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崢嶸
摘 要:我們生活在信息化時代,社會各個行業都需要基于信息化技術展開工作,醫院同樣如此,在信息化模式下,對當下醫院后勤部的管理工作展開精細化研究和實踐。在醫院后勤精細化管理過程當中,對相關的管理工作人員進行了信息化系統的體系培養,在原先精細化管理基礎之上,更進了一步,對于未來我國醫院綜合實力的增強奠定了基礎和保障。
關鍵詞:信息化;精細化
在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和完善過程中,醫院后勤部的管理工作也實現了精細化,打破先前的傳統方法和理念,融入信息化管理的模式和方法,把這些思想與實際工作完美的結合到一起,對于未來醫院后勤部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同樣也能夠為醫院后勤部及醫院各項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參考和借鑒。
一、基礎設施的管理
(一)設施的選購
現階段醫院對于基礎設施的管理工作往往極容易忽略,而且醫院使用的基礎設施往往存在著交接程序不及時和不合理的現象出現,整個系統資料不完善,而且很多維修工作的記錄也不全面。就會給整個醫院后勤部的設施管理工作帶來巨大的困難,在后期的管理和保養及重新購置等方面,都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那最重要的就是構建易于保存和可靠性強的設備臺帳,提高基礎設施生命周期管理水平,把保障型設備和醫療設備分類好,把設備的檢修記錄和使用說明書以及報警記錄等信息完善到位,需要認識到,只有把臺帳信息完善好,才能夠真正提高基礎設施的生命管理周期,也就是說,最后的管理效率才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醫院規模如此之大,如何通過有效時間進行高質量的管理,那么就必須要利用系統化信息技術支持,才能夠確保臺賬信息達到高專業高詳細化程度。所以對數據信息進行電子化儲存和管理是最有效的方式,整個管理過程實現了信息化是必然的發展趨勢,因此就需要在基礎設備的選購過程中,應該嚴格地參照國家有關規定,把整個設備的管理系統設備交流流程確定下來,這樣就能夠從一定程度上防止設備臺帳不符合規范,以及交接程序失誤導致資料丟失等現象的出現。
另一層面,設備管理要和管理人員有機的結合到一起,只有把責任明確到位,在后續的保障和長期維修方面才能夠落實好相關的管理工作,以便出現設備使用過程中數據信息不全現象的出現。同時,設備在運行過程中,特別是很多專業的設施,它具有專業的操作方法,而且具有緊急情況下的操作指南,所以這就需要對相關的管理人員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和安全知識的普及,能夠讓操作人員在突發狀況下對基礎設施進行科學化的處理和操作,盡可能對技術設施造成不必要的損害,充分有效地發揮出值守人員和巡檢周期工作者的工作實效,能夠在這期間實現配電室巡檢工作,想要真正意義上改變當前意愿后勤部的管理情況,那么就必須要認識到自身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采用信息化技術是最為恰當的方法。
(二)實現設備巡檢
對于醫院后勤部來講,為確保設備的穩定運行,那么就需要對設備進行定期的巡檢,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手段開展精細化的管理,現階段很多大城市的醫院,后勤部已經實現通過巡檢儀來進行精細化的管理,但是絕大多數醫院仍然不能夠實現這一操作,由于沒有標準化的引導,即便使用巡檢儀,也不能夠獲得更多有效的數據。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同樣要根據先進的信息技術,全面打通標準流程、巡檢工作和反饋流程,構建出科學完善的巡檢計劃和對策,通過相關的管理人員進行工作,巡檢人員會及時接收到巡檢的路線以及計劃內容,確保每一位巡檢管理工作者當收到任務后,能夠立即到達巡檢地點展開工作,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按照標準流程完成任務,對設備掃描二維碼和快照,那么立刻就會生成相應的日志,能夠為后勤管理者,維護人員和管理人員快速得到有效的信息,同樣也會把相應的巡檢數據計入相應臺帳,形成了一個大閉環。從本質上來講,醫院后勤部的巡檢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我們要知道在醫院后勤部的實際管理中,從巡檢工作中發現的問題是最為關鍵的,只有把巡檢工作落到位,才能夠改變巡檢工作無用的現象出現。
(三)維護層面的管理
由于醫院規模龐大,在管理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特別是后勤部的管理工作者,他們大多都是專業性較低的管理人員,而且醫院對后勤部的管理重視力度較低,所以在管理過程中會有持續不斷的問題出現。依托新時代的信息技術,維修管理工作必須要充分發揮出信息技術的優勢,盡可能的解決現階段許多設備無法實現短周期維護現象,大多數醫院對設備只是進行往常的年檢和巡檢,一些細小的問題,不能夠被及時的發現,那么隨之而來的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小問題,也就是直接影響到最后設備的使用周期。只有不斷的完善設備臺帳,在管理的各個領域,發揮其優勢,比如說設備的巡檢周期和維修周期,以及損壞高發部位都是后續準確判斷設備維修需求和工作狀態的重點,這就需要相應的管理人員能夠根據設備的維護需求和臺賬信息,充分利用當下醫院的各種資源,提高整體的設備運維水平,從而構建完善的維護策略和保養策略。對于設備的保養,也需要給相應的管理工作者發放相應的檢查項目和規章流程,能夠確保有相應的管理工作者對設備進行定期的維護和保養,對待一些極為特殊的設備,這些保養工作需要高水平的管理者進行操作,及時發放保養計劃提示,同樣會構建完善的設備知識體系,一方面能夠優化維修保養管理者的操作,同時還能夠對這些人員進行知識的培訓,能夠將知識和實踐有力地結合到一起,更多節省了寶貴的時間。
二、基于信息化的醫院后勤精細化管理策略
(一)構建完善的培訓體系
目前醫院十分需要一套完善的培訓體系,根據當前醫院后勤部管理工作中的實際情況和實際需求,作為管理者,必須要及時補充相應的專業知識,在此基礎之上進行不斷的實踐,只有把理論和實踐有利的結合到一起,才能夠真正的實現學以致用,不斷地提高工作水平。大多數的培訓體系都是關于設備保養和維修方面的記錄,大多都是從醫院的實際情況出發,老員工可以分享在不同方面的管理技能和經驗,新員工通過不斷學習,盡可能的減少和老員工之間的差距,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達到和老員工一樣的工作效率,就這樣才能夠,提高醫院后勤部的管理效果,很好地解決了人員請假和退休方面經驗流失問題,為整個醫院后勤部的持續穩定發展建立了保障。
(二)關注經濟投入
醫院在經濟成本核算過程中,往往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同時,很多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強度極大,絕大多數醫院在經濟成本核算中,往往依靠日常的出庫單,對月末收集了各類數據進行核算,核算工作具有較高的難度,同時給后勤部的管理工作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所以要想提供真實有效的信息,就需要構建完善的設備臺帳和人員檔案,在這個過程當中,實現精細化的計算和管理,考慮到日常的巡檢情況,在注重保養的前提下,盡可能的為醫院節省不必要的成本投入,這樣一來就會有更多的經費投入到醫院的科研領域中去,實現了一個良性的循環狀態,促進醫院后勤精細化管理工作更上一個臺階。
(三)構建完善的知識保障體系
由于國家對運維工作的標準體系不完善,所以醫院后勤部就必須要針對醫院的一些特殊情況和運維工作,構建相關的知識體系,這體系的構建沒有標準的操作流程規范。對于知識體系的構建,主要是為了保障相應的運維工作,需要醫院相關領導的指引,能夠更大程度上防止運維過程當中各種安全隱患問題的出現,各醫院的知識保障體系可以進行相互借鑒和分享,更好的去處理同行中的相似問題,只有發揮出信息技術的優勢,才能夠提高新時代醫院的整體發展水平,保障后勤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為提升醫院的競爭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結束語
新時代下,對于醫院后勤部的精細化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好地提高醫院后勤部的管理效果,就必須要求醫院的管理層和管理工作人員認識到管理工作中的細則,充分利用國家有關標準流程,利用新時代先進的信息技術,優化后勤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考慮自身醫院的實際發展情況,構建完善的保障體系,這是未來我國醫院綜合實力提升的重要指標,也是和世界醫療水平相媲美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馬玉陽.縣市級醫院后勤信息化建設實踐[J].中國醫院建筑與裝備,2018(8):184-185.
[2]張振南.信息化在醫院后勤精細化管理中的實踐[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8(6):95-98.
[3]王玉杰.醫院后勤信息化建設的相關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6):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