設計教學策略的思想,從而將游戲活動開展在體育教學當中,激發學生參與體育課堂的熱情,幫助學生高效率地鍛煉身體,以求達到發展學生身體機能、綻放小學體育精彩課堂的目的。
比如,在開展“看誰投得準”的游戲活動時,首先,我帶領學生做了熱身運動,為學生簡單介紹了投擲的基本原理,并通過親自示范,使學生初步認識了投擲的技術動作。然后,我安排幾個身體素質較高的學生進行了示范,通過對其進行指導,使整體學生懂得了器械投準的理論,知道了如何掌握身體的傾斜角度和擺臂的方法。之后,我開啟了“看誰投得準”的游戲活動,在游戲活動中發展了學生的靈敏性、協調性。最后,我做了游戲活動總結,對學生在游戲中的表現做了評價,組織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了游戲感受。
三、注重體育競賽,培養學生競爭意識
競爭意識是學生步入社會以后所必須要具備的,而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就尤為重要。基于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小學體育教師,可將一些體育運動設計成競賽模式,組織學生參與到競賽活動中,從而對學生加以適當的指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達到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比如,在開展“4X100米接力跑”的競賽活動時,首先,我將學生劃分成了競賽小組,對學生講解了4X100米接力跑的規則,讓學生在小組之中商討如何贏得比賽,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品質,提高了學生的交流能力。然后,我著重對學生進行了遵守競賽規則的教育,以吹哨的形式開啟了這次競賽活動。之后,我在帶領學生做放松活動時,對其在競賽活動中的表現做了有機的評價,為學生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增添了助力。最后,我做了課堂小結,組織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了活動收獲。這樣,我通過注重體育競賽,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為學生日后適應未來充滿競爭的社會生活環境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從而充分達到了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四、重視培養學生的興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對于任何一個階段的學生來說,其學習動力基本上都來源于自身對于某一學科的學習興趣。而對于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師來說,其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任務也是在鍛煉學生身體的同時,達到陶冶學生情操的效果。所以基于此,小學體育教師所要做的就是對自身的教學方式進行轉變,結合學生興趣愛好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以此來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效果。比如,教師在針對球類或田徑跑等體育項目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先組織學生以自由訓練的方式進行熱身活動,然后再以競賽的形式完成該教育工作。這樣一來由于小學階段學生擁有較強的好勝心,所以其在該教學模式下就會以更為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中。最終學生不僅可以實現個性化發展,同時教師本身的教學效果也會因此得到有力保障。
總而言之,體育是新時期的教育環境下小學課程體系中的重要教學內容。身為小學體育教師的我們必須要順應教育教學的發展趨勢,從新課改的角度不斷分析可行的教學策略,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小學體育教學效率的充分提升。
參考文獻:
[1]趙慶香.運用電教媒體優化小學體育教學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3):130-131.
[2]蔣紅魏.關于改進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策略的幾點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6,6(36):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