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春
◆摘? 要:由于信息時代的發展與進步,所以對于信息人才也產生了越來越多的需求,同時也對于信息技術人才的要求質量越來越高,所以教師應當著重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意識。初中教育階段是學生學習初中信息技術最好的時機,教師要結合學生喜聞樂見的微課形式來為學生開展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本文將探討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以及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微課;初中;信息技術
一、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
微課也是得利于信息時代進步發展的教學產物,其教學特點是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通過視頻,形象地學習到較為抽象的理論知識,以此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幫助學生高效掌握學習知識。而教師將微課有效地應用到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課堂當中,能夠幫助學生充分地激發對于初中信息技術自主探索的欲望,也讓學生通過微課學習來感受到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的獨特趣味,讓學生打心底愛上初中信息技術課堂,降低學生對于初中信息技術自主學習的抗拒心理,以此促使學生能夠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學習當中能夠事半功倍的掌握信息技術知識,為學生以后成為符合社會標準的新型信息技術人才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的具體策略
1.在課堂開始之前運用微課
文化課程的學習環節分為四大學習環節,分別是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堂結尾以及課后復習。信息技術的學習也是如此,但是根據教學發現,大多數學生在學習初中信息技術時,重視課堂學習以及課后復習,但是對于課前預習則顯示的并不是那么的重視,這就為學生在課堂上高效的吸收初中信息技術知識產生了阻力,所以教師應當在課堂開始之前合理的運用微課來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1]例如:在學習“硬件系統維護”這一節課教學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互聯網資源為學生設計有效的教學資源,并且通過視頻剪輯手段為學生精心設計微課。在課堂開始之前合理的運用微課,大多數學生在課堂開始之前無所事事,在信息技術課堂當中,利用電腦來玩一些小游戲,缺乏預習目標,但是教師在運用微課促進學生自主預習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被充分的調動,并且通過微課學習大致的了解將要所學的知識,這就幫助學生降低了在課堂上的學習難度,以此促進學生高效掌握信息技術知識。
2.利用微課來為學生開展信息技術翻轉課堂
在傳統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當中,教師為學生開展課堂教學時,總是采用灌輸式教育為學生講解初中信息技術知識,但是學生的學習思維較為活躍,所以在課堂上并不能夠集中自身的注意力,所以教學效果下降。而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微課來為學生開展信息技術翻轉課堂,尊重學生學習主體意識,并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增強對于初中信息技術知識自主探究的意識。[2]例如:在學習“硬件的驅動”這一節課教學內容的時候,教師在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設計有效微課教學資源之后,就可以課堂上觀察學生的學習情緒,如果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來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自主觀看微課,而教師則主要在微課視頻播放的過程當中,選擇合適的時機暫停教學資源,仔細地為學生講解知識。以此來幫助學生能夠增強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學習的有效性,并且為學生自主學習創立良好動機。
3.運用微課來給學生布置信息技術課后任務
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后任務布置是一直教學的重難點,因為根據教師發現,教師在為學生布置了信息技術課后任務之后,學生并沒有去自主完成或者缺乏自主完成的意識,。所以,教師應當運用微課來給學生布置信息技術課后任務,讓學生通過課后學習,能夠鞏固在課堂上所掌握的信息技術知識理論基礎,并且有效拓展自身的信息技術視野,從而促進學生信息技術學習思維的完善。[3]例如:在學習“軟件的安裝與卸載”這一節課教學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為學生精心設計微課資源,并且加入一些有關于電腦深度清理的知識,以此融合成有效的微課教學資源。設計完畢之后,教師就可以上傳到班級的群文件當中,并且告知學生完成信息技術課后任務方式是通過觀看視頻來完成,并且在視頻當中擁有一些幫助大家深度清理電腦垃圾的內容,以此來讓學生對于課后任務的完成感興趣。于是在本節課學習之后,很多學生都自主完成了課后任務,這就鞏固了學生的知識記憶,并且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來驗證了所學的信息技術知識,增強了課后任務完成的有效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當中,應當合理地運用微課來為學生開展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以此降低學生對于信息技術學習的抗拒心理,增強學生自主動手探究的意識,并且養成在日常生活當中自主學習信息技術的良好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霍躍.“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小學電教,2021(04).
[2]漆會秀.淺談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合理應用[J].學周刊,2021(13).
[3]劉小剛,楊金霞.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