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聃
摘要:從新課改中能了解到,小學教育教學不再一味的要求學生學業的提升,而是關注了學生生命的成長,要求教師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有許多教師過于關注學生的成績,認為學生在學校里學習成績才是最重要的,忽視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質量觀,
關鍵詞:關注成長、教學觀念、轉變
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教師應積極思考如何在教學中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而不是加重學生學業負擔,只想著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從關注學業提升轉變到關注生命成長的教師教育教學質量觀,教師要改變以教師為課堂主體的傳統,多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使學生主動提出學習問題,獲得有效的學習體驗。
一、影響教師教育教學質量觀轉變的因素
首先,傳統的教學觀念一直影響教師,雖然大部分教師已經遵循新課改的目標改變了教學觀念,但仍然有些教師存在觀念上的問題,如一些年齡大的教師轉變比較慢,只是轉變了教的方式,沒有指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這是由于傳統教學思想根深蒂固,教師一時間很難轉變。其次,對新課改的理解也影響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有些教師的理解比較片面,新課改要求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應該在師生互動中完成教學任務,為學生留出自主學習的空間,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形成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德育品質。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采用不恰當的轉變方式,有時完全讓學生自主、有時對學生過度敢于,沒有真正理解新課改的核心精神。最后,在轉變教育教學質量觀時,部分教師選擇的方式比較單一,如有些教師改變了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鼓勵他們通過動手實踐記憶知識,形成分析運用知識的能力。一些教師在效仿這種方式時沒有結合實際情況,導致教學方法不靈活,實際上仍然是傳統的教學質量觀念。
二、從關注學業提升到關注生命成長的教師教育教學質量觀轉變策略。
(一)善于觀察學生,關注生命成長
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發展不成熟,教師除了要傳授他們學習知識外,還要提高他們的生活認知,關注他們生命成長中的需求。因此,在轉變教學觀念時教師要多觀察學生,看他們是否適應了全新的教學模式,學習方法是否有所改變,有沒有在學習中自主創新等,真正去了解學生的需求。例如在實施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單單觀察某位學生的學習情況,而是要觀察整個組的學習狀態,如果出現大部分小組已經完成學習任務,個別小組沒完成時,教師要在課下及時詢問原因,查看學生是不是出現了小組任務分配不合理、不知道該如何自主學習的問題。以語文小組展示為例,教師會提前給各組分配展示的任務,由組長合理分配每位組員的任務,這樣每個學生都能有序開展學習任務,學習進度、質量也有保障。但在分配過程中難免有學生因為自己的任務不滿,導致小組任務沒有完成,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需要結合每位學生的性格特點給他們分配小組,完善小組合作學習的制度,這樣才能保證教師教學觀念和學生學習方法的有效轉變,保證了學生在學習中的健康成長。
(二)重視教研工作,確定正確目標
教研是教師重要的工作內容,在轉變教學觀念的過程中,教師應著重開展調研工作,與其他教師制定恰當的關注生命成長的教學目標,提前預設教學中會出現的問題,解決課上已經出現的問題等,主動發現和解決教學問題,使教師快速獲得能力提升。許多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都將記憶知識作為唯一,將教研的重心放在怎么講課上,講課時也只是完成了教案里的內容,這導致課堂始終是機械、單一的,無法喚醒學生對教學的熱情。因此,在教研時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在制定教學目標是要考慮到怎樣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去提問、探索和解答,如何鍛煉他們的學習技能和思維能力。以數學計算教學為例,在制定目標時需要考慮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哪種計算方式,在教學中需要他們掌握哪方面的算理和算法,在掌握知識時可以采用何種方法引發他們自主學習,在學習完知識后希望他們有怎樣的感受等,以此來逐漸完善以關注學生生命成長為核心的教學體系,提高教研、教學工作的有效性。
(三)恰當實施教學,突出學生地位
在關注學業提升的教學觀念中,教師習慣以自己為主體,時刻命令學生在課堂上該做什么,雖然這樣能保證課堂的有序開展,但事實上許多學生是機械跟著教師的命令學習,沒有自己的思考。在關注生命成長的教學觀念下,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首先,要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例如想要學生討論某個問題時,不要直接拋出問題,而是引導學提出問題,如計算制作一個圓柱形的包需要多少材料時,先引導學生將問題轉變成求圓柱體的表面積,這時學生會自己思考圓柱體的表面積都包括哪些,圓柱體上下兩個面求的是兩個圓的面積,將圓柱體展開就是求一個長方形的面積,這樣學生能主導課堂,始終參與到問題的提問和解答中。其次,在建構知識時也要以學生為主體,如在導入新知識時,不再跟著教案導入,而是用談話的方式聯系學生實際,由學生生活導入到課堂中,從而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逐漸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從關注學業提升到關注生命成長的教師教育教學質量觀的轉變,不僅需要教師轉變自身的觀念、方法和教學內容,也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狀態,及時更新不足之處,多觀察學生成長和學習上的需求,重視教研工作的開展,做到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才能真正轉變傳統落后的教學觀念。
參考文獻:
[1]何妮妮.用愛和賞識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J].山西教育(管理),2021(03):75.
[2]劉蕙.新課改視野下教師教學觀轉變之談[J].瘋狂英語(教學版),2016(09):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