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淑梅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進入了信息化社會,生產和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作為人才的孵化器,教育行業也應該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轉變教學觀念。微課作為新興的教學方式,是一種碎片化的教育,適合教學單個的知識點,可以對教學重點和難點進行集中、深入的指導。本文對小學作文教學中微課的開發和應用進行了分析,供同仁參考。
一、小學作文教學現狀
在傳統的課堂上,教學拼音、漢字時,教師一般是教音標和筆畫,讓學生跟讀和臨摹;閱讀課時,一般是教師對課文進行分析,教師說一句,學生記一句,學生根本不明白為什么要這樣理解;指導作文時,通常是教師給出主題,然后讀幾篇與主題有關的范文,再說說作文好在哪里,最后讓學生按照模板寫作,導致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千篇一律,事件大體相似,情節大都雷同,結構別無二致。運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幾乎一樣,就像流水線上的產品。學生寫完作文,教師會閱讀和批改,批改方式也是單一的,只是教師在認為好的短句或不通順的句子下劃上紅線,寫上幾句簡單的批語,沒有給出有針對性和指導性的建議。這樣的修改只能讓學生減少寫病句的幾率,不能認識到作文中存在的問題。
二、在小學作文教學中開發微課資源的原因
微課是以觀看視頻為主,以教材、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和教師點評、學生反饋等為輔的教學形式。它利用碎片化的時間教學,能有效節省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而且,一般情況下,作文并不是教師教學的重點,因為很多教師認為學生的文筆差,是因為基礎知識掌握得不牢固,因此側重于夯實學生的基礎,比如拼音和漢字的認讀等。教師認為等到學生掌握了足夠的知識,就可以寫出佳作。但在語文考試中,作文分數占比很高,如果不開展寫作教學,勢必影響語文分數,所以需要運用既有效又省時的教學方式,于是,微課應運而生。無論教師教什么,學生都會感到枯燥乏味,而且一節課45分鐘的時間也超過了學生的專注時間,而微課時間短,一節課十多分鐘,符合學生注意力集中的規律,這是傳統教學方式沒有的優勢。
三、微課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優勢
1.豐富教學形式
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微課是信息化的產物,在原有的知識講解中加入了現代化的元素,形式更靈活,內容更有趣,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微課的內容比較集中,一個微課講的就是一個單獨的內容,有利于講深入、講透徹,這樣學生學起來也不會吃力,易于接受。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結合微課創新教學方法,傳授寫作方法,講解寫作知識,指導學生評價,以提高教學效率,更好地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
2.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微課需要運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會播放視頻,而愛玩是學生的天性,大部分學生喜歡電子設備,因此習慣了傳統教學方式的學生,接觸微課時會非常興奮,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微課除了視頻,還有練習和測驗,這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式,更能激發學習興趣,也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認真,從而提升學習效率。此外,每節微課都有教學反思、教師點評和學生反饋等環節,這些環節有助于提升微課教學質量。通過學生的反饋,教師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調整教學計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和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微課提倡學生自主學習,不提倡按照模板寫作。運用微課教學,教師不會在寫作前給出優秀作文讓學生模仿,而是引導學生根據主題進行構思和寫作,如果主題比較難,教師會給予點撥,但也不會全面、細致地講解,而是點到為止,其目的是挖掘學生的潛力,培養他們的寫作能力和創造力。其實好文章不需要語言多么優美,但一定要有真情實感,如此才能打動人心,吸引閱讀者的目光。傳統的課堂教學是教師一言堂,而微課更尊重學生,給了學生更多的空間去發揮,更多的時間去嘗試,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傳統的課堂教學單調、呆板,微課與之相反,充滿了新鮮元素,能給學生更大的發揮空間。而且,微課還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倡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張將課堂還給學生,這樣能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寫作能力和綜合素養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