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 高玲玲
【摘要】文章主要圍繞“選擇有趣的親子閱讀內容,采取有序的親子閱讀形式以及實施有效的親子閱讀評價”三個方面,在深入分析幼兒親子閱讀各種益處的前提下,詳細論述了提升幼兒親子閱讀效益的一些有效策略。
【關鍵詞】幼兒;親子閱讀效益;提升策略
常言道:“身教勝于言教。”親子閱讀,是幼兒教師身體力行,陪同、引領、指導幼兒閱讀的一種身教方式。親子閱讀既是親子關系的一種增稠劑,也是家庭教育的一種潤滑劑。以親子閱讀為契機,幼兒家長與幼兒之間的親子關系更加融洽,和諧,親密,濃厚;以親子閱讀為橋梁,幼兒教師可以潤物無聲、卓有成效地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閱讀習慣、觀察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等。
盡管大部分幼兒家長對親子閱讀的種種益處知根知底,但是由于部分幼兒家長選擇的親子閱讀內容缺乏趣味,采取的親子閱讀形式雜亂無章以及實施的親子閱讀評價缺乏實效,導致幼兒親子閱讀的作用大打折扣。竊以為,為了著力提升幼兒親子閱讀的效益,幼兒教師應該借助一些信息化手段,指導幼兒家長選擇一些有趣的親子閱讀內容,采取一些有序的親子閱讀形式,實施一些有效的親子閱讀評價。
一、選擇有趣的親子閱讀內容
在早教思想的影響下,相當一部分幼兒家長會選擇與幼兒閱讀《唐詩三百首》《西游記》《紅樓夢》《草房子》《魯賓遜漂流記》等小學課標推薦讀物。在杜絕幼兒教育小學化的背景下,也要杜絕幼兒親子閱讀內容小學化。盡管這些小學化的課標推薦讀物在開闊幼兒知識視野方面能起到一些作用,但是極不利于幼兒閱讀興趣、閱讀習慣、想象能力的培養。
因此,提升幼兒親子閱讀的效益,首要的任務應該是選擇一些符合幼兒認知,有助于培養幼兒閱讀興趣、閱讀習慣以及想象能力的有趣的親子閱讀內容。比如,同樣是《唐詩三百首》,幼兒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唐詩三百首》繪本。相比于普通版本的《唐詩三百首》而言,繪本類《唐詩三百首》圖文并茂,更加有助于幼兒聚焦繪本中的圖片,理解唐詩的意思,背誦唐詩的內容。再者,在觀察繪本內容的過程中,幼兒的想象能力也會潛滋暗長。另外,繪本類的《唐詩三百首》還配有一些符合幼兒年齡特征、興趣愛好的課后游戲。如,可讓幼兒將相應的圖片與詩句進行配對游戲,或讓幼兒完成一些與古詩內容相關的拼圖游戲,或讓幼兒參加一些與古詩內容相關的走迷宮游戲等。在親子閱讀過程中,幼兒家長可以與幼兒一起觀察《唐詩三百首》繪本中的圖片內容,可以與幼兒一起完成每一首唐詩之后的課后游戲。在與幼兒一起觀察繪本圖片的過程中,幼兒家長就可以通過點撥、啟迪等手段,為幼兒搭建一段思維的支架,插上一雙想象的翅膀,在引領幼兒理解古詩內容的同時,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
幼兒教師還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繪本故事。這些具有教育意義的繪本故事將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幼兒高尚的道德品質融入有趣的故事之中,盡管沒有直截了當的說教,但是能夠對幼兒產生深遠的教育意義。當然,在選擇具有教育意義的繪本故事時,教師無需刻意去選擇一些經典故事,只需選擇一些與幼兒生活實際相符,甚至發生在幼兒身邊的一些普通故事。相比于經典故事而言,這些普通故事更加具有說服力,更加具有教育意義。以繪本故事《游戲秩序很重要》為例,故事中的牛牛在滑滑梯時隨意插隊,在下“黑白棋”時經?;谄澹谕娼巧缪蓊愑螒驎r總是一個人搶著扮演多個角色……因為故事中的牛牛不遵守游戲規則,所以他幾乎成為“過街老鼠”,沒有一個小朋友愿意和他一起玩游戲。
實踐證明,親子閱讀內容的選擇至關重要。如果幼兒教師能夠指導幼兒家長選擇一些幼兒感興趣的、與幼兒認知相符的閱讀內容,那么在親子閱讀過程中,幼兒就會變得更加積極主動,更加興致勃勃。親子閱讀的效益自然就會水漲船高。
二、采取有序的親子閱讀形式
親子閱讀的形式,并不只是讓幼兒家長共同捧著一本書,或坐在書桌前,或坐在沙發上,正襟危坐地閱讀;而應該采取一些更為活潑、更為符合幼兒好動特征的形式。幼兒親子閱讀的形式,不僅事關幼兒親子閱讀的興趣,而且事關幼兒親子閱讀的效益。因此,幼兒教師要指導幼兒家長圍繞親子閱讀的內容,結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充分利用一些輔助工具,采取一些有序的親子閱讀形式,引領幼兒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開展親子閱讀。
比如,首先,教師可以向幼兒家長推薦一些幼兒親子閱讀的讀物,之后在深入挖掘幼兒親子閱讀讀物內容的前提下,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制作一些與親子閱讀內容相關的多媒體課件互動游戲,諸如配對游戲、分類游戲、消消樂游戲等,最后可以將這些多媒體課件分享至班級信息化平臺之中。這樣一來,家長在陪同幼兒認真閱讀繪本的前提下,就可以陪同幼兒興致勃勃地完成這些互動游戲。當然,為了防止幼兒因玩這些互動游戲而上癮以及影響幼兒的視力等,家長一定要嚴格控制幼兒玩游戲的時間。
再比如,幼兒家長還可以在陪幼兒全神貫注閱讀繪本內容的基礎上,陪幼兒表演繪本中的內容,即讀演結合。相比于單純讀的形式而言,讀演結合的繪本閱讀形式更加有序,有趣。一開始,家長可以與幼兒一起細致閱讀繪本內容,或模仿繪本中不同人物說話的語氣、語調,或模仿繪本中不同故事情節所呈現的內容,或想象繪本圖片中所蘊含的更多內容等。緊接著,家長可以與幼兒分段或分頁表演繪本中的內容。在表演時,家長要率先垂范,引領幼兒盡可能地做到惟妙惟肖,聲情并茂。然后,家長可以與幼兒根據故事內容,利用廢舊紙盒、廢舊報紙等,制作一些簡單的道具、服裝等。最后,家長再與幼兒一起穿上自制演出服,利用自制表演道具,有模有樣、聲情并茂地表演整個故事內容。
在幼兒教師的指導下,幼兒家長或通過多媒體游戲,或通過情景化表演等途徑,趣化幼兒親子閱讀的過程。同時,通過多媒體游戲、情景化表演,親子閱讀的過程更加有序。
三、實施有效的親子閱讀評價
無論是對于幼兒家長還是對于幼兒來說,親子閱讀評價是一種激勵,也是一種肯定,更是一種導向。有效的評價能夠讓每一位幼兒在親子閱讀過程中表現得雞血滿滿,能夠讓每一位幼兒家長在親子閱讀過程中變得動力充沛;有效的評價能夠讓幼兒在親子閱讀過程中獲得成就感,能夠讓幼兒家長在親子閱讀過程中獲得充實感;有效的評價能夠讓幼兒親子閱讀的方向更加明確,形式更加活潑,方法更加科學,效果更加顯著。
盡管幼兒親子閱讀的主體是幼兒家長和幼兒,但幼兒教師也不能置身事外,應該在關注幼兒親子閱讀過程的前提下,給予幼兒親子閱讀活動科學合理、及時有效的評價。
比如,為了調查幼兒家長與幼兒完成親子閱讀內容的效果,幼兒教師可以在班級信息化平臺上發布一些與親子閱讀內容相關的調查問卷。以這些調查問卷為試紙,幼兒教師就可以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了解幼兒及其家長居家開展親子閱讀的成效。此外,教師還應該根據調查問卷的結果,對幼兒親子閱讀的效果進行量化評價,指出幼兒親子閱讀的亮點,找出幼兒親子閱讀的不足,以此為指南,指引幼兒及其家長在今后更為科學、更為合理、更為有效地開展親子閱讀活動。
除了對幼兒親子閱讀活動進行線上評價,教師還可以對幼兒親子閱讀活動進行線下評價。比如,首先,教師可以在班級信息化平臺中發布一項幼兒親子閱讀任務,并為幼兒與家長完成此項親子閱讀任務留出充足的時間。緊接著,在幼兒與家長完成規定的親子閱讀任務之后,幼兒教師可以邀請幼兒家長參與一些親子閱讀現場展示活動。親子閱讀現場展示活動的內容,可以包括與親子閱讀內容相關的游戲、表演等。之后,幼兒教師可以在班級信息化平臺中分享一份幼兒親子活動量化評價表,并邀請幼兒家長對親子閱讀現場展示活動進行自我評價。最后,根據幼兒與家長在親子閱讀現場展示活動中的具體表現,幼兒教師再給予科學合理、切合實際、及時有效的綜合評價。
當然,對于一些因各種原因而無法親臨親子閱讀現場展示活動的家長,教師可以為他們搭建一方線上展示平臺,諸如讓幼兒家長將自己與幼兒開展親子互動閱讀的過程或片段等錄制成一段微視頻,并分享到班級信息化平臺中。最后,幼兒教師再聚焦微視頻中幼兒的各種表現,給予科學合理、及時有效的評價。
顯而易見,有效的親子閱讀評價在助力親子閱讀效益提升方面的作用是極為關鍵的。得益于科學合理、及時有效的親子閱讀評價,親子閱讀的方向更加明確,動力更加充沛,效果也更加顯著。
總而言之,為了著力提升幼兒親子閱讀的效益,幼兒教師既要指導幼兒家長選擇有趣的親子閱讀內容,也要指導幼兒家長采取有序的親子閱讀形式,還要指導幼兒家長實施有效的親子閱讀評價。以有趣的親子閱讀內容為支撐,以有序的親子閱讀形式為蹊徑,以有效的親子閱讀評價為推手,幼兒親子閱讀的效益將會越來越高,幼兒也會因親子閱讀而受益無窮。
【參考文獻】
馬彩蓮.幼兒園開展親子閱讀活動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19(02):11.
郁紅.幼兒園開展親子閱讀的實踐做法及指導策略分析[J].長江叢刊,2016(31):260.
葉蓉.幼兒園指導家庭開展親子閱讀的策略研究[J].幼兒教學研究,2014(22):54.
郭俊生.淺談幼兒時期親子閱讀的影響及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3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