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曉靜 高鵬濤
社會情感學習SEL課程,是洛陽市瀍河回族區東新安街小學在“生長教育”辦學理念引領下開發的校本特色課程。課程著眼于促進學生社會情感能力發展,培養學生正確的自我認識與自我管理能力、良好的人際適應能力、集體意識及集體適應能力,解決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從而全面發展。
課程背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為了回應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我們在教育上就要辦“更好的教育”,落實“立德樹人”。這需要學校教育更加關注學生的人格品質和情感質量的培養,促進學生積極、健康、全面發展。
但現實情況是,人們重教學、輕育人,用過度的熱情去關心、追求人的智慧中的認知層面的知識,卻對學生社會情感的缺失不夠重視。教育的實施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系統知識,獲得人生發展的力量,同時也要使學生形成對自我的合理評判以及與人和諧相處的社會性能力,獲得社會的良知和人生發展的方向。
課程理念。社會情感學習(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簡稱SEL)是基于兒童的發展需要,為兒童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建立社會關系、履行社會義務、完成社會工作而進行的情感領域的學習活動,其主要內容指向從事這些活動所必備的情感行為和情感技能。兒童社會情感學習內容包括讓學生學會認識并控制自己的情緒,建立并維持良好的積極的人際關系,形成良好的情感和道德品質,有效面對成長過程中的挑戰,獲得身心的全面協調發展。
學校開設社會情感學習SEL校本課程,旨在改善師生關系、同伴關系,使學生學會并掌握社會情感技能,培養有知識、有責任心且樂于助人的學生,讓他們擁有維持良好人際關系的能力,為學生的學業成功、健康發展打好基礎。
課程實施。學校從2017年開始引進教育團隊,對教師進行專業培訓,在學校4個年級每周開設社會情感課程;2019年在全校開設社會情感學習課,開發社會情感學習校本教材,進行社會情感學習教育實踐。2020年9月,學校圍繞此課程開展的河南省十三五規劃課題“小學兒童社會情感學習SEL的實踐研究”順利結題并獲優秀等次。
提升教師的社會情感能力是推進學校社會情感學習項目的首要工作,我們將社會情感能力培訓作為教師專業培訓的必修內容,將教師社會情感能力的評價作為教師評價的內容,調動教師參與社會情感教學的積極性。學校在“生長教育”辦學理念引領下,開發出了“獨立課程”“全學科滲透課程”“主題活動”三大課程。2019年,學校對試行教材進行修訂、完善,編纂了《社會情感學習SEL》教材,包含“寫給同學們的話”“寫給老師們的話”“前言”“目錄”“準備單元”“創建班級管理”“自我情緒調節”“溝通技能”“相互尊重”“建立合作”“錯誤及如何改正”“后記”等內容。
學校為家校合作創設平臺,定期開展家長社會情感技能培訓,讓家長了解社會情感學習對孩子的重要意義,提升家長的社會情感教育能力;讓孩子感受歸屬感、價值感,教孩子學會管理情緒,培養孩子積極主動的交往態度。學校在微信公眾平臺開辟“東新之聲”家校育人有聲欄目,及時向家長宣傳介紹學校工作,讓家長第一時間了解教育動態和孩子表現,高質量地參與子女的教育,共同發力促進學生社會情感能力的提升。
社會情感學習SEL課程的開設,在校內外形成了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的人際關系與積極氛圍,學生社會情感能力得到提升,為他們更好地迎接未來挑戰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