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蓮
摘? ? 要:蓬萊產區是我國優質葡萄產地,也是我國葡萄酒最佳生產地區之一。隨著經濟迅速發展,人民消費水平提高,生活水平顯著好轉,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葡萄逐漸成為夏日消暑必備,葡萄酒也慢慢走進千家萬戶。以蓬萊產區葡萄栽培為研究方向,分析其生產現狀,力圖為日后發展提供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蓬萊產區;葡萄栽培;現狀;發展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09-0113-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F326.1;S663.1? ? ? ?文獻標志碼: A
1? ?葡萄栽培歷史
我國具有豐富的葡萄種質資源,有著十分悠久的種植歷史。葡萄種植歷史最早可追溯到6 000多年前,《詩經》中有葡萄栽培的相關記載,《史記》中則詳細記載了葡萄栽培及葡萄釀酒的工藝生產狀況。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國內市場對葡萄酒的需求越來越大,國產葡萄酒產量迅速增加,我國葡萄與葡萄酒產量也逐漸在世界市場中占據較大份額。據統計,2018年我國葡萄栽培面積產量位居世界第二,占世界總面積的12%,葡萄酒消費量居全球第五。
2? ?蓬萊產區葡萄栽培生產現狀
2.1? ?氣候條件
產區氣候條件是決定葡萄果實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蓬萊市位于山東半島北部海岸,受渤海、黃海影響,夏無酷熱,冬無嚴寒,是典型的暖溫帶季風性大陸氣候。太陽輻射是大氣和土壤熱量的來源,紫外輻射對葡萄品質和香氣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溫度對葡萄栽培有重要意義,是促進葡萄營養、生殖發育以及品質形成的基礎。葡萄是長日照作物,蓬萊產區日照充足、熱量豐富、氣溫變化平緩,十分有利于葡萄糖分的積累和品質的保障。蓬萊產區雨量適中,產區降水量自9月上旬開始下降,葡萄轉色成熟期正好避開了降水高峰。這些氣候條件都有利于葡萄高品質的形成。
2.2? ?土壤條件
蓬萊屬于山東丘陵的一部分,走勢南高北低。南部地形多為丘陵、山地;中部以丘陵為主,土層薄、土質松、透氣性好,富含豐富礦物質;北部沿海一帶地勢較為平坦,土壤多為沙壤土和丘陵礫石壤土,排水效果好、通透性強、無返鹽現象。這些都為葡萄的栽培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
2.3? ?區位條件
蓬萊位于北緯37°附近,山東半島北部,屬內海海岸,是行業公認的世界七大葡萄海岸和中國優質釀酒葡萄產地之一。在葡萄生長的季節,溫和的海風、和煦的陽光,賦予了海岸葡萄特有的品質。尤其是蓬萊地勢南高北低,在葡萄成熟的關鍵季節,南部群山可將大部分水汽阻擋,形成適應葡萄生長的小氣候。此外,蓬萊地處環渤海經濟圈中心地帶,海陸交通便捷,經濟發達,與國內其他產區相比,更加接近消費市場,區位優勢明顯。發達的海上交通和完善的海關商檢機構為進出口產品貿易提供了便利條件,極大節省了貨運成本。
2.4? ?政策條件
政策支持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產業的發展經營。蓬萊當地政府十分重視葡萄產業發展,在區域規劃中明確表示要扶持葡萄產業發展,積極制定葡萄栽培地方標準,倡導標準化葡萄種植,大力提倡企業配套建設原料基地,在葡萄栽培、加工、葡萄酒產銷等方面都給予了大力支持。如劃定葡萄種植紅線以保證葡萄種植用地;學習先進管理模式、引進機械化設備以提升葡萄栽培品質;減免稅收、提供農業補貼以扶持產業發展,通過合理布局確保葡萄產業優質發展。聯合中小企業建立品牌聯盟,注冊“蓬萊葡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保護了蓬萊葡萄地域產品權益。出臺政策性文件,鼓勵企業開發具有蓬萊產區特色的葡萄栽培品種,提升產品品質[1]。
3? ?蓬萊產區葡萄栽培發展研究
3.1? ?存在問題
蓬萊作為我國葡萄主要產區,葡萄栽培面積占全國葡萄總面積的比重較大,但在優良葡萄品系選擇、葡萄栽培合理規劃等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制約了葡萄產業的發展壯大。主要問題有以下4類。
3.1.1? ?標準化問題
蓬萊產區葡萄栽培的標準化程度低,是制約蓬萊產區葡萄品質提升的根本原因之一。蓬萊產區的大企業雖有各自的葡萄栽培基地,但并不能滿足全部消費需求,仍然會采用收購地方農戶種植葡萄的方式來滿足需求。種植農戶以家庭為單位開展勞作,規模小且整體分散,栽培的品種多而雜。由于缺乏集中性、規范化、標準化組織管理,導致收購的葡萄品質參差不齊,小生產和大市場形成矛盾,加之存在追求經濟效益而不注重品質的情況,無疑會影響葡萄整體的栽培質量。
3.1.2? ?成本問題
蓬萊產區人均土地面積少,而葡萄栽培的生產成本相對較高。葡萄栽培技術和機械化水平低,導致加大了勞動資源投入。技能型人才培養投入不足,導致專業人才缺失。葡萄栽培的勞動力成本高,多地采摘時節的勞動力成本在150元/d以上仍存在招不到人的情況,嚴重影響葡萄的生產效益。為此,提高葡萄栽培的專業化機械水平,研制適合本土葡萄栽培的配套設備,減少人力資本投入,降低生產成本迫在眉睫[2]。此外,葡萄成熟在夏季,必然會遭遇集中的強降水天氣,一定程度上導致葡萄的真菌病害,而冬季遇極端天氣還需要埋土防寒,這些都在無形中增加了葡萄栽培的成本。
3.1.3? ?人才問題
蓬萊產區的葡萄栽培從業人員中,技術型人才偏少。蓬萊葡萄雖在外名聲遠揚,但作為縣級市資源有限,工作條件相對艱苦,薪資待遇相對較低,難以留住一流的技術人才。從業工作人員文化水平均不高,一線員工雖有多年實地栽培經驗,但多數年齡偏大,受教育程度不高,對于新技術、知識的理解和吸收慢,甚至存在思維固化不愿改變的情況。這不但影響著葡萄栽培的生產率,也制約著葡萄種植基地的標準化管理,給機械化栽培、規模化管理帶來很大難度,根本上不利于葡萄品質的提升。
3.1.4? ?品牌問題
葡萄栽培產業利潤較高,行業增長潛力大,引得大量資本投入,加劇市場競爭。蓬萊產區作為國內葡萄栽培發展較早的產區,雖有著張裕、長城、王朝等一些有知名度的品牌,但近年來涌現的諸多品牌勢頭強勁,都試圖在葡萄鮮食、釀酒等方面分一杯羹,致使競爭加劇進入白熱化狀態。憑借著強大的經濟實力和成熟的外包團隊市場運作手段,樓蘭、西域等品牌出現,導致蓬萊地區葡萄品牌影響力開始下降。
3.2? ?對策
3.2.1? ?規模化發展
全力推進葡萄標準化種植,創建葡萄栽培示范區,讓散戶集中學習,提高葡萄栽培品質;以優化企業資本結構和技術結構為核心,調整葡萄產業結構,引進知名企業,發揮規模化帶動效應。加大企業和市場監管,補足葡萄栽培和在市場流通中的漏洞;充分調查了解,掌握市場行情,建立完善的市場運營機制,提高競爭力。
3.2.2? ?建設人才團隊
蓬萊當地政府可以加大培育力度,培養葡萄栽培行業的專業技術人才,并吸引旅游管理、葡萄酒品鑒、市場營銷等領域人才入駐,還可以加強與各高校的交流,組織培訓,從而提高從業人員整體素質。通過政策落戶、政府幫扶、提高薪資待遇等方式,吸引更多專業人才,促進蓬萊葡萄栽培產業的發展。
3.2.3? ?提升品牌影響力
提升產品質量,突出產區品牌特色,樹立消費者口碑。制定適合蓬萊產區葡萄栽培的建設規劃,與當地文化特色結合,與葡萄酒產業共生協同發展。加強宣傳,在公共場所積極推廣品牌標識,運用互聯網技術擴散品牌影響力,提高品牌辨識度、知名度和影響力,讓更多消費者了解、認可蓬萊葡萄栽培技術,在消費者心中樹立蓬萊產區優質形象,保證葡萄栽培產業的綠色健康發展。
3.2.4? ?葡萄旅游產業發展戰略
葡萄產業是集栽培、加工、旅游一體的綜合產業。蓬萊產區既是我國著名的葡萄栽培種植基地,又是出色的臨海旅游城市,在開發葡萄旅游方面有著獨特優勢。政府相關部門可以利用已有的旅游項目,與葡萄種植園、加工廠等地結合,制定合理的旅游規劃,開發旅游線路,規劃旅游項目。通過建設特色主題樂園、采摘園、葡萄博物館、葡萄酒莊等,引進完善的葡萄產業配套服務產業,打造休閑旅游和觀光農業的整套產業鏈。以葡萄栽培為中心帶動蓬萊地區旅游業發展,同時以葡萄旅游促進葡萄栽培的發展。
4? ?結語
蓬萊產區的葡萄栽培經過長期發展,已經取得一定成就。今后可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培育技術型人才,大力建設葡萄栽培基地,籌劃葡萄旅游相關產業,建立蓬萊特色的葡萄栽培種植體系。揚長補短,營造葡萄栽培專業化模式,抓住機遇,塑造品牌形象,走品質化發展之路。著力促進葡萄酒產業的綜合型發展,推進葡萄酒產業與高效農業、精品旅游和醫養健康等新產業的融合。在高端化引領、規模化種植、系列化生產、標準化釀造、品牌化經營等方向實現突破,實現鄉村振興、精準扶貧、增加就業,增加政府財政收入,推動蓬萊產業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 1 ] 宮磊.蓬萊產區氣候條件分析及其釀酒葡萄適應性評價[J].中外葡萄與葡萄酒,2017(5):37-41.
[ 2 ] 宋英琿.蓬萊不同生態種植區葡萄與葡萄酒特性研究[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