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東梅 劉佩佩
【摘要】幼兒教育中的區域活動與領域活動整合很難一蹴而就,必須應用有效的整合措施,結合幼兒實際的發展情況來開展。整合方案落到實處,各項育人計劃的具體執行也會變得異常順利。文章從幾個方面出發,對關于幼兒教育中區域活動與領域活動的有效整合措施進行了總結研究。
【關鍵詞】幼兒教育;區域活動;領域活動;整合措施;研究
一、引言
總體來看,區域活動與領域活動的基本特性是不同的,將兩者進行合理的整合,不僅能夠最大限度發揮出各自的優勢,而且可以產生有效互補的效果。幼兒教育中的區域活動是日常教學的重要形式,需要明確教學目標,不斷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幼兒教育中的領域活動則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優勢,更加突出活動的主體性,也能體現教學的系統性。筆者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現就關于區域活動與領域活動的有效整合教學闡述幾點自己的看法。
二、幼兒教育中區域活動與領域活動整合實踐的重要意義
目前,區域活動憑借它的自主化、個性化、科學化等特征,贏得了幼兒教師的一致青睞。通過明確區域活動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地點,充分激發孩子的參與興趣,把握機會深入挖掘孩子的智慧潛能,幫助他們開啟智慧之門,不斷提升認知水平,可以滿足大多數幼兒的發展需要,使他們的學習活動、后續發展變得一帆風順。另外,區域活動的有效教學實踐,還增強了廣大幼兒的個性化發展信心,讓教學形式靈活多變,使得教學過程十分精彩。教師合理安排區域活動后,關注不同幼兒的成長情況,及時指出他們的問題所在,也能夠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關系[1]。
領域活動和區域活動有著本質上的差異,領域活動教學目標的制定以及教學內容的整合要求較高,必須依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充分考慮他們的認知水平、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等。領域活動中的教學實踐,要求教師始終堅持著系統化、連續性的教學原則,設法滿足不同幼兒的成長需要,使他們愛上個體化的學習,逐漸適應個性化的發展,最好積累一定的活動經驗,做好綜合實踐的充足準備。
現階段,要想實現區域活動與領域活動的整合,幼兒教師應先了解二者的各自優勢,根據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實際開展情況,把握時機整合教學,逐漸縮小二者差異。幼兒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幫助幼兒實現身心健康成長的目標,在循序漸進中實現區域活動與領域活動的有機整合。孩子們只有樂于接受,敢于實踐,才能夠打好全面發展的基礎。打破區域活動與領域活動之間的界限,采取有效的整合措施,探索最佳的結合點,通過教學目標的聯合設置、教學內容的整合應用、教學空間的整體構建,促使廣大幼兒在趣味化的教學活動中突破自我,將更利于他們的全面發展、健康發展和成熟化發展。
三、幼兒教育中區域活動與領域活動有效整合措施的研究
(一)區域活動與領域活動的目標整合
為了實現區域活動與領域活動的有機整合,先進行教育目標的整合研究至關重要。目標整合不僅僅是教育教學方式、教育教學資源的整合前提,而且是區域活動教學質量以及領域活動教學效率提升的關鍵。如果分別制訂教學目標,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就會出現活動目標不一致、教學結果不一樣的問題,無疑會浪費寶貴的時間,很不利于幼兒的個性化及健康成長。
應該保持區域活動教學和領域活動教學的內在聯系,潛移默化中實現二者的有機整合。教師可以通過合理設定目標,并且根據幼兒們的實際發展情況,細化大的目標,進行統一管理,或將大的目標分解成小的目標,實現資源的整合利用,取得最優化的整合效果。一般來說,幼兒教師會把整個學期的教學目標劃分為“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因為幼兒園的教學活動實踐存在不確定性,幼兒學習知識、參與活動等可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影響。通過完成“短期目標”,全面落實“長期目標”,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思考現實問題,及時調整育人計劃,確保整體教學的質量,使幼兒能夠接收到更多知識,積累一定經驗,真正完成“長期目標”,他們的綜合能力會有更大程度的提升。只有整合目標才能開展有效教學,在此基礎上,選擇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即可揭開現代素質教育的嶄新篇章。
(二)區域活動與領域活動的材料整合
區域活動材料與領域活動材料十分豐富,目標整合完成后,進行活動材料的整合研究,是幼兒教師必須完成的重要任務。材料整合得越充分,教學實踐質量就越高,就更有助于育人計劃的高效執行。目前,幼兒教育中區域活動與領域活動材料的整合要點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需要拓展幼兒的綜合能力。依據幼兒認知水平、學習經驗等方面的差異,整合后的教學活動必須強調“以生為本”,多多提供自主性活動的材料。教師可扮演引導者角色,或以大朋友的身份出現,啟發孩子們積極參與,鍛煉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主動思考能力等。投放自主性的活動材料,幼兒能做出不同的選擇,區域活動自由度更高,之后的探究實踐熱情自然高漲,認知水平也就隨之提升。教師還可以拓展活動材料,添加新穎元素后升級活動的難度,確保各類材料均符合幼兒的實際需求。這樣一來,更容易激發幼兒的動手興趣和探究積極性[2]。
第二,需要依據活動目標提供合適的材料。多種材料的有效應用,有利于幼兒思維的充分活躍。教師可根據相同的教學目標,投放充足的活動材料,耐心指導幼兒在活動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進步,以豐富的材料增強他們的活動信心,使更多幼兒產生了深層探索的熱情。材料整合將持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
第三,需要結合幼兒興趣整合有價值的材料。不同幼兒的興趣愛好不同,他們的課堂表現往往會出人意料。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活動材料后,應觀察不同幼兒的活動表現,及時指出他們的不足之處。幼兒在活動中獲取到不一樣的認知體驗,就不會浪費太多時間,能夠將每一種材料的價值都發揮得淋漓盡致。這種形式的教學指導事半功倍,期待幼兒們突破自我,挑戰自我,逐漸擁有更強大的自主學習實力。
(三)區域活動與領域活動的內容整合
幼兒教育中區域活動與領域活動的內容整合,教學順序的安排就是成功的關鍵。具體如下。
首先,可將領域活動前置于區域活動內容中,通過布置預習任務,充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對于區域活動充滿期待,能夠做好心理準備。預習是求知的良好開端,主要鍛煉的是孩子們的自學能力,旨在啟發他們的自學意識。預習也是產生疑問、投入思考的過程。比如,在教學“秋天”一課的知識內容時,教師會發現不同幼兒對于秋天雖然都有了解,但是他們的認知普遍過于片面,對于秋天的氣候變化、植物的生長情況、節日活動等知之甚少。有效開展領域活動,可讓幼兒感受到、體驗到秋天的相關知識。教師可在區域活動教學方案的設計中投入更多精力,預設以下內容:快樂認知區“秋天的水果”,語言認知區“談一談秋天”,美工活動區“收集落葉”,音樂活動區“歌唱秋天”等。通過多個渠道認識秋天,幼兒積累了秋天的相關知識,課堂參與積極性十分高漲。教師要主動聯系生活實際,完成教學活動內容的有效預設,整體優化了課堂結構,把控好教學節奏,如此活動整合的核心價值會有更好的體現。
其次,可將領域活動的相關內容溶解到區域活動的教學實踐中。這里指的“溶解”就是轉變。幼兒教師必須研究現代的教學理論,把大的問題變成小的問題,具體分析不同問題之間的邏輯關系,找到它們的內在聯系,將適合幼兒思考的問題整理到一起,通過開展針對性的提問教學,以問題為指導,進一步擴大教學領域,啟發孩子們深層地思考,獨立地思考等。大的學習內容也可以分解成小的學習內容,同時細化課堂教學的流程,耐心指導幼兒學習基礎的知識,產生深刻的記憶,實施鼓勵性的教學策略,不斷增強幼兒的學習信心,成功化解課堂教學的難題。在和諧師生關系的支持下,不論是區域活動還是領域活動,教學實踐的結果都會令人非常滿意,甚至會創造更多的意外驚喜[3]。比如,幼兒園階段,孩子們的動作發展是有規律的。從整體動作到分化動作,從大的肌肉動作到小的肌肉動作,動作發展過程中幼兒體能隨之提升。教師不妨根據幼兒動作的發展規律,遵循他們動作發展規律性、漸進性的特點,及時分解健康領域的動作,耐心指導幼兒們學習;或者分解技能領域的動作,借此提高幼兒的運動技能水平,使他們掌握不同的運動技能,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等。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幼兒教育中,區域活動與領域活動的整合優勢巨大。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根據幼兒發展的實際情況,并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主體意愿等,進行合理的整合教學,通過目標的整合、材料的整合、活動的整合,充分滿足廣大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需求,最大限度提升區域活動及領域活動教學實踐的有效性,二者優勢互補,實現教學效能最大化,助力于孩子們的突破性發展,期待他們突破自我,積累經驗,走向成熟,讓他們今后的學習與生活、社會實踐等統統變得一帆風順,這樣他們的個性化發展之路也能走得越來越遠。
【參考文獻】
高天琪,王曉陽,宋月麗.優化幼兒園區域活動與美術領域活動聯系的策略探究[J].關愛幼兒健康成長,2019,28(04):224-225.
張明迪,田小鳳.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創設和領域活動材料投放的優化策略[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9,11(02):159-160.
羅健,沈穗陽.整合目標,增設主題——以幼兒教育中區域活動與領域活動有效整合教學為例[J].學前教育(幼教版),2019,33(17):308-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