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銀
摘 要:人文教育開展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指導小學生閱讀文學經典。而在淺閱讀盛行的新媒體時代,經典的閱讀被逐漸邊緣化了。新媒體背景下小學生主要有三個閱讀特征:第一個是閱讀方式的多樣性,第二個是閱讀范圍的寬廣性,第三是閱讀目的的功利性。不同的時代對于經典閱讀的理解是不同的,這也是當下人們對于經典作品關注度降低的原因之一。結合筆者的相關實踐經驗,文章圍繞如何利用多媒體設備指導小學生進行經典閱讀展開論述。
關鍵詞:新媒體背景;小學;高年級語文;經典閱讀;指導策略
一、 引言
文學經典作為人類優秀文化的代表,對于人文教育的開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而在新媒體的背景下,淺閱讀盛行,這對于小學生的終身發展極為不利。當下,教師應當集中精力思考如何有效利用多媒體設備激發學生對于文學經典閱讀的興趣從而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進而引導他們進行深入的思考,加強對于文學經典和生活的理解。同時,讓“新媒體背景”作為小學生經典閱讀的助力,讓學生能夠從閱讀心態等方面進行積極地調整,讓閱讀不再快速化、碎片化、功利化。
二、 充足的閱讀資源是閱讀經典對策的前提
想要指導學生進行經典閱讀,充足的閱讀資源是前提。當下,部分小學學校能夠提供的閱讀資源與學生的需求之間存在著差距。根據韓瀅的一項調查報告,目前,閱讀資源的缺乏已經成為小學生閱讀經典的阻力之一。小學教育工作者應當以促進素質教育開展來解讀指導學生閱讀經典的意義,主動地為學生閱讀文學經典所需要的資源出謀劃策。當前,小學在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多媒體的應用,力圖確保閱讀資源的充沛。此外,小學電子信息資源的建設工作也應積極開展,用便于學生攜帶的電子圖書取代傳統紙質書籍。同時,各個小學之間也可以進行資源共享,共同完成資源庫的建設。近代,隨著中國小學生數量飛速增加,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日益突出。同時,受到世界對于應用型科學越發重視,人文教育被普遍忽略。因而在大力倡導經典閱讀的當下,學校應當為學生提供充沛的閱讀資源,同時也要確保學生能夠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閱讀。
三、 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是閱讀經典對策的關鍵
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對于指導學生閱讀經典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生活充滿歡樂,而如若想讓經典閱讀成為小學生的自覺追求,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是必要的,而新媒體的應用可以作為輔助手段。
第一,教師可以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用自己的行為影響學生,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的親身示范常常能夠在指導學生方面起到很好的效果,教師在學生面前表現出來的學識和素質能夠對于學生的人生追求有直接的影響。因而,嚴謹的治學態度、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教師應當注意的,這也會對學生的閱讀習慣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讓學生對于閱讀經典有不一樣的理解和追求。
第二,學校可以開設相關內容的教學,引導學生規律性地閱讀經典。同時,指導學生進行經典閱讀的同時應當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例如,可以安排語文基礎好的同學閱讀《家》等現代文學史上的長篇經典小說,這對于他們了解作者的寫作手法和思想深度大有裨益。但是,閱讀此類作品需要較好的知識儲備,同時閱讀的時間相對較長,對語文基礎不好的同學來說閱讀起來較為費力。對這些同學,可以安排他們閱讀篇幅不長,需要的理解能力也不強的短篇作品《寒夜》等。這樣,不同個體在經典閱讀的過程中都會有所收獲。
第三,學校應當營造經典閱讀的氛圍,讓學生能夠在全員閱讀經典的氛圍中自覺地進行閱讀活動。學校還可以通過宣傳的方式,以校廣播、宣傳欄、報紙的形式對于文學經典的閱讀意義進行宣傳。學校管理者應當對于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有更加充分的認識,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經典的閱讀,引導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對人生產生思考。
例如,筆者在開篇講解經典時有三種講法:第一種是開門見山,通過教師的層層設疑,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在開啟閱讀前就對閱讀經典產生興趣;第二種是以舊引新,教師可以通過以往教學或者在做練習題的過程中遇到的相似的作品,以講故事的形式將新的經典學習引入課堂。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能夠搭建新舊經典的聯系。這將有助于學生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讓經典閱讀的整體性進一步增強;第三種是設立情景法,通常而言教師會采用四種將學生帶入情境的方法:1. 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進行設問,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自然而然地走入閱讀經典的情境中去。2. 使用生活化的授課方式,拉近學生和經典之間的距離,這對于師生之間的課堂交流也有不可或缺的作用。3. 借助多媒體設備,讓學生能夠調動自己的感官,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能夠比較快速地進入情境中去。4. 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將經典中的情境以真實的表演形式進行呈現。這不僅能夠活躍教學的氛圍,將學生快速地帶入情境,還能提高學生對于人物性格的把控能力,更好地感悟經典的主旨。以上是四種常見的引導學生進入情境的方式,教師可以依據具體的教學環境以及選擇的經典篇目選擇適合的方法進行嘗試。同時,教師也可以邀請學生講述自己對于經典的理解,從而了解他們對于經典的看法。
四、 教授閱讀方法是閱讀經典對策的重要途徑
指導學生進行閱讀經典時,需要傳授他們有關閱讀的方法。首先要引導他們對于文本內容進行研究,從閱讀中領略文學經典的精妙。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應當注重教授的閱讀方法,協助他們走出淺閱讀的誤區。來自復旦大學的陳思和教授結合了自己的教學經驗,總結出教師應當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精讀。他認為,指導學生細讀經典是最基本的教學方法。閱讀文學經典不僅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藝術鑒賞水平,還能夠協助他們對于文學的發展史有一定的了解。來自美國的作家納博科夫對于經典的閱讀有深入的研究。他認為在閱讀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和欣賞細節,如果不品味細節,那么閱讀的第一步就有了偏差,而且緊接著會越走越偏,如此一來,讀懂經典就成了一件困難的事情。對于任何一本經典作品來說,他們呈現的內容都是獨特而豐富的,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也都各有千秋。如果不能對其中的意味進行深入地閱讀和思考,不能對于細節進行反復地琢磨,就難以準確地分析出經典所包含的情感內容,就難以尋找能夠和作者“面對面”交流的途徑。在充分研究文章內容后,教師可以邀請學生上臺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繪畫活動,讓他們在描述自己內心想法的同時加深對于經典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