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梅
摘 要:合唱藝術具有較強的集體性,在人聲交響樂中也有其具體性。合唱藝術不僅需要基本的美學特點,還需要一些獨特的技巧來輔助。在音樂美學視角下研究合唱藝術,可以很好地幫助人們了解合唱的藝術形式?;诖?,文章首先簡要對合唱藝術美學的含義進行了分析,然后從三個方面介紹了合唱藝術的特點,接著從音樂美學視角下對合唱藝術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音樂;合唱藝術;美學;藝術形式
合唱藝術的魅力是它做到了將人聲和交響樂進行完美結合,這為合唱增添了音調,使得合唱更具色調美,人聲與交響樂的融合,更有一種集大成之美。合唱具有獨特的音樂之美,并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美學特色。從音樂美學的視角對合唱藝術進行分析,可以很好地理解合唱藝術的特點,并且能夠幫助人們深入了解合唱這門藝術。
一、合唱美學的含義概述
古代宗教音樂藝術是合唱音樂表演最早的表現形式,宗教活動者在舉行宗教活動時,通過開展一些合唱活動來表達宗教信仰,提高凝聚力。但隨著合唱藝術的不斷發展,合唱逐漸從宗教集體活動中剝離,發展成為具有獨特藝術魅力的美學活動。合唱藝術將人聲與交響樂完美融合,這種融合為合唱增添了豐富的色調,音域廣泛就是合唱藝術中的一個主要表現特點。合唱藝術最完美的完成形式就是將音樂與人聲進行完美融合,并由此產生一種集大成之美。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現代人對于音樂藝術的要求不斷提高,審美能力也在不斷提升,這促使合唱音樂變得更加多元化。合唱是由表演者集體對多聲部音樂進行呈現,并且與音樂和音響效果融為一體,達到高度的統一。合唱是一種能夠直觀地表達音樂作品的藝術情感和深層思想的表現形式,可以引起演唱者和聽眾的情感共鳴。合唱藝術發展是從歐洲國家興起的,具有濃厚的人文主義色彩,在歐洲國家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合唱藝術發展到今天,已經形成了自己不同于其他音樂形式的美學色彩,具有自身獨特的學科特色。隨著合唱藝術的不斷發展,人民群眾也廣泛參與音樂合唱表演,并逐漸重視合唱藝術的發展,這為合唱藝術增添了活力與豐富的色彩。合唱藝術可以在表演中將人們的審美與實踐完美地結合起來,并且能夠不斷增加美學情緒,從美學角度對合唱進行藝術創造,為合唱增添了更加豐富的內涵。
二、合唱藝術的特點
(一)集體性音樂表現特點
集體性音樂表現是合唱藝術一個較為明顯的特征,與其他音樂表現形式相比,合唱的表演形式更為豐富。在表現同一部音樂作品的時候,合唱可以采用多種方式進行音樂表現,主要有合唱、領唱、輪唱和伴唱等表現形式。不同群體參與合唱有不同的表現形式,通過不斷升級合唱表演形式,更加完美地表現出音樂作品的內涵與情感。在提高表演技巧的基礎上,合唱在發展過程中十分注重對音域的分析,以促進合唱順利完成。
合唱的集體性特點要求參加合唱的表演者相互之間進行良好的協作。合唱是一種具有集體性特點的藝術形式,表演者之間的良好配合不僅可以讓整個合唱表演更加完整,還能讓表演者在合唱中展現自身的優勢。除此之外,合唱還要求演唱者在良好配合的基礎上嚴格依照合唱的規范和要求進行整體表演,通過表演者之間的密切合作讓不同的聲音自然地融合到一起,達到和諧狀態。演唱者之間高效的配合和精湛的合唱技巧讓合唱表演更加完美[1]。
(二)音色多樣,音域廣泛
合唱是由多人多聲部完成的,因此在合唱中會有不同的音色。男高音高亢,女高音嘹亮,男中音和男低音顯得莊重,女中音和女低音則顯得溫暖深沉,多樣的音色使得合唱變得豐富多彩,合唱中音調的多樣化也給聽眾帶來了不一樣的情感體驗。與此同時,合唱藝術表演中的音域也較為寬廣。男低音的聲部到女高音的聲部可以跨越三個半甚至四個八度,這樣的大跨度給合唱表演帶來了廣泛的音域。并且每個音域的音色都不相同,給合唱帶來了更大的樂趣,聽者也有更豐富的聽覺享受。合唱藝術表演的力度變化十分強烈,這也是為什么合唱藝術表演能夠給聽眾帶來振奮人心的感受的原因。合唱表演中的力度變化不僅能夠使得音樂效果增強,還能給表演者增加表演的信心。例如作曲家冼星海創作的《黃河大合唱》這首曲子,在表演中通過強烈的演唱力度變化展現出了歌曲背后的磅礴氣勢,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引起聽眾的情感共鳴。
(三)有較強的感染力和影響力
合唱可以將演唱者、聽眾和歌曲本身的情感融為一體,讓人們能夠感受到歌唱帶來的喜悅。合唱使得演唱者的團結度和協作能力增強,并且通過合唱展現出來的恢弘的氣勢能夠讓人感到愉悅,其對觀眾和演唱者的感染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三、從音樂美學視角看合唱藝術
(一)合唱藝術具有團隊意識與集體精神
合唱的完美完成需要靠演唱者們的團結協作與積極配合。合唱表演團隊始終將團隊精神放在首要位置,統一整個團隊的步伐,相互配合;每個演唱者都要在訓練的過程中不斷融入整體,遵循著合唱精神,再由整體融入音樂中去。值得注意的是,合唱并不是為了凸顯某個演唱者的能力與作用,而是要體現出整個團隊配合協作的精神。
(二)合唱藝術情感充沛,表演力度適中
合唱藝術中最難掌握的一點就是力度。在實際的合唱表演中,經常會出現表演不夠活潑或者過于刻意的情況,給觀者帶來不好的音樂體驗。音樂是用來反映情感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喜、怒、哀、樂均可以在音樂中表達出來?;诖?,在合唱表演中要注重內心感受,由內而外地抒發歌曲的情感,不能太過死板,也不能過于活潑,演唱者要把握好在舞臺上合唱表演的力度,不能用力過猛,以此來達到一個良好的舞臺效果,進而促進演唱者抒發歌曲的情感[2]。
(三)合唱需要處理好激情與理智的關系
音樂表演中的激情和理智問題一直以來備受關注。在合唱表演的過程中,演唱者很可能被自身激動的情緒所影響,導致其感受能力降低,注意力也被分散,進而出現面部動作和表情的沖動化。這就容易導致演唱者不能準確辨別聲音,不知不覺地加快自己的演唱速度,或者沉迷于自身的表演進而導致表演扭曲,這就是過于激情所帶來的影響。但是,如果一個演唱者過于理智,那么他就無法扮演音樂中的角色,無法體會到音樂中的情感,在演唱過程中缺乏生動的表現,只是用技巧在進行演唱,這樣缺乏感情的表演無法為聽眾帶來唯美的聽覺體驗,也很難達到合唱所體現的藝術效果。在合唱中,無論什么情感的表演都離不開理智。一位出色的表演者能夠在潸然淚下的表演中很好地把控自己的情緒,并且能夠富有情感地完成表演,這就是合唱藝術中極為重要的一點[3]。
(四)合唱藝術離不開環境與表演
在進行合唱藝術表演之前,其環境布置是十分重要的。環境布置包括了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兩個布置內容。內部環境的影響是進行整體演唱時,音樂的全貌會對每個演唱者和觀眾產生影響,激情藝術不僅會使演唱者的演唱更富有情感,還能感染現場聽眾的情緒。但消極的內外部環境會對合唱表演產生不利影響。例如演唱者受到現場觀眾的影響過于緊張,有壓迫性的演出環境使得演唱者不能發揮出其正常的水平,進而對合唱表演產生不利影響。激情藝術的影響具有兩面性,因此,演唱者要重視情緒的控制和調動,適應現場表演的環境,配合整體完整地將樂曲表現出來,進而提高合唱的演唱水平。此外,合唱藝術的魅力在于人聲與音樂的結合,所以各種樂器之間也要相互配合,要提升音樂的層次感,同時又不能失去獨立性,以此來呈現合唱藝術的內涵與真諦[4]。
四、結語
在音樂美學視角下對合唱藝術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合唱藝術較強的客觀性和感染力,是一種富有良好美學內涵和魅力的藝術形式。合唱通過其獨特的藝術特色,在表演中不斷提升聽眾的審美能力,通過音樂來培養聽眾的藝術情操。合唱的藝術之美需要通過合唱藝術表演中的各個環節展現出來,因此,演唱者需要從歌曲的創作開始對合唱進行研究,深入體會歌曲的情感,并通過團隊之間的配合來表現出合唱的藝術美感。只有多層次多方面對合唱藝術進行分析,才能對合唱藝術深入了解,并通過表演體現出合唱的真諦。
參考文獻:
[1]張婷婷.論音樂美學視角下的合唱藝術[J].芒種,2018(1):99-100.
[2]師政.音樂美學角度下的音樂藝術形式探討[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20(3):82-83.
[3]周閔.美學視角下的音樂表演藝術解讀:評《音樂表演美學》[J].中國教育學刊,2018(9):113.
[4]白超.基于美學角度的合唱藝術研究[J].黃河之聲,2019(11):20-21.
作者單位:
衡水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