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靜
職業暴露是指醫務人員在從事臨床診療、護理及科學實驗等職業活動過程中被物理、化學、生物等有害因素影響,直接或間接地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的情況。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臨床護生因職業暴露導致職業傷害的事件不斷上升。護理人員是臨床基層工作者,與病人接觸的幾率是最高的,護生又是護理人員中最薄弱的人群,他們在臨床實習過程中,因職業防護意識淡薄、操作不規范、缺乏臨床工作經驗、處理緊急事件能力差、帶教老師監督不到位等而存在較高的職業暴露風險,由此可以得知,開展護生發生職業暴露原因的研究,對他們實習過程中的健康和安全有著重要的意義。對某中職學校2020屆(2019年1月~12月)在醫院實習的391名護生進行問卷調查,詳細了解護生在實習期間職業暴露發生的具體情況,并對相關原因進行分析,為提高中職護生臨床實習職業暴露防范策略的研究提供參考和依據。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
選擇某中職學校2020屆(2019年1月~12月)分布在全市17家二級以上綜合定點實習醫院的391名護生進行實地問卷調查。其中女生333人,男生58人,16~17歲54人,18~19歲259人,20歲以上78人,二級醫院實習129人,三級醫院實習262人。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法
通過參考《護生臨床實習職業風險調查問卷》的研究結果,在查閱資料、與行業專家進行討論的基礎上,自行設計《護生臨床實習發生職業暴露調查問卷》,問卷分為基本信息、職業暴露兩個部分,共設置9個問題。于2019年12月進行實地問卷調查,問卷采取無記名形式填寫,護生填寫完后立即收回,要求護生對實習中職業暴露發生的原因及類型等進行如實作答。
2.訪談法
對全市17家二級以上綜合定點實習醫院170名帶教老師進行訪談。
二、結果
(一)通過調查分析得出護生發生職業暴露的實習時間段主要是1~3月,其次是10~12月。
(二)通過調查與分析,得出護生發生職業暴露的主要類型是針刺傷、其他銳器損傷(詳見表1)。
(三)通過調查分析得出護生發生職業暴露的主要原因依次是:防護意識淡薄、針頭使用后處理不當、操作不當、操作時不細心、缺乏相關知識、患者不配合。
(四)通過調查分析得出護生發生針刺傷的主要原因依次是:針頭使用后處理不當、不按規程操作、防護意識淡薄、操作時不細心、心理壓力大、病人情緒躁動、患者和家屬不配合、光線暗淡。
(五)通過調查分析得出護生容易發生針刺傷的主要操作環節依次是:拔針時、回套針帽時、抽血時、被突出銳器盒的針頭刺傷、穿刺時、處理銳氣時、配液時、傳遞針具時、分離針頭與注射器時、注射時。
三、討論
(一)通過本次調查研究發現,護生發生職業暴露在實習1~3月較多,究其原因是因為護生對醫院工作模式不適應,自信心不強,大量的操作技術較為生疏,操作時過于緊張,溝通能力欠缺,不能與服務對象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同時對醫院相關制度、操作規程不了解,從而導致職業暴露的發生。護生在臨床實習10~12月發生職業暴露的幾率也較高,通過調查得知此期間發生職業暴露是因為護生綜合能力較前有所提高,自我感覺良好,產生了職業的倦怠,導致工作中麻痹大意從而發生職業暴露。護生實習后期,帶教老師監管力度不夠,沒有認真履行帶教老師職責,甚至有時為了減輕自己的工作量,常常讓護生代替自己單獨進行操作,導致護生發生職業暴露。
(二)通過本次調查研究發現,護生發生職業暴露的主要類型為針刺傷和其他銳氣損傷兩項,其中以針刺傷最多見。護生對相關專業知識掌握不到位,沒有按照正規的流程操作,特別是使用過的針頭處理不當,從而導致針刺傷。針刺傷是職業暴露的主要類型,也是傳播血液疾病的主要途徑。護生被污染的針頭刺傷后會焦慮、緊張、恐慌,對他們臨床實習乃至整個職業生涯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通過調查研究得知護生發生針刺傷的主要原因有:
1.防護意識淡薄,缺乏相關知識
在學校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注重引導護生對職業暴露(針刺傷)相關知識的學習。醫院崗前培訓力度不夠,只是進行大規模的集體學習,護生自我約束能力較差,這種學習形式對于他們來說效果不佳。護生對于此類事件還抱有僥幸心理,對潛在的危險認識不到位,沒有正視針刺傷給自身帶來的危害。
2.護生操作不熟練,沒有遵守操作規程
在實訓教學中護生動手能力不足,對理論知識掌握欠缺,實習后面對各種操作項目沒有理論知識的支撐,使得操作時出現各類問題。護生在穿刺時、拔針時徒手進行,未進行任何的防護措施,對已經使用過的針頭進行徒手分離,徒手回套針帽,這些違規操作都存在著危險。在發生針刺傷后,護生不知如何處理,或是理論知識上知道怎么處理,但是當事情發生時過于緊張、措手不及,不按正規流程處理,更不敢告訴帶教老師,害怕老師知道后對自己的實習有影響。
3.護生工作經驗不足,抗壓能力差
護生到醫院實習,角色突然轉變讓他們高度緊張,平時在學校上操作課時都是在醫學模型上來完成,現在面對實體操作,自信心不足,心理緊張,加之大多患者及家屬不愿意讓護生進行穿刺,即使同意護生操作也會經常被要求“要一針見血,一次成功”,這樣就無形的增加了護生的壓力,常常會導致他們過于緊張,從而發生意外。
4.帶教老師監督不到位
臨床帶教老師的素質及對待事情的態度不盡相同,加之工作量較大,也沒有實現“一對一”帶教,指導護生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常常讓護生獨自操作,沒有做到“放手不放眼”。部分帶教老師責任心不足,對護生相關知識的講解不到位,甚至進行錯誤的示范,沒有以身作則和認真履行帶教老師的職責。
5.護生不適應醫院工作模式
護生進入臨床實習后,醫院工作模式與學校學習模式完全不一樣。學校是三點一線的生活,休息、學習、娛樂的時間是比較規律的,周末都會放假,對于時間的分配他們是比較自由的。而在醫院實習后,護生不僅要學習不同科室臨床護理知識,同時也要承擔相應護理工作,科室都是“三班倒”,護生要跟著帶教老師上晚班、夜班,也沒有周末雙休,他們的生物鐘完全被打亂,護生無法適應這種特殊的工作模式??剖易o理工作較多,所以護生的工作量也較大,護生有時為追求時效性,常常不按正規流程操作,自我防護不到位。一般情況下基礎護理(如鋪床、測量體溫、測量血壓、接大小便等)都會讓他們去完成,這也可能導致他們不能正視自己的工作,主觀的認為帶教老師每天讓自己做這些技術含量不高的活,自己的個人價值得不到體現,和理想的護理工作有較大的差別,從而工作時態度不端正,導致不良事件的發生。
6.學習能力不足
中專護生在義務教育階段成績普遍較差,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及生活習慣,人生理想目標不明確,缺乏上進心和動力,學習能力、分析能力、自我管控能力等都有所欠缺,這也導致他們在學習醫學相關專業知識時不夠努力,從而對知識掌握不到位。當他們遇到問題時,不會分析和解決問題,導致問題不能及時得到解決。部分護生操作熟練程度不足,不能正視自己的工作能力,操作時過于自負,從而導致職業暴露的發生。
(三)通過本次調查分析得出護生發生針刺傷的主要操作環節是拔針時、回套針帽時。
靜脈輸液是臨床護理工作中最常見的護理操作項目之一,護生常常因針頭使用、針頭處理不正確從而發生針刺傷。護生在給病人拔針時,未能及時正確的處理針頭,如病人液體不走動、局部腫脹等原因需要更換針頭時,護生沒有遵循自己拔針自己處理的原則,將拔出的污染針頭懸掛于輸液架上,其他護理人員不知曉相關情況,極易發生針刺傷。護生拔針后沒有正確的處理針頭,徒手回套針帽時,因注意力不集中、外界環境影響、與他人碰撞等特別容易導致針刺傷的發生。
中職護生臨床實習發生職業暴露的主要類型是針刺傷,操作的時候使用針頭方法不正確、自我防護意識欠缺、不按正規流程操作、操作時不細心、責任心不強是護生臨床實習發生職業暴露特別是針刺傷的主要原因。此類事件的發生與護生、學校、實習醫院都有一定的關聯。護生加強自我防范意識,努力學習相關專業知識,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學校高度重視護生職業防護教育,教師加強護生職業暴露相關知識的灌輸;醫院加大崗前培訓力度,帶教老師嚴格要求護生。通過三方共同的努力,從而減少護生臨床實習職業暴露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