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凡
摘 ?要:向課堂要教學“效益”或向語文課堂要教學“黃金效果”,是語文教育長期關注和始終探索的重要課題。基于此,結合多年語文課一線教學工作的實踐經驗和感想,從恰當發揮語文教師作用、精心設計教學目標、把握學生心理特征、研討琢磨備課策略、合理選擇教學方式和恰當運用評價方法等六方面,探討了初中語文課堂取得黃金效益的策略。
關鍵詞:語文課堂 ?黃金效果 ?學生心理特征
語文課堂黃金效果是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表現出的最佳效果。具體講,就是語文教師能夠有效利用課堂有限時間,傳達出最有價值的文化知識信息并使學生獲取最飽滿的知識儲備、最深刻的文化認知、最強烈的文學感染、最積極的語言組織和文字表達能力激發。為此,要求教師要博覽群書通曉古今名家力作,并緊密圍繞初中語文教科書內容設計的宗旨,認真研習文化基礎培育目標要求,努力把握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精心編制教學大綱和教案,積極交流教學思想和方法,嚴格把控課堂教學節奏,做到將教師豐富的知識儲備、先進的教學手段、優秀的教態教法緊密結合和統一,全面提升教師的課堂魅力,完美呈現語文教學綜合效果,全面激發學生獵取知識興趣,增強學生駕馭語言文字能力。
一、注重師生角色定位
怎樣做才能實現這樣的效果呢?結合20年的語文教學工作經驗,我認為應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結合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注重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過程的實施,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等等,讓有限的課堂時間綻放黃金效益。語文課堂上,師生是教學雙向互動的角色扮演者。要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教師作為課堂組織、主導和指引者。為此,教師要注意角色轉變,善于設置教學目標,并將文化思想和理念思考交給學生,學生把思考發現的疑惑和知識問題提出給教師,教師開展疑惑講解、問題解答并進行知識拓展。這樣,教學目標和任務圓滿完成,學生可獲得最大限度知識滿足。
二、精心設計教學目標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修訂版)》規定,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課程應激發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通過文化啟迪和熏陶感染,使孩子們心智成熟并逐漸形成審美情趣和正確的“三觀”,培育出良好的人格個性和健康的意識形態。為此,要在每一篇課文中,都結合課文內容和學生特點,加強講讀課的識字書寫、閱讀與寫作、口語交際等要求,把本課的知識與能力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設計準確到位,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做到精設計,抓關鍵,細致化,接地氣,不能高大空,流于形式化。還要善于高瞻遠矚,把控各年級的“階段目標”,體現語文課程內容整體性與班級屆別階段性鏈接。只有綜合設計教學目標,課堂內容安排才能有序、有節奏,教學效果才更突出。
三、努力把握學生心理特征
初中生年齡一般在12-16歲之間,正值情緒不穩定的青春萌發期,也是教育阻力最大、教學障礙最多的“困難期”。學生好奇、敏感、精力充沛、爭強好勝與情感脆弱、貪玩厭學、意志力和自控力薄弱、理智欠缺等,形成鮮明的矛盾對立傾向。判斷事物往往感情色彩太濃,分不清主次,情緒偏激容易沖動。一旦受到批評、遇到挫折或遭受打擊時,就可能心灰意冷、悲觀失望。特別是剛入初一的學生,常有緊張、焦慮心理,導致學習成績不穩定,甚至會有個別學生采用作業或試卷抄襲答案手段滿足家長虛榮心或掩飾個人不足,也有學生還會采取曠課、逃學、甚至棄學等激進方式尋求發泄和解脫。為此,語文教師應針對學生心理設計課堂教學,努力探索教學重點和難點與基礎文化知識融合的階梯式實施,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實現;要創設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駕馭學生的學習情緒,以情境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潤物無聲地讓學生輕松理解并接受,達到高質量課堂效果的目的。
四、重視集體研討備課
教學過程的有效實施,是取得課堂黃金效果的關鍵。語文教師一定要注重教研組同事的課前研討打磨,特別加強同年組任課教師的交流。例如,講授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時,應針對教學目標以及授課環節、教師講解方法和學生接受效果等,圍繞應教什么和怎么教,大家都說出各自的認識、想法和教學思路、觀點,任課教師要從集思廣益中吸收營養,針對本班學生實際狀況設計教學內容和重點,安排恰當的講授方法等,進行全方位的預設、研習和商談,切實都體會出杜甫心系蒼生、憂國憂民精神。教學重點突出,古詩鑒賞方法也得到鞏固學習,討論環節全面細致,拓展實施環節學生對人物情感領悟才能深刻,拿捏到位。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發現文本,并能透過文本領悟知識與情感、思想與精神的內涵。這樣,才能取得師生共同滿意的課堂效果。
五、合理選擇運用教學方式和評價方法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結合初中語文教學目標,綜合學生心理特點,要把課堂教學的重頭戲,放在教學方式方法設計和使用上。語文教師要關注其文化認識的個體差異,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積極發掘學生主觀能動性和學習潛質,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上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討論問題,能激勵其發表個人看法,能聽出學生討論的焦點和心聲,并有針對性地發表意見;學習評價是挖掘學生潛能的助力劑。語文課應采用教師評價和小組互評相結合方法。對學生課堂表現,應以肯定和贊賞為導向評價;講讀課要重點考察學生在詞句理解、文意把握、要點概括、內容探究、作品感受等表現,重視評價學生綜合分析理解能力,善于肯定學生逆向思維運用;寫作指導課,學生對題意的把握,形象的感受和情感體驗以及創造性理解是評價重點,評價時充分尊重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為取得良好課堂效果助力。
總之,初中語文課追求教學黃金效果,實質是對語文教師高能量知識儲備、高質量教學能力和水平的現代標準要求,也是現代初中教育環境下每個語文教師的崇高追求。當然,也堪稱是對語文教學的傳統固化思維方式,老套教學模式等的嚴峻挑戰。教師如蝴蝶,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效果似黃金,每一次教學效果的黯淡,都是對金燦的褻瀆。所以,初中語文教師要直面現實挑戰的淬煉,讓自己的思維跳躍起來,追蹤時代前行步伐,不斷超越自我,讓語文教學的黃金效果在教學舞臺上金光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