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疫情為高中教學帶來了諸多挑戰,教育界也應勢開展了線上教學的模式,但還存在著線上教育管理機制不健全、線上教育硬件設施建設落后、線上教學資源有限、部分教師學生不適應等問題,需要進一步轉變理念、重塑體系、培養能力、強化保障,為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統籌和諧發展的教育模式做好準備工作,為高中教學模式的改革奠定基礎。
◆關鍵詞:疫情;教學;線上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有的教學模式。疫情期間,學校都采取了線上教學的模式,持續推進在線網絡教學,保障了教學的連續性。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形勢下,我們進入了后疫情時代。如何推進線上線下教學深度融合,適應教學變革,保障教育質量和效果,是擺在我們面前需要研究的課題。
一、疫情期間線上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線上教育管理機制不健全
此次新冠疫情來勢洶洶,教育界的反應也略“滯后”,沒有制定出一系列具體的流程和規范標準,缺乏一整套的行之有效的線上教學課程體系,線上教學管理機制不健全,對教師的工作質量和數量沒有科學合理的指標,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難以量化掌握,不利于疫情結束后線上教學的后續發展。
(二)線上教育硬件設施建設滯后
目前高中的線上教育主要是依托QQ、微信、騰訊課堂等平臺開展。學生人數眾多、上課時間固定且集中,有時會出現服務器不穩定、黑屏等情況的發生。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要以此次疫情為契機,變革理念、乘勢而上,由教育部門牽頭統籌,搭建一個相對獨立的、針對學生的線上學習教育平臺并進行維護,確保平臺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三)線上教學資源有限
線上教育除了教師講課,也應盡可能的通過播放視頻、開展研討等多種方式豐富教學課堂形式。但目前可以使用的教學資源比較有限,由教師自行制作的話費時費力,但又沒有很多質量高的資源可以參考。線上考試題庫也比較少,考試題目陳舊、數量少、難以監控,考試需要教師臨時搭建題庫。
(四)部分教師、學生難以適應
部分年紀較大的教師還不能夠掌握線上教學的技能,不會使用線上教學平臺,不懂到哪里尋找教學資源或將自己的積累轉為線上教學資源。部分家庭貧困的學生沒有手機、電腦等開展線上學習所必要的工具,或者沒有網絡信號,無法開展現象教學。
二、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高中教育模式發展的意見與建議
(一)轉變理念:線上教育“常態化”
本次新冠疫情很突然的出現在教育當中,推進了高中教學與互聯網的快速融合。這次是新冠疫情,下次肯定還會有其他的因素作為新的“因素”介入到教育當中。我們必須要轉變理念,不僅僅把線上教育作為應急的備選項,而是要作為一種“新常態”,在日常中做好準備。要從教育理念上明確線上教育的重要性,肯定發展高中線上教育的必要性,摒棄線上教育是傳統線下教育的補充和備選的想法,通過互聯網思維重塑教育理念,從頂層設計上確認線上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最終形成高中在線教育與線下教育協調發展的“高中教育+互聯網”格局。
(二)重塑體系:明確線上教育標準
此次疫情影響下線上教育的蓬勃發展是突然爆發的,高中教育方式從線下為主轉為線上與線下相結合,但高中線上教育的質量標準、技術標準、行業標準等都沒有建立起來,從制度頂層設計的層面制定線上教育的規范與標準迫在眉睫。要在國家層面制定線上教育相關的行政法規、規章及其他相關政策,形成法律體系與標準體系,包括教學、科技、人才、保障等方方面面;在學校層面形成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制度體系;在教師、學生層面,形成職業道德要求和行為準則。
(三)培養能力:線上教育落實落地
從此次疫情期間高中線上教學的實踐看,線上教育軟硬件設施落后、師生信息不對稱等一些因素影響了線上教育的效果,對學生的心理狀態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我們還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線上教育的健康發展不能僅依靠科學技術,還要將重心放到“人”身上。線上教育體系下的高中教師,應當滿足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所需要的專業化能力與素質;學校應當在教師的選任條件、培養方式、約束與激勵等方面與“高中教育+互聯網”模式相適應;學生也要更適應整體學習系統,學會在學校、在網絡、在家庭的學習方式。
(四)強化保障:軟硬件條件支撐
疫情期間,隨著“停課不停學”措施的實施,線上教學的軟硬件有了一定的進展。但整體上,高中教學資源的共享機制不健全,不同的學校難以線上“互通有無”,教育資源較為分散,硬件平臺也不甚穩定。在疫情常態化的形勢下,要以云計算、大數據為支撐,開發能夠共享大量免費高中教育資源的平臺,共享課程內容、傳播技術,充分整合科技、財政等各方面的資源,優化高中線上教學的技術和模式,完善升級核心技術資源,形成集群效應,切實解決高中線上教學資源不足的問題。教育作為公共物品,需要從政府、國家的層面,不斷整合高中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系統,盡快實現軟件資源與硬件資源、資源憑條與管理服務平臺的銜接,打造國家數字高等教育資源公共服務生態。
此外,國家、政府和社會還要繼續推進脫貧攻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解決貧困學生家中沒有手機、電腦等線上教學所必要的硬件設施的問題。
高中線上教學不僅僅是應對疫情的短期行為,更是未來高中教育的發展方向。要通過不斷的探索實踐,積累經驗教訓,為將來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統籌和諧發展的教育模式做好準備工作,為高中教學模式的改革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烏爾里希·貝克.何博文譯.風險社會[M].上海:譯林出版社,2004.
[2]金民卿.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的建構邏輯和實踐展開[J].湖北社會科學,2020(1).
[3]劉永林.后疫情時代高等在線教育治理:實踐邏輯與政策應對[J].2021(3).
作者簡介
梁曉燕(1981—),女,山東萊州人,現任山東省萊州市第十三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