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堂
◆摘? 要:中國素稱“禮儀之邦”,歷來有重視道德教育的傳統。隨著新課程改革標準的不斷施行,要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就需要同時重視德育和智育,在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進程中,心智也隨之穩步成長。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之間是互為輔助的關系,兩者不可割裂開來獨自存在。本文將淺談高中班級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將如何進行有效整合。
◆關鍵詞:高中班級;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整合
一、引言
學校應切實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內容看作是德育工作目標和內容合理的擴展和延伸,使德育工作在關注社會對個人的政治、思想、行為規范等的要求的同時,更加重視學生的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心理需求。高中階段是學生在十二年的學習生涯中最重要的三年,學校在安排班主任管理工作方面會加大建設力度,以便更好地輔助學生各學科日常教學工作。
二、高中班級管理中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進行整合的重要意義
一是高中生的學習情況與個人心理健康有著緊密聯系。高中生普遍學習任務繁重,要進行頻繁的各種大小考試,心理壓力較大,身心情緒容易受外界環境影響,長時間處于高度緊繃的精神狀態,對學生的學習、生活都會產生消極影響。比如有些學生每天都在非常用功的學習,但其實什么內容也沒記住;有些學生在做題中經常出現常識性錯誤,心理狀態不穩定;有些學生不與同學、教師交流,造成社交行為障礙;有些學生甚至出現厭學心理,對有關學校的一切都感到厭煩,從心理上抵觸身邊的人和物等情況。這些常見的高中生心理健康問題,都在提醒班主任和家長,不僅要重視學生在每個階段的學習成績變化,也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不要讓學生的心理問題影響其正常的學習節奏。
二是能夠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高中生經常會聽到的一句話是:你在學校最重要的事情是學習,除了學習什么都不用操心。其實聽到這句話的學生沒有幾個是真的很喜歡聽到這句話,學生會覺得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中個人的感受尚未受到關注,成績只是體現在考卷上的分數,難道就是證明個人是否努力的唯一標準嗎?學生會出現自我懷疑的情況,心理敏感的學生會否定自我,逐漸活成他人期望的樣子,而不是自己內心深處最希望選擇成為的模樣,不能做到知行合一。該教育理念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化訴求,會讓學生產生個人價值的實現是依附于成績的感覺,但在學生的成長進程中,最重要的事情是發展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才是立足于社會生存的基本要義。現代教育理念強調將德育教學有效融入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是非常好的一次教學管理模式轉變,有助于班主任從維護班級穩定秩序的角度出發,將學生的綜合表現情況納為開展班級管理的重要步驟,真正做到深入學生群體,凝聚班級的團結力量。
三、高中班級管理中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進行整合的有效策略
一是增強班主任與學生的粘性。高中生處于青春期叛逆階段,班主任越管,學生就會越不服管教,甚者出現激烈反抗的行為。班主任與學生之間最好的關系是亦師亦友,學生不會覺得跟班主任之間太有距離感,也是良好教學成果的一種呈現形式。例如班主任在每個學期正式開課前,開展一場“班級管理獻策”座談會,以聊天的形式與學生展開交流,詢問學生的合理化訴求,希望班主任在平時的管理行為中落實到位什么內容,并說出提出要求的原因。班級管理的對象是學生,先摸清班級學生的想法,再融入管理措施的具體動作設計中,體現人文情懷的管理,在制定班級規章制度、組織班級各項活動時能夠鼓勵更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其中,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風建設,建立優秀示范班集體,形成和諧友好地班級氛圍,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會逐漸放松心情,敢于打開心扉與同學、長輩積極交流,尋求幫助,解決自身存在的各種問題也會變得更加順暢。德育教育的最佳教學成果實現,要引導學生從思想層面開始重視,將德育中包含的對人的行為準則、道德意識規范等內容視為考量自身參與學習和生活的尺度,班主任通過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用于班級管理,要能夠在實踐中見證學生的人文修養得到提升,在態度、行為方面都產生好的改變,把培養學生成長為一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青少年作為終身奮斗的教學目標。
二是班主任要建立學員學情檔案記錄表,做到精細的針對化管理教學。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情況因人而異,具有主觀能動性特點,班主任也無法預估班級里每位學生的情緒變化,要依據現實條件而判定。班主任要多觀察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態,積極與家長展開有效溝通,了解家長眼中的學生的信息情況,將從多方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合分析,制定針對不同性格群體的具體管理措施,對特殊情況的學生要做到信息保密,私下多接觸。接下來班主任組織學生參加一場校外志愿者援助項目實踐活動,通過學生的具體行為表現開展特色化管理教學,針對德行表現方面有問題的學生,班主任要先重視指正學生的錯誤,鍛煉學生樹立正確的做事態度,再來尋找學生出現問題的心理成因,這其中會包括原生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各方面的情況,這就是做針對性管理教學的優勢,在分析某一學生的具體情況時,能夠提前有所了解,有助于推進管理問題解決進度,提高高中班主任管理水平。
四、總結
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基礎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要同步推進,這是落實班級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更是衡量班級管理成效的重要指標。班主任必須統籌安排、步步推進,才能達到預估的管理成效,推動各學科教學工作的穩步進行。
參考文獻
[1]李琳.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學生德育素質[J].知識文庫,2020(15):167+169.
[2]徐創瑜.高中班級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整合策略[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0(03):127-128.
[3]王紅琳,周東旭,王建東.高校立德樹人的理論探索與實踐創新[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