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高校心理危機事件屢見不鮮,當事學生如果沒有接受及時的危機干預,可能會在心理上留下創傷,甚至會影響到今后的發展,作為高校中與學生接觸最為緊密的輔導員,在心理危機干預工作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關鍵詞:輔導員;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
一、大學生心理危機的危害和危機干預的重要性
近年來高校心理危機事件屢見不鮮,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這種現象的發生相當程度上反映了當代學生越發復雜的心理狀況。
當事情發生后,處于潛在危機狀況的學生,在沒有得到心理危機干預時,憑借自我調節能力的強弱,可能會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堅韌的心理素質度過危機,或許還可以從本次危機事件中被動地學到處理危機的好方法,心理承受力也得到了磨練和提升,身體和心理狀況逐漸恢復到危機事件之前的水平;而更多的情況是陷入焦慮和崩潰的狀態,出現負面情緒甚至身體狀況,難以通過自身調節度過危機,這部分同學如果沒有接受到專業和及時的危機干預和幫助,都會不幸的在心理上留下創傷,學習、生活、社交能力下降,甚至會影響到今后一生的發展和成長。
因此,心理危機干預的重要性非同小可,而作為高校中與學生接觸最為緊密的輔導員,在心理危機干預工作中更是應該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這就要求輔導員在心理危機干預工作中應該堅持預防和預警為主的原則、堅持生命第一的原則、堅持保密與信息公開相結合的原則、堅持事后繼續監護的原則,輔助校方建立好心理危機干預系統,為學生的心理、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二、案例概述和分析
本人所帶年級中同學小a家庭情況比較特殊,父母早年離異,與母親生活,和父親感情很好,家庭經濟條件一般,之前學習成績一直很穩定,學習態度良好,積極準備教資、英語等級考試,課堂反饋優秀,與寢室同學相處和睦。但天有不測風云,小a父親年初因意外患病,雖無生命危險,但整個人狀態影響很大,這讓小a備受打擊,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因高昂醫療費雪上加霜,一層陰影一直籠罩在這個不幸的家庭上空,小a與母親之間的隔閡矛盾也越來越多,疫情返校后在學習生活上均有異常表現,上課遲到時有發生,做實驗心不在焉,最嚴重的是與寢室室友小b之間因瑣事多次發生爭吵,最后雙方在一次言語不和中最終發生了肢體沖突還報了警,事情由學校鬧到了派出所。這一系列事情得發生與之前那個樂觀向上的小a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整個人也變得郁郁寡歡。
得知情況后,本人多次與小a、小b以及其寢室同學、同班同學、學生干部以及任課老師側面了解實際情況,與其母親電話溝通以及與其本人的談話中掌握了小a的基本情況。初步判斷,小a先遭受了家庭沖突危機而后引起了個人的心理危機。原生家庭的情況本身就比較特殊,小a與父親的感情很好,給她帶來了很多慰藉,雖然父母不在一起生活,家庭不算完整,但父母的愛讓他對生活充滿信心,對未來充滿期待,也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家庭經濟因素給她帶來的自卑感,但隨著父親不幸的患上疾病一切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父親情況的每況愈下,母親壓力的加劇,家庭經濟花費的陡然激增,讓之前的美好如泡沫一般一戳就破,母親因不懂得教育,前期并沒有安慰開導小a,而是一味的通過不當方式溝通、甚至指責來舒緩自己內心的壓力,殊不知,家庭沖突的危機對于小a無疑等同于雪上加霜,而這個影響一直帶到了學校。
危機是危險和機遇的結合,雖有危險但是渡過之后便是機遇,面對小a這種情況,及時、有效、正確的心理干預會起到妙手回春、懸崖勒馬的作用。在此次事件中通過聊天和共情傾聽與小a已經建立了信任關系,接下來就是要穩定住小a的情緒,詢問她的感受,了解后要讓她轉變認知,讓她認識到目前的做法是消極的無用的,不會解決問題。下面就是要使危機外化,弄清楚具體狀況,聚焦在某一個鏡頭,不斷澄清、逐漸清晰化,搞清楚和母親的矛盾能給自己帶來什么、和室友的口角甚至肢體沖突又意味著什么。接下來就是激活資源環節,幫助小a回憶這段時間以來與母親以及室友和睦相互的時刻,那個時候的交流方式、互動方法和態度是怎樣的,并從中得到啟發。關鍵一步就是危機轉化的步驟,將憤怒指責、無助無力、悲傷向希望、渴望、需要、興趣逐步轉化,這一步驟的實施需要成熟的時機以及恰當的方式,成功與否直接決定危機干預的效果。下面就要開展鼓勵行動,要讓小a認識到目前的危機情況是暫時的,這種情況的原因拋開客觀因素,主要是因為存在錯誤的解決問題策略,要和小a探究過去的做法和解決方法,澄清目標并提出可變通的應對方式。最后引導小a學會尋求支持,讓其擁有幫助來源和傾訴對象,自己的母親、學院領導、輔導員老師、任課老師、班委、室友同學都是可靠的傾訴對象和尋求幫助的來源。通過這一系列的心理危機干預策略和方法,小a已與小b順利和解,自身的情況已逐漸恢復正常,父親的病情也逐漸穩定,積極活潑向上的她正在重新回到老師同學和她的家人身邊。
三、總結
如何正確應對高校心理危機事件,準確篩查問題學生,及時進行心理危機干預是所有高校輔導員值得思考的問題。校園心理危機干預是輔導員工作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工作環節,是一項難度較大且至關重要的工作,它不僅關系到學生身心發展,還關系著學校的可持續性發展。因此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應在工作中精準預判、及時干預,將損失降到最低,為學生保駕護航,為學校減少隱患。
參考文獻
[1]倪娜,陳姍姍,付小衛.高校輔導員處置心理危機事件能力提升的路徑[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6,8(02):75-78.
[2]吳遠征.大數據視角下高校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構建[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8(23):178-180.
作者簡介
劉翀(1990.03-)男,山東威海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