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群
摘 要:在新課改政策逐步落實與發展的推動下,我國教育領域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育工作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度。初中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以及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應當將德育教學重視起來,重點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與道德品質,實時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以及學習情況,促進初中學生的健康成長與發展。本文針對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并制定了相應的策略,期望能為相關初中班級管理教師的工作提供助益。
關鍵詞:初中階段 班主任 德育教學 問題 對策
初中階段的學生青春正盛,思想較為活躍,但是與之相對的,極易產生叛逆思想,在思想情緒等諸多方面容易產生波動,并且在自尊心方面較為敏感,為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帶來了較大的挑戰。初中班主任的任務不僅僅是要幫助學生優化學習效果,還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以及情緒,對癥下藥,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心理輔導,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要時刻滲透德育教育思想,使學生能夠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1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當前,初中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中面臨著諸多困境。首先,初中班主任所使用的德育教育方法以及模式過于陳舊,習慣于用口述的方式向學生傳授各種德育理念,使用此種方法難以使學生理解道德理念的本質內涵及其價值所在,使得學生最終所理解的思想道德內容僅僅浮于表面,缺乏深度,極少在自身的行為方式等諸多方面有本質上的改變。其次,初中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與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向學生傳輸的德育教育思想內容與生活實際以及時代特點脫節。目前,一些初中班主任僅僅依照書本內容向學生傳輸一些最為基礎的德育思想,并未與時代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也并未對學生的心理狀態以及情緒進行考察分析,導致德育教育工作缺乏深度,無法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學的具體措施
2.1 改良并創新德育教育方法
在教育改革逐步推進的大環境下,全方位的培養學生的素質是開展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初中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與教學時,需要秉持“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了解并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與學生之間建立友好、平等、和諧的關系,按部就班的推進德育教育工作。我國在“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了素質教育的概念,初中班主任應當在教育過程中對其進行有效落實,更多的與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切實貫徹德育教育理念。除此以外,初中班主任應當更多的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在德育教育實踐當中不斷反思自身在教育方法方面存在的各種問題,對班級內的學生送去更多的關愛,使學生能夠對教師給予足夠的信任,更多的向班主任傾訴自己內心的想法,并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德育教育實踐活動,在此過程中幫助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以及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為學生日后的學習與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初中班主任可以定期帶領學生到養老院慰問老人,組織學生與老人談心;也可以帶領學生到幼兒園內照顧幼兒起居,向幼兒傳授一些知識。通過此種方法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的良好品德,達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2.2 優化德育教育管理方式
初中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時,需要重視德育教學管理方式的改良與創新,建立德育教育制度與規范,增強學生之間的團結精神以及凝聚力。對于學生來講,班級是學生日常學習以及活動的主要場所,而環境對于一個人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基于此,初中班主任需要強化對班級內風氣的建設工作,保證德育教育能夠在班級內順暢開展,避免德育教育工作停留于表面。初中班主任需要對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清晰的認知,適當的組織學生共同開展德育教育活動,增強班級內學生的合作意識,創造出師生和諧、生生團結互助的優質德育教育環境以及學習環境。除此以外,初中班主任還需要立足于多個角度,培養班級內學生干部的個人能力,使其能夠更多的通過實踐提升自身的組織能力以及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為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提供助力,高效的將教師所布置的德育教育任務完成,逐步優化班級內的德育教育效果,使得初中班主任所開展的德育教育工作能夠逐步形成良好的體系與制度,推進德育教育工作的順暢、有效進行。
3 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階段的德育教學工作當中所涉及到的各項工作內容較為繁雜,而初中學生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初中班主任需要對自身的德育教育目標有清晰的認知,并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有效落實德育教學,摒棄以往所使用的形式化德育教育方法,立足于實踐以及學生的實際心理狀態,在實踐過程中更多的反思自身存在的各種問題,并找出合適的方法加以改正。初中班主任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環境,促使學生能夠在思想意識、道德修養方面有所提升,為其之后的學習以及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羅冬長.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問題分析及對策[J].當代家庭教育,2020(36):154-155.
[2] 鄭立輝.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問題及對策分析[J].新課程,2020(36):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