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成艷
[摘 要]班主任不僅要維持班級良好的紀律,保障學生的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班級管理是學校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形成良好班級文化,組織班級活動,提升班級凝聚力的重要途徑。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班主任要怎樣營造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呢?筆者結合工作經驗,對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與實踐工作方法展開探究。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創新;實踐
小學是人生啟蒙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中,班主任的作用毋庸置疑。與一般教師僅需上好每一節課不同,班主任需要隨時關注學生與班級的動態,讓班級的每個學生都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因此,作為新時期的小學班主任,應當不斷地創新班級管理策略,提升育人品質,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一、以情感教育為前提,關愛學生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主要管理者,與學生的接觸時間最長,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學生會不自覺地模仿班主任的行為、處事的態度等。因此,在教學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用愛心與真誠溫暖班級的每一個學生,營造一個充滿愛的班集體,讓學生在快樂的班級生活中學習與成長。比如,在班級內總有一些不愛學習,惹事生非的學生,對于這一類學生,如果我們總是抓住他們的錯誤,批評與懲罰一番,也只能換得他們片刻的安靜,過些日子又會犯同樣的毛病。其實這些學生并不是真的不愛學習,而是他們都是因為在學習的某一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又非??释魂P注、被重視,便通過這種方式來尋找存在感。作為班主任,對于這一類學生,不要一味地批評指責,而是要多關心他們的生活,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這樣,學生一但感受到了自己被關注、被認可,便會朝著班主任的期望而努力變好,成長為一個綜合素質全面的學生。
二、組織班級活動,鍛煉學生
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應當通過組織各項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成長為個性化、多樣化的人才。此外,有效的班級活動的開展,還能提升班級的凝聚力,起到良好的德育效果。比如,在“法制宣傳日”當天,可以組織學生在班級內以“法在我身邊”為主題,組織一次班會。在班會開始之前,以抓鬮的方式,將學生分為三個活動小組,每個小組在班會開始之前,需要完成一次有關“法制”知識的校園或者社區調查,需要設計并完成一次法制宣傳實踐活動,并在班會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成果的匯報,表演法制宣傳文藝節目。由其它小組的成員和學科教師作評委,對學生活動的開展、文藝節目演出的效果進行評選,最終獲勝的小組將獲得一定的獎勵。小組成員為了完成這一活動任務,不僅需要查閱相關的法治知識設計調查問卷,開展實踐活動,還需要對活動開展的過程與成果進行總結。學生要想很好地完成這項任務,就要分工協作,每個人都百分之百地投入,經過此次活動,不僅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勇于競爭的精神,還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增強了自身的法治知識,鍛煉了溝通、交流、表達的能力,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三、創建良好班風,熏陶學生
小學階段是學生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一定要重視良好班風的建設,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在班級環境建設方面,教師可以將班級的墻壁開辟出來,“承包”給不同的學生,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喜好,對墻壁進行裝飾。學生可以在墻壁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心情等。對于班級活動開展方面,班主任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他們大膽地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肯定學生做出的努力和獲取的成果,并適當地提出意見。這樣,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便會養成較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創建和諧師生關系,共同制定班級規章制度
教師想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就要從制定班級規章制度方面入手,只有嚴格地遵守規章制度,才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風,才能夠實現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因此,在制定班級制度時,教師要本著與學生建立起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的原則,邀請學生參與制定班級規章制度。在共同制定規章制度后,與學生進行交談,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班級規章制度并不是為了限制他們活動,而是為了讓課堂氛圍更加融洽,自己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提升自己的各項能力。首先,規章制度是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加自主地加入到班級管理的工作中,也能夠主動遵守班級規章制度和條約。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在班級內建立競爭機制,提高學生的競爭欲和求知欲,讓學生在競爭的過程當中與其他學生進行學習與合作,取長補短,提高自身的能力,改善自身的不足之處。
五、提高自身班級管理能力
為了實現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教師不僅僅要對學生的需要和具體情況進行了解,也要提高自身的班級管理能力,掌握更加有效的管理方法。豐富自身的知識與經驗,才能夠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更好地解決遇到的問題。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參加年級教師交流會的方式,與其他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互相講述各班級管理工作的情況,將自身所遇到的管理難題表達出來,并分析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自己又是如何解決的,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采用了怎樣的方法。另一方面,從教多年并且教學經驗非常豐富的優秀教師,應當在會議中起到主要的指導作用,了解年輕教師在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普遍難題,在教師們講述過后進行簡要的總結。針對部分常見的問題,進行具體地分析,幫助年輕教師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所面臨的問題,以自身豐富的管理和教學經驗,向他們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法,有助于年輕教師更好地實現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六、身教大于言傳,為學生做出良好的榜樣
在班級管理中,學生怎么做是影響班級管理工作是否有效開展的關鍵,學生的一言一行不僅僅體現出他們的家庭教育情況,也體現出了班主任的教育是否到位。小學生接受思想道德品質的教育僅僅是在學?;蛘呤羌彝ブ?,自身還處于思維能力發展較弱,并且非常容易受到別人影響的時期。因此,教師的榜樣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時,要注意身教大于言傳。當學生做出錯誤行為時,一味地對學生進行批評和教育是無法從根本上改善這一問題的。例如,在解決班級值日生沒有按時值日,導致班級衛生臟亂差的問題時,教師如果一味地批評學生,或者直接懲罰學生加倍完成值日工作,這樣會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不利于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教師應當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在班級衛生管理方面,教師可以將辦公室的環境進行整理,始終保持著辦公室內的整潔,當學生走進辦公室時看到教師所在環境是非常干凈整潔的,這時班主任再與學生進行談話,了解學生為什么沒有做好值日工作,是因為什么事情耽誤了值日,從根本上了解學生出現錯誤行為的原因,才能夠從本質上解決這樣的問題。由此可見,身教大于言傳,因此,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時,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的生活當中保持各項良好習慣。
總之,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核心,在素質教育改革的新時期,不僅要真正地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更要不斷地創新和發展班級管理方式,與時代背景相結合。要形成良好的班風,組織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也要從制定班級規章制度方面入手,創建和諧師生關系,共同制定班級規章制度,提高自身的班級管理能力,掌握更加有效的管理方法。豐富自身的頭腦和思維,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的生活中保持各項良好習慣,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建祥.對新時期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及德育的思考[J].學周刊,2018,(25).
[2]王慧慧.淺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與實踐[J].學周刊,2016,(24).
(責任編輯 武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