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馨慧
◆摘? 要:呼吸是聲樂發聲的基礎,也是聲樂演唱的內在動力。呼吸控制在聲樂演唱中特別重要,不正確的呼吸控制會影響歌唱的音準、音質等發聲變化,影響音樂作品的完整性。本文首先闡述了聲樂演唱中呼吸控制重要性,其次對聲樂演唱中呼吸訓練方法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為廣大的聲樂愛好者帶來理論幫助。
◆關鍵詞:聲樂演唱;呼吸;胸腹式聯合呼吸
聲樂是音樂藝術一種表現形式,它用審美角度將音樂聲音呈現在聽眾面前。隨著社會大眾對音樂欣賞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聲樂愛好者增多,越來越多人開始進行專業聲樂學習。在大部分聲樂學習者中都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不能科學的運用呼吸控制聲音,會為演唱者在以后的聲樂演唱中帶來阻礙,對于高音演唱氣息不能夠給予足夠的支持,使演唱出的聲音不夠飽滿,音色不夠通透,聲音缺乏流動性。
一、聲樂演唱中呼吸控制的重要性
一個方面,良好的呼吸控制能夠為演唱中的聲帶提供恰到好處的壓力,提升聲音的表現能力。在聲樂演唱及練習的過程中,在聲樂作品及發聲練習中會遇到不同音高、不同強弱變化、不同時值的音,演唱者如何將這些不同的聲音表現出來,運用氣息更好的穩妥處理這些,就需要呼吸的控制幫助發聲器官進行協調。
另一方面,良好的呼吸控制能夠幫助身體的發聲器官與呼吸的肌體進行協調,幫助共鳴腔體進行有效的工作。在聲樂演唱中,人的身體本身作為一種發聲樂器,需要將身體的各個器官進行協調控制,將每一部分都調動起來,幫助身體發出更好的聲音,要不斷的根據音樂作品的內容及表現內容適當的調整聲音的共鳴。在日常的練習中將胸腔、腹腔及橫膈肌肉進行協調,控制腔體中的氣息緩緩呼出,打開口腔以及咽腔,腔體內部會因為擴張而變得更加的緊張,有利于聲波產生更好的反射作用。
二、聲樂演唱中呼吸的訓練方法
聲樂演唱中,呼吸方法分為傳統呼吸方法和胸腹式聯合呼吸方法。其中,傳統呼吸方法是指胸式呼吸法和腹式呼吸法。
(一)演唱姿勢訓練
首先,全身放松,雙腳平分開或者一前一后站立,眼睛平視前方,整個身體的重心放在雙腳的腳跟或者后腳上,感覺整個身體的力量由腳傳送到腰椎。其次,雙腿腳跟離地并且腰椎上提、抬擴胸做上下有節奏的律動,注意前后兩個動作同時進行,在訓練的過程中練習兩個八拍,心里打節奏,每個八拍的前四拍除了完成雙腿的上抬及腰胸的動作之外,雙唇收攏吹氣,隨著吹氣做擴胸運動;后四拍身體慢慢放松,慢慢還原到最初動作,還原過程中慢慢吸氣。最后,練習熟悉之后,加入腹部的運動,在抬胸的過程中小腹向上收縮,緩緩的向外呼氣,熟悉之后再加呼氣的力度。在練習中找到正確姿勢腰部、腹部以及胸部的正確呼吸感覺之后,將一與二結合起來慢慢的走動練習。
(二)無聲呼吸訓練
緩吸緩呼法。按照正常的吸氣方法口、鼻打開將氣息緩緩的吸入,在吸氣的過程中,身體放松,保證氣息的平穩,呼氣時運用橫膈膜控制氣息,緩慢、均勻的將氣慢慢輸出。這種呼吸方法在實際演唱中多應用與抒情歌曲,旋律及速度沒有較大的起伏,如《鴻雁》、《梅花引》等。
急吸急呼法。瞬間打開腔體,快速深吸氣,類似與被嚇到了張嘴抽冷氣的狀態,氣息吸入之后快速的呼出,反復練習橫膈膜擴張與收縮的這種運動狀態。這種有呼吸方法在實際演唱中多應用與快節奏的花腔歌曲中,如《風雨飄搖》、《我充滿激情》等。
急吸緩呼法。瞬間打開腔體將氣息快速且深的吸入,在體內保持住,然后緩慢、均勻的將氣息呼出。吸氣時需要橫膈膜的彈性呼吸時也需要橫膈膜對氣息進行有效的控制。這種氣息多應用與長樂句以及不明顯的換氣時。
(三)有聲呼吸訓練
輕聲的呼吸訓練。在緩吸緩呼的基礎上做開口的發聲訓練,訓練時先加入簡單的母音,例如“a、u”等。以打哈欠的狀態半張嘴打開喉嚨,下巴保持放松的狀態,上顎抬起,舌尖抵住齒齦,注意力度不要太大。身體放松,氣息深入到最底部,平穩的支撐住發聲,聲音發出要輕柔,橫膈膜對于輕聲的訓練要有更好的支撐與控制,聲音感覺像一條絲線,慢慢的抽出,延綿不斷。發聲的過程中要注意不同音的音色統一,發聲支點集中。
呼喊發聲練習。將氣息平緩的吸入,迅速吐氣發聲,發“喂”的長音,感覺像是在山的這邊在喊另一邊的人一樣,聲音保持時值的同時,注意音的質量要飽滿、集中有彈性,感覺聲音集中在眉心一點向外走,同時注意頭部上方共鳴的感覺,注意橫膈膜的擴張以及腰腹部的緊張感。
頓音練習。該方法與無聲練習的急吸急呼法相似,只是在這個練習方法中需要加入聲音的練習,伴隨呼氣發出“嗨、嗨”的聲音,發聲時保持正確的呼吸狀態同時,嘴巴張開,軟腭抬起,聲音集中于眉心。練習的過程中強調氣息的彈性與爆發力,注重橫膈膜對氣息的反沖力與控制能力,注意腰腹之間的配合,在呼吸時注意聲音圓潤、飽滿有彈性。可以用《伏爾加船夫曲》進行練習。
(四)情感帶動訓練
盡情的大笑。運用大笑這種情感帶動氣息的方式進行練習,先進行大笑的練習感覺,體會腹部氣息的變化,再將音樂的旋律帶入,用氣息控制類似笑聲的呼吸,感受氣息的活躍性并且呼吸具有彈性,發出的聲音不死板,用最少的氣唱出最大的聲音,例如《瑪依拉》。
深深的嘆氣。運用嘆氣的這種情感表現練習能夠更好的體會這種類似音樂內容,對于生活的無奈以及哀怨的情緒,更好的控制氣息的同時,將音樂中的停頓及樂句處理好。例如《小白菜》。
哭腔。可以先體會哭泣時氣息的變化,小聲抽泣以及大聲哭訴氣息的支撐點以及橫膈膜的變化,找出不同,然后加入旋律進行練習,例如《黃河怨》。
三、結束語
教師以及聲樂演唱者要在學習的過程中認識到聲樂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理解發聲、呼吸以及情感融合對音樂內容表現的重要作用,并在日常的聲樂練習過程中不斷地審視自己的聲樂表演,將發聲、呼吸控制以及情感訓練結合在一起,達到歌唱的整體協調配合。
參考文獻
[1]謝華.淺談情緒在聲樂演唱中的作用[J].音樂時空,2015,(07):110.
[2]路贏.歌唱呼吸的藝術運用[J].戲劇之家,2016,(17):73.
[3]許靜哲.談如何把握聲樂演唱中的音色美[J].音樂生活,2012,(06):71-72.
[4]張寧.重新論證“腹式呼吸法”[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11,(01):58-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