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芳
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數學來自生活,生活中處處體現著數學。通過分析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闡述數學教育宜生活化的原因,文章提出了數學教育生活化的實踐方法,鼓勵教師將生活實際融入數學教育,引導和激發小學低年級學生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來探究數學知識。
數學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日常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幾乎隨處可見,如平均分配食物、認識鐘表、描述物體形狀、計算商品總價等都涉及數學知識。小學低年級學生在學習相應的數學課程前,會接觸很多生活中的數學知識,他們對未知的新鮮事物往往有著很強烈的探索欲望,這種心理狀態會促使他們不斷提出問題,他們或許會追問家長:“一年有多少天,一分鐘有多少秒……”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數學已走進了他們的生活。
一、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
1.數學源于生活
數學起源于人類早期的生產活動。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數學知識,數字、圖形等都是生活中常見的數學元素。在小明比小強高、小亮比小丫重等生活化的問題中,也蘊含著數學的比較知識。如果細心觀察,會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真不少。
2.數學應用于生活
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生活中有很多問題可以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如火箭的精準發射需要大量的數學運算來做支撐,基于大數據的數據分析需要用到數學統計知識。數學知識的廣泛應用,解決了生活中的許多實際問題,方便了人類的生活,推動了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數學的價值不容小覷。
二、數學教育宜生活化的原因
1.符合心理學和教育學理論
數學教育宜回歸生活有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理論基礎做支撐。數學教育要結合學生的認知心理來開展,學生掌握知識需要一定的過程,在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不夠強時,要借助具體事物來輔助教學,這時就應選擇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教育學方面,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理論認為“教育即生活”,教育要通過生活形式來完成,教育要與學生的生活實踐聯系起來。弗賴登塔爾的數學教育思想強調“數學現實”在數學學習中的價值。現實數學教育思想認為只灌輸理論知識和現有數學成果容易壓抑學生的積極性,數學教育要以學生生活為出發點。
2.符合數學課程標準要求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1~3年級)的學段目標中明確列舉了“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經歷從實際物體中抽象出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過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和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并嘗試解決”“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等學段目標。從中可以看出,該學段的教學與生活密不可分。
3.有助于使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提升學習興趣
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為數學教育提供了諸多素材。數學教育的滲透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學活動要以學生認知水平發展和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所傳授的知識要貼近其生活實際,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的理解。若能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感受到熟悉、輕松與快樂,則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感受到數學的魅力。
三、數學教育生活化的實踐方法
1.選取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將學生熟悉的生活相關內容融入數學教育,既改善了單純講解理論知識易造成的枯燥乏味,又有助于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促使學生自覺自愿地接納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知識來開展數學教育活動。比如,在學習質量單位千克與克時,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包裝,通過感知自己熟悉的物品質量,體會1千克與1克分別有多重;在學習長度單位厘米、分米、米時,可以引導學生去測量自己的身高、書本、橡皮等物品的長度,讓學生通過生活化的教學內容理解數學知識。生活化的教學內容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有助于在此基礎上繼續拓展所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易獲得成功的喜悅。
2.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在講解相對抽象的概念或者原理時,將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作為數學教育的切入點引出數學問題,可以讓學生形象地感受數學知識。比如,在學習有余數的除法時,可以讓學生體會平均分配物品的過程,感受剛好平均分和有剩余的情況。在實際情境中,學生更容易理解不夠繼續平均分的物品數量就是余數。這樣的情境化教學比直白地告訴學生余數的概念更容易理解與接受。
3.創設生活化的問題,解決與實踐應用
數學課程不僅注重讓學生積累數學知識與經驗,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應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并解決問題。比如,制訂旅游計劃是非常生活化的問題,可以組織學生小組合作,自己提出需要考慮的方面,通過調查不同方案的報價讓學生選擇合適的方案。學生在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解,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獲得良好的體驗。
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數學思考,讓學生體驗從生活背景中抽象出數學問題。構建數學模型、尋找解決問題方案的過程,對培養學生開展數學思考、發揮創造性思維、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學會用數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有積極的作用。將數學教育生活化,學生可以在生活中發現數學的應用并對其進行思考,這是傳統數學教育所不能給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