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
摘 ?要: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十分繁重,在此階段開展適當的體育活動,能夠在強健學生體魄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勇往直前、堅韌不拔的優良品質,有利于緩解高考帶給學生的心理壓力。文章分析了在高中階段開展網球選修課的重要意義,并針對目前的高中生體育鍛煉現狀,提出了優化網球課訓練效果的具體策略。希望能夠以此來促進高中網球教學的進步與發展,從而有效提升我國中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高中網球課;建設意義;發展策略
在我國高中體育課中,主流的球類運動項目一直是乒乓球和羽毛球,網球作為近年來新興的一種小球類運動,由于場地、器材以及教練等多種原因,在高中體育選修課中并不多見。眾所周知,網球是隔網對抗的一項體育競技運動,由于其在比賽過程中沒有身體接觸,相較于足球、籃球等運動項目來說顯得安全又優雅,所以在青少年學生中得到了普遍的認同和喜愛。因此,在高中階段開設網球選修課,是符合當代學生需求和時代發展需要的。
一、在高中階段開設網球課的意義
(一)培養學生的高雅格調
網球由于是隔網競技,所以安全性比較高,不像足球和籃球運動那樣容易使學生受傷。相較于同是隔網運動的羽毛球和乒乓球來說,由于網球速度比較緩慢,姿態也更優雅舒展,所以更適合作為高中階段的體育選修課程[1]。眾所周知,高中階段的學習任務非常繁重,學生的心理壓力比較大,體能消耗也非常多,如果在體育課上仍然進行緊張激烈的運動項目,不僅無法緩解情緒壓力,反而還會給身體健康帶來壓力和負擔。我國新課改強調一切教育都應以學生的利益為前提,因此,選擇以網球作為高中體育先修課,不僅符合高中生自身對高雅格調的心理需求,也完全符合新課改“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二)培養學生平和的社交心態
網球是一項競技運動,每一次運動都必然會有輸贏之分。高中生正是處于爭強好勝的年紀,對比賽輸贏看得往往比過程要重要得多。因此,教師要通過對體育精神的弘揚,來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以及平和的心態。例如,在網球課上,教師應該要求學生遵守球賽場上的一些基本禮儀,比如,在球賽開賽之前選手要互相鞠躬或者握手、球賽結束后選手互相握手或者擁抱等,來培養學生“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體育精神。要讓學生明白,體育競技是在對手間互相尊重的基礎上進行的。此外,教師還可以在一場單打競賽結束之后,安排剛才互為對手的兩名同學組成一個團隊,與另外一組同學進行一場雙打比賽,從而消除學生之間因體育競爭帶來的不友好氛圍。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明白在競賽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剛才還是競爭對手,下一秒就有可能成為合作伙伴,從而能夠幫助學生以正確的思維方式來處理自己的人際關系。
二、促進網球教學發展的具體策略
(一)優化網球教學環境
開展體育運動的目的最終是要是學生得到身心雙方面的愉悅體驗,因此,一個優美的運動環境對舒緩運動者的不良情緒、增強其美好的運動體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學校應在這方面加大運動資金的投資力度,爭取給學生創造一個舒適的課堂環境。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本著“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注重對球賽規則的講解和球技的傳授,強調過程、輕視結果。并在課堂上認真觀察每一名學生的運動狀態,以防止學生受傷。
(二)合理安排網球課時
網球課作為高中的一門體育選修課,其得到學校領導和班主任重視的幾率自然不高。很多學校往往都會忽略了對網球課的具體課時安排,而是由體育老師隨機安排。一些班主任就會利用這個漏洞,向體育老師索要課時,用網球課的時間來給學生進行文化課的補習。這種現象不但嚴重制約了網球課在高中校園的發展,對于選修該課程的同學來說,也是一種不公平的待遇,嚴重違背了公開、公正的體育精神。
(三)在學校運動會中增設網球比賽項目
目前,我國大多數高中學校仍然保持著每年舉行一次盛大運動會的優良傳統習慣,有的學校甚至每年會召開春秋兩季的運動大會,這對于平時被繁重的文化課嚴重壓制了青春活力的高中生來說,無疑是一次絕佳的放松機會。以往的運動會通常都是一些我國傳統的運動項目,很少會見到網球的現場比賽。通過開設網球選修課,學生已經在平時的課堂上得到了系統的訓練,學校就應該借助運動大會為契機,在全校范圍內征集優秀網球選手,設立網球運動項目,以驗證同學們的日常訓練成果,同時也有利于促進網球運動今后在校園內部的壯大和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網球課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抗挫折能力以及情緒控制等能力。而這些能力正是我國當前教育部門要求青少年應該具備的核心素養,也是未來社會能夠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高中體育教師應該摒棄過去的落后思想觀念,發揚網球文明、優雅的優良傳統,將素質教育有效融入體育課堂,以進一步地促進高中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智譽.網球選修課對大學生體質健康影響探討[J].黑龍江科學,2020,1117: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