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翠婷
◆摘? 要:小學生語言心理因素、語言天賦和人格因素是影響外語學習者學習外語重要四個方面,全面了解并充分利導,可以有效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此外,興趣也是最好的老師,沒有以興趣作為基礎,學生學習起來就會十分吃力,就像一樣車子的發動機沒了機油,他就會越用越吃力,你怎么也帶動不起來,所以,我們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一定不能離開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個主旨,這也是戰勝教學困難的制勝方法。
◆關鍵詞:中小學生,英語學習,心理因素,語言天賦,人格因素
我們從學習語言的心理因素方面對小學生的英語學習的差異進行分析,可以激發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真正有效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一、學生的心理因素
皮亞杰對兒童的語言與思維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兒童學習語言,母語或第二語言,是在心理的底層進行的;而在學習外語時,一般在入學以后,是在心理的上層進行的。而在下層,是處于兒童自己的世界,在那里兒童能夠自主地進行語言的組織,不斷地進行模仿、重復。這體現了兒童初期習得語言的自主性、欲望、游戲和幻想層,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受到社會交際的影響越來越大,使兒童心理底層的語言越來越趨向于邏輯性、客觀性,這就是現實層。作為兒童,不可能先認識字,然后學會說的,兒童是先從學會語言開始的,不斷地通過聽聞與練習,后面大概在六歲左右開始學習書面語,所以即使像“聽說法”和“視聽法”這些教學法所教給學生的句子,也無非是口頭化了的書面語,對兒童學習語言只能起到一個鞏固與強化的作用,兒童學習語言實際是早已從身邊的各種語言環境不斷積累,組織,通過現實層,漸漸形成自己的語言特點。
學習外語是在已經掌握了母語或第二語言的基礎上,再根據學習母語或第二語言的經驗所形成的“格式塔”,在開始階段還得經歷一段比較長的“嬰兒期”,有助于學習外語,從而建立好第兩個“格式塔”,雖然在通過經驗來學習的過程中會產生干擾,事物總是有它有利的一面,也有它不利的一面,如果能夠在兒童或小學生學習外語的時候提供一個好的語言環境,那么,對于孩子的學習絕對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小學生有很強的短時記憶能力,所以他們在學習外語時并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進行死記硬背,而且他們所學習的詞匯又有限,在生活中可以很快地進行應用。在這一點上的表現與成人就不一樣,他們必須要掌握足夠多的詞匯才能進行交流,而且這種交流很難達到自由交流的地步。所以,從這樣看來,造成語言的心理因素是層次問題,而不是角度問題,是質量問題,而不是數量問題。
二、學生的語言天賦
學生的智力和語言天賦是有差異的。我們說某個同學的外語口語好,的確證明他在智力水平上發展要快,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語言天賦,因為學習外語它是一種能力的表現,而是不能夠去用智力來表示的,這能夠反映出智力水平,而這種能力正是語言天賦的完美體現。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對語言的分析能力。學習外語不同于學習母語,具有不同的語言邏輯,其實學習外語也就同時在學習另一種思維邏輯,它不是我們通過簡單的模仿與機械的練習就能獲得的。而有著語言天賦的學生來說,他們有著敏銳的分析和辨別能力,能夠很好地掌握一套外語語法體系,他們也能夠對那些成千上萬的句子不斷地進行歸納、總結,以至于掌握得越來越熟練,因而也能夠由此造出許許多多的符合規則的句子。
2.對語言的中間結構能力。凡學過外語的人都知道,外語無論在語音、詞匯還是語法上都找不出與母語一一對應的例子。盡管它在這些方面有這么多的不同,但它們有著同樣的思維,不同的是使用方式,用不同的語言材料來建立一套語言體系,而這個語言體系的是否完善就在于能否去除母語這個中介為標志的。
3.交際能力。一談到交際能力,我們就能夠聯想到生活中的兩種人,一種是和他交流起來總是滔滔不絕,總是有說不完的話,我們也比較愿意和他交流;而另一種人和他交流起來總感覺沒話可說,給人的感覺是很木訥。對后者而言通過語言的方式來表達出他們的想法、情感,似乎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通過這兩者的比較,前者是具有很強的交際能力的,因此得知:具有較強的交際能力的人對語言的使用更扎實與靈活。交際能力是個體對語言材料運用的動力系統,交際能力強的人,總能自己創造出一個語言心理環境,能在這個環境中提取腦海中的語言材料并進行運用,造出優美、生動有趣的句子,有時還能說出從沒有教過的句子。
三、學生的人格因素
在外語的領域進行人格因素的研究,是要弄清楚人格因素到底是怎樣影響外語學習的,也可以說到底是什么樣的人更適合外語學習。心理學家和語言學家都認為,影響外語學習較大的人格因素有如下幾種。
1.自信、情緒穩定、敢于嘗試和有責任心的性格的學生,他們的外語成績要好一些。
2.喜歡社交,感情豐富的學生他們在閱讀理解測試中得分很高。
3.有條理,有自尊心的學生似乎更加適合學習外語。
4.能夠容忍歧義的學生,在聽力測驗時的成績較好。
5.性格靦腆而有責任心的學生,他們在閱讀理解時的成績不太好。
6.深思熟慮性格的學生不太適合外語學習,這些學生要比那些當機立斷性格的學生更容易出錯。
據此,我們不難看出:首先、人格因素對外語學習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但是還沒有找出根本不能夠學習外語的人格因素。其次、有某些性格優勢的學生,他們在學習外語時在某些項目上更加容易,也就是說某一個傾向性較強的人格因素,會影響外語學習中某個特定的學習任務,而不是全部。再次、每一個人的人格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它既有對學習外語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因素,我們應該認清楚影響學習者最大的幾種人格因素,因此采取相應的教學方式和手段來輔助學生學習。最后、優秀的外語學習者大多是只能在某一方面表現突出,而只有少數的能夠在聽、說、讀、寫、譯各方面都表現突出。
現在由于外語教材內容枯燥、煩瑣,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很吃力,導致學習效果不佳,為了改變小學生這種在學習外語上的煩惱,努力激發出他們對學習外語的興趣,也是我們提高小學英語學習效率的前提和保證。
參考文獻
[1]朱永生.搭配的語義基礎和搭配研究的實際意義[J].外國語,1996(1):14-18.
[2]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1995:55-60.
[3]沈家煊.認知語法的概括性[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20(1):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