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摘? 要:目的? 研究將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應用于冠心病患者治療中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新泰市人民醫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使用隨機數字分組法分為常規組(采用常規心血管藥物進行治療)和觀察組(在常規藥物的基礎上聯合他汀類藥物進行治療),各40例,觀察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7.5%與常規組的80.0%相比明顯較高,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頭暈頭痛、四肢乏力、惡心嘔吐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5.0%與常規組的22.5%相比明顯較低(P<0.05)。結論? 使用心血管常規藥物聯合他汀類對冠心病患者進行治療能夠顯著提高治療有效率,大幅度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療效確切、安全性高。
關鍵詞:常規藥物;他汀類藥物;冠心病;心伐他汀;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2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3-0169-02
冠心病在心血管疾病中比較常見,發病率較高且多發生在中老年群體中。患者發病時會產生惡心、乏力、胸悶等癥狀,若治療不及時有可能會導致病情惡化引發心肌梗死,甚至致殘、死亡率極高,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1-2]。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冠心病的發病率也隨之不斷上漲[3]。截至目前,冠心病的發病機制仍不明確,張建平、王春玲[4-5]等人認為冠心病分發病機制與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有密切的聯系,需要采用針對性的藥物進行治療并對飲食進行低脂低糖控制。本文通過對新泰市人民醫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分組展開治療,來探討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應用于冠心病患者治療中的臨床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
選擇新泰市人民醫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使用隨機數字分組法分為常規組(采用常規心血管藥物進行治療)和觀察組(在常規藥物的基礎上聯合他汀類藥物進行治療),各40例。常規組40例,男性女性比例21∶19;年齡40~70歲,平均年齡為(55.28±4.36)歲;病程1.5~5.5年,平均病程為(3.62±1.06)年。觀察組40例,男女比例23∶17;年齡43~75歲,平均年齡為(57.0±5.32)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為(3.33±1.02)年。比較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可比性較高。此次研究報經醫院倫理委員審批通過,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經臨床診斷為冠心病,且有完整的臨床資料;均自愿配合治療。
排除標準:存在重大器質性病變;有精神障礙;急性心肌梗死及臨床資料不完善的患者。
1.2? 方法
常規組患者使用常規心血管藥物進行治療:給予西尼地平片(生產廠家:蚌埠豐原涂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440)3次/d,20mg/次;阿司匹林片(生產廠家: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71021)2次/d,1~2片/次;單硝酸異山梨脂片(生產廠家:魯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095,規格20mg),2次/d,1片/次。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組使用常規藥物的基礎上聯合他汀類藥物進行治療:辛伐他汀(生產廠家:浙江京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207),口服1次/d,初始劑量為10mg/次,藥物劑量可根據患者病情做適當調整。
兩組療程均為2個月。對兩組患者飲食均進行嚴格低脂控制。
1.3? 觀察及評定指標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和并發癥發生情況并做比較分析。
臨床療效判定標準為:經過治療,患者臨床癥狀如胸悶、心絞痛等徹底消失為顯效;患者心絞痛發作次數顯著減少,臨床癥狀獲得一定程度改善判定為有效;臨床癥狀無任何改善甚至病情發展加重判定為無效。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頭暈頭痛、四肢乏力及惡心嘔吐。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和運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的判定標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7.5%與常規組的80.0%相比明顯較高,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患者頭暈頭痛、四肢乏力、惡心嘔吐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5.0%與常規組的22.5%相比明顯較低(P<0.05)。見表2。
3? 討論
冠心病病情危重、發病急、病情發展迅速,在心血管疾病中屬于比較常見的一種,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惡心、乏力、胸悶、胸痛,如果不及時治療,病情迅速發展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多數學者認為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是引發冠心病的主要相關因素。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生活習慣的改變導致冠心病的發病率不斷上漲,而且發病人群越來越年輕化[6-7]。因此冠心病的治療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冠心病的治療目前在臨床上多以藥物為主,但單一藥物治療雖有一定的療效,但效果不太理想。王鑫等人[8]的研究顯示,辛伐他等他汀類藥物對內源性膽固醇合成有抑制作用,能維持體內代謝平衡,具有穩定粥樣斑塊的作用,能有效減少治療冠心病急性冠脈事件發生概率,安全性高、療效顯著,被廣泛應用于冠心病的臨床治療中。本文通過對本院2019年1月~12月期間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分組展開治療,來探討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應用于冠心病患者治療中的臨床療效。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7.5%與常規組的80.0%相比明顯較高,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頭暈頭痛、四肢乏力、惡心嘔吐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5.0%與常規組的22.5%相比明顯較低(P<0.05)。這說明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關心并臨床療效顯著,能夠顯著提升治療效果,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使患者的惡心嘔吐、頭痛頭暈、四肢乏力等臨床癥狀得到有效的改善,安全可靠。
綜上所述,使用心血管常規藥物聯合他汀類對冠心病患者進行治療能夠顯著提高治療有效率,大幅度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療效確切、安全性高。
參考文獻
[1]于淼,徐磊.應用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冠心病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04):135-136.
[2]劉瓊瓊.應用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冠心病的臨床療效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03):198-199.
[3]鄒錦儀,曹文榮.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冠心病的效果分析[J].華夏醫學,2020,33(01):70-73.
[4]張建平.他汀類藥物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冠心病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0,13(17):62-63.
[5]王春玲.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86例冠心病的臨床應用[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8,05(32):67.
[6]韓文先.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102例冠心病的臨床效果分析[J].心理醫生,2016,22(23):104-105.
[7]Yang Y, Cai Y, Wu G, et al. Plasma long non-coding RNA, CoroMarker, a novel biomarker for diagnosi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Clinical Science,2015,129(08):675-685.
[8]王鑫.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冠心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05):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