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雨田
摘要: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這對群文音樂人的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對當下群文音樂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以及群文音樂未來的發展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群眾音樂文化? 工作水平? 發展方向
新時期,社會經濟、文化等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精神文化的需求也隨之提高。群眾文化對于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和推動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等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作為群眾文化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的群文音樂,不僅深受群眾的喜愛,還具有很高的影響力和普及率。
一、群文音樂的主要特點
與專業音樂文化相比,群文音樂的參與者和服務對象都是人民群眾,它不僅需要具備藝術審美內涵,更要兼具交際、休閑、娛樂、教育等社會功能??偟膩碚f群文音樂主要具備以下幾個特征:1、普及性。群文音樂在社會上具有很高的覆蓋率和普及性,因為群眾無論是文化高低、地域不同、語言差異等,都有各自喜歡的音樂形式。2、豐富性。群文音樂主要包含了古典音樂、流行音樂、西洋音樂、民族音樂等多種音樂形式,不同的音樂形式都為群文音樂增添了不一樣的色彩。3、教育性。由于群文音樂不僅具有音樂的藝術屬性還具有群眾文化的社會屬性,因此其教育性主要是指弘揚社會主義的主旋律、傳播社會正能量,從而有效提高人們的文化素養和精神文明水平。4、即興創作性。這是群文音樂獨具的特點,因為群文音樂是人們休閑娛樂的主要形式之一,所以很多作品都是來自人們的即興創作,主要根據生活的實際情況即興創作得到的,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和生活印記。
二、群眾文化音樂的創作現狀
1.目前國內音樂創作的狀況
目前國內的音樂創作現狀是雖然從事音樂創作以及音樂表演的相關人才很多,然而給觀眾的印象是沒有特別突出的歌曲以及音樂創作枯竭等。從另一方面來看,雖然音樂創作的形式豐富多彩,然而真正好的作品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財力,因此許多歌曲在創作的過程中會帶有很多工作的印記,或者是在音樂創作過程中冠以牽強的名稱等,這些都導致了音樂創作失去了對真實生活的反映,喪失了音樂創作本身的意義。
2.群文音樂在創作的過程中要結合現代藝術
群眾音樂的創作具有通俗性和群眾性的特點,同時還應體現群文音樂的藝術價值,尤其是要結合日新月異的現代藝術。個性化是所有的藝術工作者不斷追求的命題。音樂創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中,不僅要遵循音樂創作的規律,更要不斷地捕捉創作靈感,表達內心的個性化感受,以引起觀眾的共鳴。推而廣之,一個優秀的藝術創作者只有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開放的藝術思維以及獨特的藝術感受,才能夠更好地捕捉到自己獨特的創作靈感,從而激發出自己獨特的藝術個性。
3.在傳承中將中國傳統音樂結合現代音樂
目前,在我們的藝術創作實踐中,傳統文化一般是充當著音樂創作的材料,而音樂作品的體系、框架結構以及調式體系一般是建立在西方的學院系統之上。中國的音樂創作人在創作過程中應該保持中國文化的自覺性,因為只有做到真正的尊重本土文化才能促進中國音樂在未來得到足夠的重視與發展。
廣大的音樂創作者以及音樂工作人員需要不斷領悟和吸收傳統文化的精髓,使之得以保留,在此基礎上融入現代音樂,使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得到真正的傳承和創新。
三、目前群文音樂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1.忽視群文音樂發展的重要性
信息時代,社會文化的發展日益多元化,不同風格、不同類型的藝術文化形式交融并存,人們的精神需求被多方面滿足,卻忽視了群文音樂多元性發展的重要性。在這樣的背景下,群文音樂的競爭力并不強,音樂創作隨意性、抄襲等現象日益嚴重,進而導致了群文音樂創作質量不高、社會影響力較低。
2.群文音樂發展缺乏專業音樂的支持
群文音樂雖然面向的人群和服務的人群都是普通民眾,作品大都較為通俗易懂,但是群文音樂的核心仍然是音樂藝術的內在規律。因此創作優秀的群文音樂作品仍然需要專業的音樂人才,而群文音樂的創作隊伍中缺乏了專業的音樂人才,群文音樂作品的創作也大多是由群眾中的音樂愛好者來完成的,導致了群文音樂缺乏專業的音樂技術支持而喪失了藝術性和專業性,也就造成了無法滿足群眾的審美需求。
四、新時期群文音樂的發展方向
1.更加貼合社會化
因為群文音樂具有教育群眾、引導群眾以及提高群眾的藝術審美等社會職能,所以群文音樂的發展要保持有序的穩定發展狀態。然而群文音樂又是非盈利的社會公益性事業,所以在發展道路上難免會遇到資金、人員以及政策等方面的阻礙,而這些阻礙若是完全依靠人民群眾是無法解決的,因此群文音樂應該面向社會化發展,依靠社會的力量,取得社會、學校、政府的支持與幫助。比如說,政府要在政策、資金、人員編制等方面給予群文音樂的工作大力支持以促其發展;高校應為群文音樂的發展培養相關的音樂人才;企業應該加強與群文音樂的合作,擴大群文音樂的發展空間,同時提供了一定的物質支持,促進群文音樂的進一步發展。
2.不斷邁向專業化
群文音樂的發展在任何時候都離不開專業音樂的支撐,因為任何優秀的群文音樂作品應該具備藝術性高、美感強等特點。從專業化的角度來說,群文音樂的發展一方面需要專業化的音樂人才,以提高群文音樂作品的質量,使作品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另一方面還需要專業的音樂設備的支持,因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已經不再滿足簡陋的音樂設備進行的吹拉彈唱,而是追求更加專業化的音樂享受和體驗,對于樂器、服裝、舞臺、燈光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離不開專業音樂設備的支持。
3.堅持多樣化
互聯網普及的今天,各種信息充斥,人們面臨更加多樣化的選擇,對于群文音樂的發展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群文音樂應該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借鑒現代音樂的發展經驗,從而不斷拓展自身的類型和風格。尤其對于適合網絡傳播的音樂形式要給予足夠的重視與支持,才能滿足人民群眾不同類型音樂的需求。
4.融合民族化
我國傳統的民族文化是群文音樂的創作源泉,為群文音樂的發展提供了文化支持。因此發展群文音樂一定要重視民族化,突出民族性、傳統文化等元素。同時發展群文音樂的民族化,也是對我國傳統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不僅能增強我們的民族自信,還能提高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進民族文化與群文音樂的共同發展。
五、群文音樂創作的方向
在群文音樂的創作過程中可以適當地加入一些現代元素。首先,創作者應該始終保持一種創新的心態,即不能一味套用固定的模板或者傳統的模式。其次,創作者要不斷提醒自己往新穎的方向思索,不要創作一半又回到傳統的模式上去。創作中可以使用電腦的音樂軟件或是錄音的制作設備,這樣有利于更好地激發靈感和想法。
結語
群文音樂工作者不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創作水平,還要把握與貫徹好相關的政策,開展多樣的群文音樂相關活動,此外利用好數字技術通過網絡渠道服務于群眾,促進群眾音樂文化向多樣化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崇德.傳統文化在群文音樂創作中的傳承和發展探究[J].大眾文藝.2020(05).
[2]李欣.多元化背景下群文音樂的創作分析與研究[J].北方音樂.2020(03).
[3]李明.怎樣讓群文音樂活起來[J].戲劇之家.2018(08).
[4]朱敬娜.淺談群眾音樂的創作及社會文化功能[J].戲劇之家.2017(10).
[5]于菲.淺談群文音樂創作中的傳承與發展[J].大眾文藝.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