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與深入,針對當前小學教育情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除了要進行相應理論知識的講解之外,還要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三觀,為學生未來的發展與成長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因此,針對當前這一教育需求,將語文教學與班主任管理進行有效結合,是具有必要性的價值的。
一、運用語文教學幫助班主任實施思想教育
在當前小學語文教育階段,語文教學的組成部分除了一些相應的基礎理論知識之外,還含有一些情感教育、德育教育以及傳統文學教育,其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還能加強學生對于情感、價值、思想以及品德的全面認知。
例如,在教學古詩時,班主任就可以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抽出10到20分的課余時間,來引導學生依照古詩內容去進行共同朗讀,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能夠接受不同傳統文化知識的熏陶,讓學生去不斷地掌握古人的文字運用精髓,以此來培養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觀念,并運用這種方式來突破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朗讀結束時,進行相應的寫作練習,讓學生記錄自身的朗讀心得,這樣一方面可以加強學生的寫作能力,另一方面還有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知識接收程度,進而以此為教師后續開展針對性教學帶來一定的便捷,運用班主任管理工作來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慣用學習方法就是模仿練習,因此在教師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還應注重引導學生去針對一些重點語句、段落進行仿寫練習,以此來幫助學生加深對于相關文章內容的掌握與理解,并通過不同的語句來豐富學生自身的情感體驗。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班主任在開展一些思想教育時就會取得優異的效果。
二、運用故事典籍來實施道德教育
在當前小學教育階段,德育教育可以說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學生的未來成長與發展將產生直接的影響,同時也是提高班級整體管理質量的重要基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普遍的語文教材內容都包含了大量的德育教育元素,其中一些經典故事發揮的效果最為突出,班主任在開展語文教育的過程中,就要注重運用教材中的經典故事去進行相應的德育教育,將德育教育自然滲透在語文教學之中,這樣能讓學生以更加自然的方式去接受、去理解。
例如,“狐假虎威”的故事就告訴了我們不要依仗別人的勢力去欺壓他人,要透過事物的現象看本質,不要被假象所迷惑;“坐井觀天”的故事告訴了我們看待問題、認知事物要站在多個角度,要看得全面,不能用狹隘的眼光去判斷一些事物以及問題;“守株待兔”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人們應該要不斷地努力,不要抱有任何僥幸的心理,要懂得變通并學會變通。只有將這些包含德育教育的故事講給學生,才能促使德育教育獲得良好的成果,并以此來體現出兩者之間的結合意義。
三、運用作文課了解學生情緒變化
寫作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對學生文字運用能力以及文字組織能力的一種檢驗,更是學生抒發自身內心情感以及內心想法的唯一方法。班主任就可以通過學生的作文來掌握學生情緒上的變動,班主任要針對學生的不良情緒進行及時的開導,并將管理自身情緒變動的重要性,以及管理自身情緒的方式為學生進行相應的講解,讓學生明確地認知到管理情緒的重要性,以此來避免因為學生自身的情緒波動影響到班級整體的心理健康發展。此外,班主任在創設寫作練習主題的過程中,還應注重寫作主題的針對性,要圍繞團結、有愛、和諧來創設相應的寫作題目,進而促進學生形成團隊合作意識,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學習這個大家庭之中,最后在通過相關的作文評價,來加深學生對于情感的體會,讓學生在真正意義上認知到集體的重要性,從而通過語文教學的方式,來推進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綜上所述,在小學教育階段,小學語文教學與班主任管理工作可謂是互相促進又互相影響。因此,要想確保兩者之間的結合有效性,構建一個高效的小學教育模式,校內相關的教育工作者就要詳細掌握當前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學習特點,并將其與小學教育的實際需求進行有效的結合,以此來不斷地完善語文教學與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結合策略,進而通過這樣的方式,在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質量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從而以此來促進學生綜合性的發展,為學生后續的學習以及成長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