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紅
【摘要】以“簡為道,學為本,得為上”為宗旨的“三為”課堂模式,注重課堂的生動性和高效率,在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尤其是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關鍵詞】“三為”課堂模式;詩意;高效
以“簡為道,學為本,得為上”為宗旨的“三為”課堂模式,緊扣“課前暖課”“目標呈現(xiàn)”“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檢測反饋”五個版塊展開教學,“三為”課堂模式為語文課的詩意和高效探索出了一條新路。
一、課前暖課引導學生激情投入
在學生學習新課之前,用優(yōu)美而精辟的內容暖課,這是激發(fā)學生投入課堂學習的契機。比如,一位老師上《孤獨之旅》時,課前老師用帶有磁性的聲音講述了他人生道路上的一次孤獨,老師講得聲情并茂,學生聽得聚精會神,連當時聽課的老師都被吸引了。
二、目標呈現(xiàn)為學生的課堂學習指明了方向
如教學《繁星》一課,教師制訂了以下學習目標:閱讀課文,記住本課生字新詞,概括文章內容,說出作者三次看繁星的不同心情;重點學習背誦第三段,學習作者把寫景色和寫感受相結合的方法;培養(yǎng)欣賞大自然的高尚情操。以上三條,從認識、技能、情感等方面為課堂教學指明了方向,師生以此展開教學活動,必然事半功倍,得心應手。
三、自主學習為學生提供了釋放個性、思維馳騁的空間和平臺
“三為”課堂重視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在教學《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時,教師設計了自主學習提綱:初讀課文,找出對方的錯誤觀點,并說說作者是怎樣引出這一觀點的;作者為什么認為它是錯誤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什么?學生結合提綱自主閱讀時,可以有的放矢地進行閱讀理解。
四、合作探究使學生在思維的碰撞中迸發(fā)出智慧火花
語文課堂上師生間、生生間經常會對同一問題的看法發(fā)出不同的“聲音”,這恰恰表明學生間存在認識的差異、思維的差異。比如,教學《窗》時,學生對小說中的對比手法能不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發(fā)生了意見分歧。教師趁勢將持不同看法的學生分成甲、乙兩方,讓他們展開辯論,要求雙方通過充足而有力的理由去駁倒對方。
五、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的熱鬧
合作學習不完全等同于小組討論學習,探究學習更不是不著邊際的求新求怪。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應該是有利于自主學習,有利于提高閱讀鑒賞、語言表達的能力水平,有利于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有利于深度理解文本,有利于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六、檢測反饋讓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活學活用
課堂檢測是高效課堂的直觀體現(xiàn)。教師要在課堂上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檢測時間,并及時反饋達標訓練情況,掌握學情,有效地減輕學生的課外負擔。
總之,“三為”課堂教學模式真正讓語文課堂充滿激情,既有詩意,又兼高效,從而怒放出語文鮮活的生命!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初中語文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3]高錦恒《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研究 ?作文成功之路》.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