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娟
【摘 要】視唱練耳是高師音樂學專業教學中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是提升高師音樂學專業學生綜合能力,夯實專業理論基礎的重要保障。然而以往的“講授式 + 模仿式”教學不利于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創新視唱練耳教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本文立足于高師視唱練耳教學現狀,重點就柯達伊音樂教學法融入的重要性及對策進行
了探析。
【關鍵詞】高師;視唱練耳;柯達伊教學法;對策
提高學生藝術涵養是高校音樂教育的重要目的,也是培育綜合型音樂人才不容忽視的內容。在如今的音樂專業教育實踐當中,高校在積極尋求創新教學模式,為音樂教學注入生機活力的方法。視唱練耳教學是音樂專業基礎課程,關乎學生是否可以具備扎實的音樂學習基礎。將柯達伊音樂教學法應用于視唱練耳基礎課程,有助于促進傳統教育模式的變革,也可以鞏固增強學生的音樂基礎,降低教學難度。
一、柯達伊音樂教學法的內容和基本手段
柯達伊是 20 世紀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民族音樂學家和音樂教育家。柯達伊提出“音樂應該屬于每一個人”,強調音樂教育的根本目的和首要任務是人的教育,不僅重視音樂專業人才的培養,也注重普通人的音樂素質教育,通過音樂教育,提高人們社會文化的素質水平;提倡以歌唱為主要形式發展民族音樂教育。在柯達伊眼中,人的聲音是最好的教學工具,歌唱時不需要伴奏,就像傳統的民謠演唱一樣進行音樂學習。這種教學理念能夠將民族歷史、國家文化進行進一步的滲透,對于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從而更好地加強本國音樂文化教育。科學、靈活是柯達伊教學法的特點。柯達伊教學法集中體現為四種教學手段:首調唱名法、手勢唱名法、節奏時值音節讀法和節奏字母簡譜法,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實踐性。
二、高校視唱練耳課程中柯達伊音樂教學法融合運用的重要性
視唱練耳課程是高校音樂課程中的一門重要的音樂基礎理論課程,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看譜、讀譜、唱譜、音樂記憶、音樂理解等方面能力的一門重要課程。教師在實施視唱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柯達伊音樂教學法在匈牙利的音樂教育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不斷發展、進步,對于綜合性音樂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為了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高校的教育也需要順應時代的變化和需求,改變傳統的人才培養方式和教學方式方法,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實現培養綜合應用型人才的目的。在高校視唱練耳教學中,教師應遵循大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選取合適的教學方法,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從而改變學生對學習視唱練耳知識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較好地掌握看譜、唱譜、音樂感知、音樂記憶等音樂綜合能力。同時,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了解民族音樂,熱愛自己的祖國,培養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培養學生優良的音樂綜合素養。
三、柯達伊音樂教學法在高校視唱練耳課程中的融合運用
(一)加強首調唱名法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應用
首調唱名法是柯達伊教學法中視唱教學的基本工具和手段,在視唱練耳教學中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在視唱練耳教學中,在訓練學生的音樂感知時,首先要訓練的第一要素就是音高,學生聽到一個聲音時,能夠清晰地分辨出這個聲音的高度;第二要素是情感,學生要能夠分析聽到的聲音與聲音之間的關系以及聲音的作用,體會到聲音蘊含的情感要素。在對聲音的音高變化和內心的情感要素相結合時,學生就會產生對音樂的感知。
柯達伊教學體系的音樂唱名法對促進這兩個要素感知能力起到重要作用,它是提高音樂感受力的最佳途徑。首調唱名法調性感強,注重音級之間的相對關系,強化了調式,有利于學生調式感的確立,可以加深學生對各民族音樂作品、風格的理解。由于首調唱名法調性感強,在高校視唱練耳課程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掌握了首調唱名法之后,再讓學生學習用固定調唱名法演唱視唱曲,并與首調唱名法交替進行練習,兩種方法交替練習可以使學生較好地把握不同唱法,能夠較準確地把握音高的概念、音級之間的關系、和聲、調式調性等知識技能,夯實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為后續的音樂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加強節奏時值音節和節奏字母讀法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運用
節奏是音樂作品的骨架,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柯達伊的教學中,節奏訓練通常結合旋律一起進行,通過拍手、踏腳等身體運動,加強節拍的感覺,同時通過利用圖片或節奏卡片進行節奏學習,或讓學生左右手同時使用不同的音色,敲擊兩行節奏,培養學生對兩個聲部的節奏的把握能力。這樣的節奏練習方法,容易調動學生參與節奏練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對節拍與節奏之間切合關系的把握能力,準確把握在節拍內準確表達各類節奏形態。學生有了較好的音值概念后,可以為今后準確表現音樂作品打下扎實的音樂基礎。在傳統的視唱練耳教學中,節奏模塊的練習存在教學方法單一的問題,學生各方面思維得到的訓練較少,節拍與節奏的學習中,學生的手、眼、嘴、身體不能同時參與,節奏、節拍的把握能力較弱。因此,在學生進行節奏節拍的訓練中,融合運用柯達伊的節奏練習方法,加強對單聲部、多聲部節奏的練習,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強化和加深學生對節奏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結 語
學習音樂目的以及初衷是在音樂之中獲得良好的享受,在音樂中釋放心靈以及提升境界。撥打依舊,特別強調藝術本質是靈魂,并不是技術技巧,如果能夠實現靈活的順暢自由溝通,也就達成了音樂教育目標。高校為了改革視唱練耳教學模式,提高音樂教學活力,就可以積極引入柯達伊音樂教學法,讓學生全身心投入視唱練耳學習,直達藝術的本質。
參考文獻:
[1] 陸軍 . 論現實主義表演方法在戲劇表演教學中的重要性 [J]. 戲劇藝術 ,2017(1):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