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華
摘 要:我國歷史源遠流長,眾多文化遺產是古人留給我們的珍貴智慧結晶。小學是人生的啟蒙階段,同時也是學習知識、培養人格品質的黃金時期,在小學階段進行經典誦讀能夠拓寬學生的眼界,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文章討論了經典誦讀的意義,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經典誦讀;語文教學;語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4-00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4.019
語文素養包括對知識的靈活運用,這是綜合能力的良好體現。我國擁有很多流傳至今的經典文化作品,這是我國文化傳承的重要象征,是每一個華夏兒女的寶貴精神財富。將這些經典納入小學語文教學,能夠在啟蒙階段就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學生日后發展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經典誦讀的意義
(一)磨煉學生基本功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經典誦讀能夠磨煉學生的基本功,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同時還能鍛煉記憶力,對學生將來的學習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相關調查研究表明,記憶力并無先天優劣之別,可以通過后天的努力進行鍛煉,誦讀經典對鍛煉學生記憶力很有幫助。當學生朗讀、背誦的古詩詞積累到一定的量之后,就會對學生學習古詩詞有很大幫助。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大腦飛速發展的階段,記憶力很強,多背誦課外讀物能夠為日后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此外,誦讀經典還能培養學生的文化底蘊,學生不僅能通過經典讀物學到一定的知識,還能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響,了解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在閱讀大量的經典著作之后,學生能夠打下扎實的語言基礎,同時具備一定的思想情操。
(二)經典誦讀是達到詩意生活的捷徑
不管是在課堂學習還是課后學習中,閱讀經典都能夠起到陶冶學生情操的作用,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表達能力,從而通過經典著作的閱讀來表達自身的實際感受。有一位知名的教育學家提出過這樣的觀點:教育的最終目標不是為了向學生傳授足夠多的知識,而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只有從根本上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才能讓學生從教育中終身受益。經典詩詞、文章、著作中包含很多優秀的文化內涵,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需要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理解。
二、有效利用經典誦讀提升小學生語文素養的策略
(一)誦讀經典,增加識字量
小學階段低年級的學生還處于識字階段,教師可以開展相關的閱讀活動,閱讀的素材包括《三字經》《弟子規》《論語》等,可以讓學生在掌握盡可能多的生字后,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接受能力選擇合適的教材,遇到不認識的字詞時,可以查閱字典,增加識字量和閱讀量,進一步擴充學生的知識儲備,這對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有促進作用。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夠引經據典,一旦想起曾經讀過的經典著作,學生就會產生更大的寫作熱情,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能因此得到極大的鍛煉,記憶力也會有明顯提升。
(二)強化對教材內容的理解
就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教材來看,其中很多都和古詩、文言文有密切聯系,這些古詩和文言文就是經典文化教材,學生在學習這些詩詞的過程中,能夠培養自身的文化修養。但是小學階段學生的理解能力還不夠完善,再加上古詩詞多是精練的對偶句,學生無法深入理解,這時教師就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為學生講解,將經典誦讀和教材結合起來。
例如小學二年級的《古詩兩首》,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安排不同的學習任務。第一首是《夜宿山寺》,如果僅憑學生獨自解讀,恐怕很難掌握其中的真正含義。并且這首詩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增加了學生的理解難度。這首詩描寫了高聳的寺廟樓宇,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包含夸張手法的詩詞,當學生了解了更簡單的文學作品后,再來理解《夜宿山寺》就會更輕松。例如李白在《望廬山瀑布》中寫“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兩句詩也使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小學階段的學生當然也很難理解李白描寫瀑布的場面,因此教師可以引用其他經典著作,輔助學生理解,提升學習效率,最終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積少成多,多背誦課外詩詞
語文素養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后,在潛移默化中提升的,這是由長時間積累的量變導致最終質變的過程。小學階段的課后作業一般較少,留給學生提升自己的時間非常充裕,學生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在課后背誦大量的詩歌和優秀文章。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制訂詳細的學期計劃,可以讓學生每周背誦4-5首詩歌,這些詩歌最好和課本上的內容有關聯,這樣能夠起到知識延伸的作用。語文教師可以每周開展一次課后詩歌背誦的小活動,為學生創造詩詞共享、共賞的環境,讓學生在活動上交流和溝通,加深對詩詞的理解,從而產生對詩詞學習和背誦的興趣。
(四)開展多種經典誦讀活動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對文化傳承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學生個人的發展也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在文章中表達的意思,還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對語文學科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認知和了解。教師可以和校領導協商,開展形式豐富的經典誦讀活動,讓全校學生都參與活動,起到提升學生綜合文化水平的效果。例如學校可以每個月都開展一次經典背誦大賽,背誦的內容不限,可以是詩歌也可以是優秀文章。在學生準備的過程中,就能夠檢查到學生對詩詞、文章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同時通過比賽能夠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能讓更多學生參與其中,主動加入背誦經典的行列中來,在校內營造學習經典的氛圍。同時還可以開展關于《論語》典故的比賽,比賽模式如下:首先要立題,以《論語》中的某個句子展開競賽,學生需要根據選取的句子說出句子的含義,同時也要指出句子背后的教育意義。在相關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肯定的鼓勵,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除此之外,經典誦讀活動也能夠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平臺,讓學生在該平臺和其他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交換意見,吸取經驗。在學生對《論語》有著更充分理解和認識的同時,還能正確引用其中的觀點,加強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通過不同形式的活動,學生能從中獲取收益,提升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