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永太
摘? 要:社會的進步帶動著教育不斷進行深化改革,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對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教學管理工作必須提高有效性,跟隨時代的步伐,使小學教育發揮更高的教育價值。本文將具體論述提高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教學管理;教師管理;家校合育;教學監督
一、提高對教師的管理
為了強化教師管理,首先,應該提高其培訓力度,教師應該通過持續性的培訓與進修實現自身能力的不斷優化,而學校對于教師的培訓活動應該給予充分的支持。其次,對教師進行科學的評價管理,在評價的督促與激勵下,教師能夠在教學中充分發揮積極性,同時教師能夠對問題進行總結,使其教學水平得到提高,而學校應該針對教師評價,形成合理的評價標準,通過形成性評價對教師的教學進行綜合評估。
二、動員各方面力量參與教學管理
(一)調動全校員工參與教學管理
學校是一個整體,教學管理質量的提升不能僅依靠教師的努力,還需要全校員工的配合,從而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制定科學的規章制度,這要求上至校長,下至門衛都要參與到教學管理中,讓全校所有員工皆為教育教學管理服務,才能夠提高其管理的有效性。
(二)聯系家長及校外有關人員,讓他們參與教學管理
家庭教育對于小學生具有重要的影響,而家長也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教學管理質量的提升,也需要家長的配合和參與。因此要組成教師家長和社會有關成員的校外聯合組織,讓他們共同參與學校教學的管理工作,共同負責學生的教育教學,這對教育質量的提高有著重要作用。
(三)建立健全各方面的教學監督組織
學校發起牽頭作用,設立家長聯合會、教師監督會這些組織,讓他們針對學校的教學工作予以監督,結合他們的經驗,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提出建議,有效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
三、抓好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加強對教學質量的管理
(一)抓好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提高教學質量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學校往往只對教學結果的評估給予了充分重視,應試教育影響下,對于教學質量的評價單一的使用的考試成績,忽視的教學過程,教學評估顯然無法切實地提高教學質量,真正教學質量的提升并非是檢查出來的,而是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教育出來的,因此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各個環節中加強管理,提高教學質量。
(二)構建教學評價,加強對教學質量的管理
教學管理過程中,對教學的評價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學校需要建立起完善科學的評價標準體系,只有與教學實際相符合的評價標準,才能夠對教學質量的提升起到積極作用,否則勢必會影響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影響教學效率。
小學教育中,學生全面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目標,作為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應不斷提高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性,提高整體教育管理水平,培養現代化人才。
參考文獻:
[1]黃遠紅. 加強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性的策略探索[J]. 新課程(上),2019(07):278-279.
[2]楊雁. 淺談小學教學管理有效性策略研究[J]. 考試周刊,2018(35):33.
(責任編輯:劉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