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裴
◆摘? 要:課程思政是中央領導習近平提出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主張要有效發揮課堂教學功能,提倡各科課程的教學均要與思想政治教學同步開展,產生協同效應。課程思政是指以構建全程、全員、全課程育人模式,促進各科課程與思政理論同行,貫徹“立德樹人”的綜合教育理念。本文從職業院校的視角,分析了課程思政教學的困境,探討了職業院校的課程思政教育路徑。
◆關鍵詞:職業院校;課程思政;教育路徑;研究
伴隨我國職業院校的發展,職業教師對人才培養工作協同專業教學的發展路徑深入研究過程中,通過長期實踐教學了解到,為了更好地達成繼定的教學目標,一定要創新教學思想,提高課程思政與專業教學的融合度,建立專業的師資力量為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創造有利條件。
一、職業院校課程思政的教學困境
第一,缺少專業教師團隊支持。目前我國職業院校中的很多任課老師一般只具有良好的專業教學素質,缺乏思政教學技能,而且,這類老師對學校內部的教師培訓沒有表現十分積極的態度,致使課程思政背景下人才培養工作無法融入專業教學活動。第二,教學理念保守。有的職業院校老師對課程思政的核心概念不是很清晰,把教學重心放在專業課教學方面,未分析學生德育提升節點,也沒有將思政理論有機融入專業課教學,使得課程思政與專業教學未達到理想的效果。第三,德育教育與專業教學融合不夠。未根據學生學習需求與課程思政的特征,創新融合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氛圍嚴肅,學生對思政知識和專業課學習興趣下降,職業院校尚未實現立德樹人的教學宗旨。
二、職業院校課程思政教育路徑研究
(一)制定課程思政教育目標
課程思政為了達到知識教育價值引領的職能,職業院校需堅持這樣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的全面規劃設計。課程思政的實施需緊緊圍繞思政課程進行,有效利用專業課和綜合素養課,建立一套完善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對多方面的教育資源進行科學配置,開辟職業院校獨特的課程思政教學路徑。職業院校為了發揮本校的教學特色,要對課程思政的實施做出科學的總體規劃,不僅要立足長遠目標,而且要有具體的教學目標,促進課程思政健康、有序、長期進行,最大化發揮職業院校專業課教學的作用,達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才的培育目標。
(二)建立健全課程思政評價體系
課程思政的實施要求專業課的教學實現三個目標,即能力培養、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引進合理的課程評價體系,改善千課千樣的現狀。專業老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思政教學元素,在講授知識過程中進行價值觀的正確引導,在價值觀滲透中體現專業文化底蘊,把思政教育課有機融入專業課教學整個過程。堅持發展性教學原則,在課程評價中用發展的視角分析問題。在評價體系中,學生是課程評價的主體,要為學生預留自由發言的空間。在制定課程評價體系時,還要考慮促進激勵老師參與課程思政的主動性,確保課程思政作用有效發揮。課程思政評價體系一般分為課程教學、課程目標、課程老師、課程效果、課程特色等分支。不同專業課在課程思政的評價體系要有不同的側重點,專業課評價要側重于價值觀的滲透。
(三)建立高素質的課程思政教師隊伍
專業課中的思想政治元素與思政課程是具有差異的。在專業課教學中老師要實時滲透價值判斷、家國情懷和社會倫理道德,發揚民族文化的精神。在教學中,民族品牌、傳統文化、職業道德、中國制造、敬業精神以及社會熱點等,均可作為思政教學元素,根據專業課的教學要求,有機融入課程思政理論,體現專業課的價值,達到課程育人和文化育人雙重的教學目標。職業院校可展開專業課題立項、研討、培訓、交流等方式,不斷提升師資能力量,竭力培育一批育人專家。職業老師在發展中既要加強專業理論的創新和開拓,又要關注社會大事,將自身的報國志向等閃光點教遞給學生,提升課程思政實施水平。
(四)體現課堂教學的育人價值
專業課程教學中,職業院校的老師要從專業學科的角度出發,實現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教學目標。老師要具備用無聲的方式把思政元素融進專業課教學活動的素質,從而實現專業課教學向道德文化育人方向遷移。例如:在專業課講解中引入相應的科學知識、專業歷史、文化知識、重要人物等教育資源,展現專業思想和文化底蘊,引領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培養專業貢獻精神、形成民族自豪感。課堂教學中的文化滲透可創造濃厚的職業教學氛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養,形成正確的職業意識和行為。職業院校的老師要將最為“專業”的教學課堂變為最為“堅定”的德育陣營,在專業課教學全程中滲透文化育人理念。
(五)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
專業課在推動學生專業知識進步的基礎上,更要體現課程的價值引導職能。怎樣提升專業課教學的魅力已成為職業院校老師的重要研究課題。職業院校老師要擅于講述中國故事,可根據專業內容,貼近當前時事,引進真實案例,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進一步創新教學方式,引入探索性、啟發性、實踐性教學等模式,將理論重點、教學難點、社會熱點與學生學情有機結合,由淺入深對學生的“三觀”進行引導。而且,職業老師還可利用先進的“光、聲、影”教學技術,或者開展演講、辯論、情境教學的方式,將“思政理論”融進專業教學,提高專業課教學的吸引力,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功能。
三、結束語
總之,課程思政實施是一項長期性、復雜性、藝術性工程,職業院校老師要對課程思政教育引起高度重視,建立健全課程評價體系,培養專業的課程思政教師團隊,體現課堂教學的育人價值,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達成三全育人的教育宗旨。
參考文獻
[1]葛慧.課程思政下高職院校育人工作融入專業教學路徑研究[J].科技資訊, 2020, 018(009):237-238.
[2]石麗娟,徐華, 孫新宇.課程思政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職業人文素養培養路徑研究[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 2019(8):109-110.
[3]郭緋緋.基于信息技術的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路徑研究[J]. 福建茶葉, 2020,217(01):202-202.
[4]愛花付.職業院校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模式特征分析及實施路徑[J].現代教育論壇, 202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