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
摘要:現如今少兒舞蹈教育的教材有很多,但由北京舞蹈學院出版的《芭蕾舞分級考試教程》和由英國皇家舞蹈學院出版的《英國皇家考級教程》這兩版教材都是在少兒芭蕾舞蹈教育中經歷了長時間發展和檢驗,并在國內外受到專業人士及廣大學者認可的芭蕾舞考級教材,在芭蕾舞業余教育中具有權威性與專業性。本人對兩版教材都進行過學習并有一定的教學經驗,故在此對這兩版教材內容的異同和特點作闡述、比較和分析。
關鍵詞 :芭蕾舞考級教材;教學內容;比較
一、緒論
現如今,隨著人們對于藝術的關注越來越普遍,對于少兒教育越來越重視,舞蹈成為幼兒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芭蕾舞以其高貴的氣質和優雅的舞姿成為少兒舞蹈教育中學習的一項熱門。本文要討論的內容是在少兒芭蕾舞蹈教育中最具權威性的兩版教材——由北京舞蹈學院出版的《芭蕾舞分級考試教程》和由英國皇家舞蹈學院出版的《英國皇家考級教程》。當下關于少兒舞蹈教育的教材有很多,選取這兩版教材是由于他們都在少兒芭蕾舞蹈教育中經歷了長時間的發展和檢驗,并在國內外得到專業人士及廣大學者認可的芭蕾舞考級教材,在芭蕾舞業余教育上具有權威性與專業性,是業余芭蕾舞蹈愛好者學習芭蕾舞最好的途徑。
二、兩版教材編撰背景的異同
北京舞蹈學院芭蕾舞考級教程編撰于20世紀80年代初,至今已有40多年的發展歷程。北京舞蹈學院作為全國舞蹈類的最高學府,由曲皓老師牽頭編撰了一整套芭蕾舞分級考試教程。整體教學內容沿襲俄羅斯學派的教學體系,教材中的動作做法、規格要求、教學步驟以及音樂節奏都是由眾多北京舞蹈學院的資深教師經過長時間的研究與探索后最終形成的。整套教材以“普及舞蹈教育,提高國民素質”為宗旨,逐步形成完整的一至八級少兒芭蕾舞考級教程。
英國皇家芭蕾舞學院成立于1920年,由英國女皇伊麗莎白二世親自監管。其建立的初衷是為了在英國建立統一的藝術標準。同年由菲利普·理查德森(前《舞蹈時代》雜志編輯)為領頭人物,集合當時盛名英國的專業舞蹈人士召開了一次研討會,并出版了考級大綱。這套教材以“在全球范圍內提升對舞蹈的認識、理解并增強舞蹈實踐,同時也為后代保存舞蹈豐富的藝術和教育價值”為使命,建立起的少兒芭蕾舞教程。教學風格以英國學派的舞蹈體系來確定考級內容。
兩版教材因各自發展的地域、背景及歷程有很大的區別,所以在教材內容上體現了各自不同的特色。
三、兩版教材內容的異同
(一)淺析教材大綱的異同
北京舞蹈學院芭蕾舞考級教程的內容共分為1~8級,考生最低年齡要從6歲開始,1~2級的課程是針對學齡前沒有任何芭蕾舞基礎的學生,對他們進行芭蕾舞的啟蒙教育和基礎訓練;3~4級的課程與中專芭蕾專業一、二年級的程度相呼應,是逐步推進整套芭蕾教學內容的基石;5~8級的課程相對難度增強,對于喜愛芭蕾舞,卻沒有走專業道路的學生是很好的練習。
英皇教材由于發展時間長,對于教材的分配上更為精細。pre-primary(啟蒙)和primary(初級)是為2~6歲的學生準備的級別,針對毫無舞蹈基礎的學齡前兒童,逐步從認識肢體開始,以培養舞蹈興趣為主;1~5級為7歲以上的學生準備,漸入芭蕾舞的基本要求與動作;再之后,以學生自我意愿為主,分為業余6~8級及專業級別(中級預備 Itermediate Foundation, 中級Itermediate, 高級預備Advanced Foundation, 高級1 Advanced 1, 高級2 Advanced 2),兩級別是同時進行的,學生年齡必須達到11歲以上。6~8級課程內容是為因自身條件和個人意愿不愿走專業級別,繼續業余學習芭蕾舞的學生準備的;對于想從事專業芭蕾表演道路的學生,進行專業級別的學習和考試。
由于兩版教材的級別較多,內容豐富且都是針對6歲左右的學員,故在此特選用北京舞蹈學院芭蕾舞分級考試教程一級的內容及英國皇家芭蕾舞考級大綱的P級內容來做詳細的闡述這兩級的教學內容。
(二)兩版教材同一級別內容的異同
1.課程內容的異同
北京舞蹈學院芭蕾舞分級考試教程一級主要由三大部分構成:地面動作、扶把動作及中間動作。第一部分:地面動作(勾繃腳、腿的轉開練習、壓腿、吸伸腿、踢腿、腰背肌的訓練等)。這些動作要領的講解有利于剛接觸舞蹈的學生理解開、繃、直的概念,也有利于他們很好地鍛煉身體的柔軟度;第二部分:扶把動作(Plie, Tendu, Jete等)是為學生掌握芭蕾最基本動作做基礎輔助訓練,讓學生更好地體會重心與身體各軀干協調配合;第三部分:中間動作(行進步和行禮、跑跳步、Galop、手位、小跳以及三段舞蹈等)的訓練,讓學生熟悉手的位置、認識教室的方位、學會伴隨音樂做動作、以及鍛煉他們的協調性。
英國皇家舞蹈學院考級大綱P級整體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地面動作(legs and feet, fingers and hands)組合較短,主要訓練學生勾繃腳及手位兩個內容;第二部分:中間動作(walks, run and balance, bounce and jump, bend and spin, galop等)動作由單一元素組成,對學生的協調性、重心轉換,舞蹈感知力有很大的幫助。不同于北舞教材,英皇初級的考級內容沒有設立把桿部分,但不局限老師可以針對單一動作進行扶把訓練。其地面動作較少,主要以中間練習來對學生進行教學,且運用了較多的舞蹈道具,讓學生利用簡單的道具來掌握動作要求。
2.規格要求的異同
北舞教材以俄羅斯學派為主,動作練習嚴謹,專業。從一級開始對于開、繃、直,手位,腳位,方向等進行嚴格要求。北舞一級教材很重視軟開度的要求。舞蹈的學習與軟開度是相輔相成的,好的軟開度對于芭蕾舞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幫助。在北舞一級教程的地面動作中,專門有“壓腿”和“踢腿”這些針對軟開度的組合訓練,這些組合的訓練為完成plie、吸伸腿及之后難度系數更高的動作打下基礎。這些內容是英皇教材訓練中所忽視的地方。
英皇初級的教材里很重視轉換重心。在北舞一級教材中已經涉及一位腳和二位腳的動作,在英皇初級教材中,主要還是以正步位和大八字位為主要訓練腳位,因為在一位腳及二位腳的基礎上做動作會涉及換重心,對于6歲的學生來說,這是很難掌握的一點。但它是在芭蕾舞的學習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初級教材里有專門訓練這一項的換重心組合“transfer of weight”,讓學生充分體會換重心的感覺,強化這一感知,這是英皇教材中很有特色的一項。
四、兩版教材在實際教學中的特點
北舞的教材因取材于俄羅斯學派,整體風格偏嚴謹、規范,對于教材內容的規定很嚴格,所以老師與學生自我發揮的空間不大,但對基本芭蕾舞的動作學習有很好的幫助。學完一級教材的內容后,學生基本能掌握芭蕾舞開、繃、直、軟度及儀表儀態的展現技術和芭蕾舞的基本要求。但同時存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感到吃力,不明白細節處理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從完全不了解芭蕾舞到初步進入芭蕾舞的課堂,這中間沒有一些過渡訓練,會導致學生不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做動作。遇到這種情況,需要老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去調整教材的教學進度。這對于學生及老師都是磨合的階段,對彼此都有很大的挑戰。
相對來說,英皇教材由于發展歷程長,所以在經驗方面更充足,教材的設定也更精細。英皇教材在課堂上,給予任課老師很大的發揮余地,在級別考試時并不一定完全要求與教材內容一致,而是讓任課老師依據學生課堂發展情況來對舞蹈組合做改變。且考慮學生處于業余學習的狀態,而非專業,所以在級別較低的內容學習方面要求沒有那么嚴格,有著更人性化的一面。并且,不僅要求學生在肢體上要量力而行,對于學生的心理狀態也非常的重視,讓學生從肢體到身心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能夠共同發展,這是英皇教材很有特色的一方面,也是北舞教材應學習并參考的一部分。但是芭蕾作為舞蹈藝術,重點還是在肢體的表達上,將注意力分散,這樣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在一段時間的學習中,對基本的儀態和舞姿的形成都不能夠有很明顯的改善。這也就需要老師從中考量,在注重學生心理變化的同時,把握好專業知識的教學進度,所以英皇教材對于教員的考核要求要更高。
五、結語
兩版教材能夠受到廣大群眾的關注,說明了其中不可估量的,經過時間考驗的舞蹈教育價值。它們雖有異同,但各有優長,平分秋色,其初心都是為了讓芭蕾這門高雅藝術為廣大群眾所周知,所感興趣,所習得。由于發源地的不同,兩版教材從教學內容上、教學方法上,以及教學方式上都有很明顯的特色,也有互相借鑒,互補長短的空間。
參考文獻:
〔1〕曲皓.北京舞蹈學院芭蕾舞分級考試教程[M],北京:北京舞蹈學院芭蕾舞考級中心編,1994(4).
〔2〕[俄]薇拉·科斯特羅維茨卡婭.[俄]阿列克謝·比薩列夫.俄羅斯學派/古典芭蕾教學法[M].李巧,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