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濃 蔣汝晨 宮曉東



摘 要: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通過建立科普網站來實現知識共享的方法已經越來越被大眾所認可。本文淺析了建立中國地理科普網站的意義。闡述了基于Dreamweaver進行網站搭建的原理,并且對建立中國地理科普網站的優劣勢進行了分析。通過建立地理科普網站問卷了解大眾對地理感興趣和對地理知識的喜愛程度,作為中國地理科普網站建立的基礎。
關鍵詞:科普;GIS;多元化;教育
中圖分類號:G232.1?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1)7-133-002
一、緒論
隨著中國“互聯網+”的創新思想不斷延伸,人們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教育事業的研究越來越被大眾所看重。通過建立科普網站來實現知識的共享無疑是最有效的方案之一。基于此,我們建立了中國地理科普網站。本文以中國地理科普網站為例,闡述了建立網站的依據、優缺點及其網站搭建的主要方法。
二、基于Dreamweaver進行網站搭建
主題明確,中國地理科普網站根據地理愛好者和學生需求精準把握網頁主題;結構清晰,建立清晰明了的目錄、版塊與導航欄等結構;風格獨特,選用中國地理地貌地圖為主體進行網頁搭建,選擇淺色調為背景,襯托主題,主次分明。
1.應用HTML語言的marquee標記來實現文字的滾動[1]
利用marquee標記重要參數direction、behavior、loop、width、onmouseover等,改變文字滾動的呈現方式。將需要的表格和文字放入到Dreamweaver“設計”視圖中,并在環繞標簽框中輸入Java編程語言,實現增加網頁的美感和動態的效果。
2.利用顯示-隱藏層對全國的地名進行標注[2]
對于插入的中國地圖設置“屬性檢查器”的文本框為“Map”,并且利用“多邊形熱點工具”畫出中國地理地形分布圖,并插入各區域層,通過層屬性設置及布置,完成各省份圖層的名稱命名及各省份信息的顯示。在“行為”面板設置顯示-隱藏層,并實現各名稱及對應信息的顯示和隱藏操作。最后,對新設置的事件進行“OnMouseOver”的命令。
3.利用GIS制作立體電子地圖和確定地點的地理地圖[3]
隨著人們對空間信息科學的理解和GIS應用的深入,人們對空間對象的定義和它們的數據結構有了趨于一致的認識。為順利進行地圖的制作,首先需在ArcMap中制作完成服務資源,接著在ArcGIS中確定使用地圖資源設置中對應的參數、屬性,將數據源連接并添加所繪制地圖的數據;進而對導入地圖進行符號化處理等操作;最后,保存制作的地圖符號與地圖文檔,導出所需類型地圖。
三、中國地理科普網站的優勢及其劣勢分析:
1.建立中國地理科普網站的優勢
1.1互聯網普及的優勢。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媒介成為我國地理知識普及和素養提高的有效手段和必要途徑。目前,根據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9.89億,互聯網普及率70.4%。并且由于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促使互聯網行業的普及率進一步提高,尤其是在教育方面十分顯著[4]。
一方面,網絡中有多種多樣的學習資源,使得學校不再是學生學習的唯一課程資源提供方,另一方面,學生水平的提高需要利用互聯網對學校知識進行補充和延伸。這種顛覆傳統,通過網絡授課的方式得到廣泛的推廣,我國教育形式得到改革和突破,所以建立科普網站具有廣大市場和廣闊發展前景。
基于以上現狀,中國地理科普網站順利進行開展和推廣工作,取得了大眾廣泛接受,應用便捷的突出成果,并在其他方面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1.2國家教育政策的優勢。2021年最新的十四五規劃中,提到要將提升國民素質放在突出位置,尤其強調教育的重要性。但我國教育由于地區分布、城市發展、學校任務等因素的不平衡,最終導致人才之間素質產生巨大差距,且短時間內無法得到根本性改變,國家要求構建高質量的教育體系。一方面要求改善鄉村教育,鞏固義務教育成果;另一方面要求積極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發揮網絡教育和人工智能方面的優勢,夯實教育的基礎建設。所以,中國地理科普網站的建立對于教育相對落后地區帶來極大便利,保證了學生的學習公平性,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和結構轉型。
為鼓勵高中階段學校教學多樣化,大力發展數字化,中國地理科普網站內容以科學性和科普性為特點,助力于現代課堂教學,提供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以完善學生知識體系和提高學生地理素養,培養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感性認知,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
1.3網頁內容的優勢。網站在地理地貌相關領域建立資料庫,資料來源廣泛,可信度高,而且提供的知識多元化,為地理知識的信息化、數字化提供了極大便利。
野外實踐方面,可根據網站提供的地圖,了解目的地地質地貌情況,提前做好充足準備。指導農業生產方面,根據地貌圖的顯示,指導農業研究人員進行科學研究。在教學方面,有利于教育研究者了解一線教學情況和獲取大量課堂數據,進而營造立體科學的課堂氛圍,起到發展地理思想和培養地理精神作用。
綜合以上幾點突出優勢,可以得知中國地理科普網站的建立占據時代優勢,擁有國家扶持,滿足大眾需求,對于生活的各方各面都有積極的影響。
2.建立中國地理科普網站的劣勢
2.1資金運作的劣勢[5]。與目前眾多企業投資運作的旅游文化地理網站相比,中國地理科普網站在短期內缺少足夠的資金,更缺乏融資的前提、手段和機制,網站定位為公益性的網站信息共享服務,所以,在后期網站運營和維護方面會出現資金緊張現象。
2.2網站搭建逐漸被手機app取代的劣勢。一方面,越來越多的網絡大公司將發展目標轉移到開發智能軟硬件和創造更多經濟效益上來,從而吸引到大量專業化的數據分析師、網站搭建工程師、高精尖的技術人才,使網站的發展缺乏信息采集、數據的挖掘和加工以及知識的管理等多方面技術人才。另一方面,手機的智能改革促使人們改變了用電腦瀏覽器進行信息檢索的傳統方式,迫使傳統網站進行必要的結構轉型。
席卷而來的手機時代滲透到大眾生活的每點每滴,而網站登錄的不便利,導致其逐漸被娛樂便捷的大眾app所代替。故科普網站的建設需要在手機時代的洪流中尋求自己的一片發展天地。
2.3多媒體技術優勢未充分發揮的劣勢[6]。中國地理科普網站的展示方式沒有進一步結合多媒體手段。多媒體擁有信息傳播廣、發散性強、定制具有個性化等優勢。因此,科普性網站應該充分借助多媒體開展文化傳播,利用照片、視頻、音頻等形式呈現科學知識,使科學知識共享不再局限于單調的文字呈現形式,而是以豐富立體的方式進行文化傳播。
以上是中國地理科普網站建立所面臨的主要問題,而將其解決是網站未來發展的基本方向和根本動力,故網站需要進行各方面努力和全方面發展。
四、網站建立現實基礎
1.地理調查問卷反饋
從問卷中得到了人們對地理文化喜愛的各程度指標比例。其中,人們對地理文化的熱愛程度占比為16.18%、對地理文化的喜歡程度占比為37.35%、對地理文化的一般程度占比為41.18%、對地理文化的不感興趣程度僅占比為4.9%。
除此之外,還調查到人們對地理知識的了解程度的指標比例。其中,地理知識的了解程度占到了33.82%,對地理知識的模糊程度占到了50.98%,對地理知識的不了解程度占到了15.2%。
2.依據人群對地理的喜愛和了解程度建立地理網站
基于以上的各項數據,可以得出人們對地理文化的熱愛程度較高,但是對于地理知識了解程度不高的結果,為此我們建立一種便利快捷、受用群體廣、共享性高的中國地理科普網站,以建立一種有效的地理知識學習體系。
為了使地理網站內容建立更能滿足人們的內容需求和發展知識需要,我們從不同的社會身份和角色進行調查問卷。在1000份樣本中得知了人們對感興趣的地理知識方向,了解人們對地理知識各個方面的需求,其中包括風土人情、歷史背景、氣候變化、地形地貌等,以此確定搭建網站的科普內容和科普廣度。
五、小結
中國地理科普網站是以地貌知識科普為目的,提高大眾地理素養為最終目標的科學知識普及網站,旨在通過這種方式向大眾普及地理知識、地理方法、地理思想和地理精神,豐富地理知識的展示方式。
參考文獻:
[1]黃嘉.Dreamweaver中滾動效果制作[J]計算機時代,2016(05):78-80.
[2]王瑄.探討Dreamweaver中層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1(02):261+263
[3]周旻.基于GIS的噪聲地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09.
[4]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發布[J]新聞世界,2021(03):96
[5]劉斌,馬俊才,張宏翔.搭建網絡信息服務平臺 優化生物信息資源配置——“中國生物技術信息網”建設的戰略分析[J]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03(04):102-105
[6]田原.淺析我國科普網站發展的問題與策略——以中國科學院科學普及網站為例[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4,29(06):733-738+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