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
摘 ?要:在現階段小學教育中,不管是學校、教師還是學生都將體育這門十分重要的課程看作是“副科”。與此同時,調查結果顯示,近幾年來我國學生的身體素質在不斷降低,學生的體質健康情況堪憂。轉變傳統的體育教育理念,對小學體育教學進行創新已經迫在眉睫。通過體育教學創新,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從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這是社會和時代教育的要求。
關鍵詞:小學體育;創新;實踐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社會對于學生的教育重視程度也相應地提高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面對這樣的情況,在小學體育授課環節運用何種措施對體育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就成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在目前的情況下,雖然許多學校都充分意識到了體育課程的重要價值,并且也采取了一些手段,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各種問題依然存在。基于上述原因,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工作實踐經驗,基于創新角度對小學體育教學方法進行了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相應的觀點,希望能夠推動小學體育教學朝著更加科學化的方向發展。
1當前體育教學現狀
1.1教學方式比較落后
當前,許多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時,由于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依舊采取“填鴨式”教學,即教師對學生進行滔滔不絕的宣講,學生們聽得渾渾噩噩。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熱情造成了十分嚴重的抑制作用,嚴重情況下還會導致學生出現厭學情緒。與此同時,許多小學體育教師往往過多關注理論知識,對于學生體育實踐能力的重視程度明顯不足。還有的體育教師在上課時,開展的體育活動十分簡單,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長此以往,學生容易錯誤地認為體育這門學科可有可無。
1.2體育教師教學水平存在問題
小學體育教師承擔著學生的教學工作,因此,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可以關乎學生學習體育的質量和對體育的興趣。目前,很多學校對于招聘體育教師其實不是很嚴格,體育教師到崗工作后沒有經過實踐的培訓,導致自身的專業知識不過關,教學水平和教學經驗較少,在教學環節中不重視教學的效果和質量,這會影響到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并且很多體育教師沒有嚴格要求自己按照相關的規章制度來進行體育教學,在教學時,只是將學生進行集合,之后便讓學生自由活動,沒有教給學生一些體育方面的專業知識,很多學生不想去運動,便坐在一個地方開始閑聊,這樣的體育教學活動效果不佳。
2小學體育創新實踐教學策略
2.1采取分層教學模式
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在小學階段學生之間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差異,每個人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身體素質都不盡相同。傳統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忽略了這一差異性,導致教學質量難以提高。針對這一問題,體育教師就可以采取分層教學模式來進行體育教學。體育教師需要對班級內的學生進行一個全方面的調查和測評,根據學生學習能力、身體素質以及興趣愛好進行層次劃分。一方面,有的學生喜歡籃球,有的喜歡足球,而有的喜歡乒乓球,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建立起若干個興趣小組,讓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體育課堂中來。另一方面,體育教師需要根據身體素質和學習能力來將學生劃分為基礎組和強化組。在日常體育教學中,對于基礎組的學生,教師要用慢跑類的活動來增強他們的體能。對于強化組的學生,體育教師可以適當地提升他們的運動強度,進一步地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通過這些分層教學,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可以得到有效地滿足,小學體育教學的效率與質量也因此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2.2轉變教學理念,促進體育教師教學素質和水平的提升
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中,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只是處于輔助地位,但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如果缺乏耐心,學生在學習時就會不知所措,失去了學習目標,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時,應該對自身傳統的教學理念進行全方位的革新,從根本上改善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首先,教師在上課時,態度應該更加積極向上,對于學校組織的各種關于體育活動的培訓,也應該積極投身其中,從而讓自己的教學水平實現質的飛躍。其次,教師還應當投入更多的時間以及精力去參加各種體育教研活動,不斷思考和探究更加契合學生發展特點的教學手段。此外,教師還應當和其他體育教師保持密切的溝通和交流,隨時分享自己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積累的心得體會。通過各種模式,讓體育教師實現共同進步。只有不斷對體育教學過程進行補充和完善,才能夠最大限度地對體育教師開展各項教育活動提供一定的借鑒。
2.3設置明確的教學目標
在創新小學體育教學時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能夠有效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以合理的教學內容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為此,教師需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并以此為基礎,對教學內容和目標進行及時調整,使其更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教師需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確體育教學的重難點,然后全面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再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為學生制定科學的“三維教學目標”。在知識與技能方面,教師應傳授學生基礎的體育知識和衛生保健常識,幫助學生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在過程和方法方面,教師應傳授學生正確的體育學習方法,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和機能的提升與發展,在增強學生身體抵抗力的同時,提升學生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教師需要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融入思想道德品質教育,在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模式已經滿足不了現階段教育的需求,開展小學體育創新性教學實踐勢在必行。學校和小學體育教師需要積極地探索有效措施,解決現階段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小學體育教學的進一步完善與發展,助力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尤蕾.小學體育教學中小型競賽活動的組織與開展[J].黑河教育,2020(09):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