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嘉慧
摘 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組合作學習已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在具體的實施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合作教學實施效果不佳,并未達到預期的閱讀教學目標。基于此,本論文對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具體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合作學習;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2-013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2.068
在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師要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不斷優化閱讀教學策略、提升閱讀教學效果,使得學生在有效的閱讀過程中,激發語文學習興趣,全面提升語文綜合素養。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在優化閱讀教學的時候,要改變以往的閱讀教學模式,充分借助新課改背景下的合作學習模式,促使學生在小組的形式下,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團隊協作的過程,提升閱讀效果,真正實現閱讀教學的價值。
一、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閱讀教學屬于教育中較為重要的部分,將其和先進的教學方式相結合,不僅能充分突出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發揮其優勢,還能引起學生對閱讀教學內容的關注,以促使學生的自主意識得到提高,促進學生合作意識與素養的提高,從而使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但是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還存在以下的問題。
(一)合作理念不夠深入
在小學語文閱讀合作學習模式下,師生角色發生轉變,教師逐漸成為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師只有深刻理解這一內涵,才能更好地開展閱讀合作學習。但是在調查中顯示,部分教師由于對合作教學認識不夠全面、不夠深刻,以至于在教學的時候,并未形成制度性的合作學習模式。
(二)合作分組不科學
部分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合作學習的時候,由于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不夠全面,對學生分組不夠科學、不夠合理,無法達到預期的合作學習效果。在這種情況下,極容易導致學習小組成員之間差異過大等。如此一來,致使合作學習過程中,小組內學生之間無法有效配合,導致小組閱讀學習中,僅僅只有少數幾名學生參與,其他學生則出現走神、自暴自棄的現象,致使合作學習無法有效展開[1]。
(三)合作學習過程不夠完善
在研究中發現,當前小學語文閱讀合作學習模式下,由于部分教師引導不夠,只有部分學生是在小組內分配任務,多數學生都是被動等待教師分配任務;還有在具體的合作學習中,只有部分學生處于興奮的狀態,多數學生學習積極性比較低,而是在小組內被動接受其他成員的講解,甚至表現非常消極;由于教師對合作學習指導不夠,以至于合作學習流于形式,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四)自由討論環節缺乏科學性
在小學語文閱讀的合作學習模式下,討論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也是合作學習的核心。要實現這一點,教師在開展閱讀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必須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討論,才能達到最終的目的。但在研究中發現,多數教師在實施閱讀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常常受到教學任務繁重、課堂教學時間有限等因素的制約,有的教師沒有給學生留足夠的討論時間,或者是討論開展不夠深刻,而是草草結束,難以完成既定的閱讀合作教學目標。
(五)缺乏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
目前,在小學語文閱讀合作學習中,教師在開展評價的時候,忽視了學生的具體表現、評價方式比較單一,無法展示合作的作用等,致使教學評價不夠科學、合理,無法真實反映學生的實際情況,制約了合作學習的效果[2]。
二、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科學分組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科學、合理劃分學習小組是基礎和關鍵,直接決定了小學語文閱讀合作學習開展的效果。具體來說,教師在對進行分組的時候,可依據小學生的性別、能力、興趣、性格等標準劃分小組。在分組的時候,應關注小組內男女學生比例,并結合閱讀文本中的角色、學習目標確定小組內的男女比例;在進行分組的時候,還要關注學生的實際能力,結合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智力水平等,將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劃分在一個小組內;在進行分組的時候,還要關注學生的興趣、性格等,使得小組劃分更加科學、合理;在完成小組分組之后,還要結合小組內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改變,定期進行更換,使得合作學習小組與成員相適應。
(二)營造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參與興趣
在傳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由于閱讀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缺乏有效的互動,以至于閱讀氛圍比較沉悶,嚴重制約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基于這一現狀,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閱讀教學時,要以激發學生參與興趣作為第一要務。而要達到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合作教學時,要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促使學生在課堂氛圍的刺激下,激活自身的參與欲望,促使其積極主動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一方面,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時,應結合合作學習的內容,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情境等多種途徑,給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學習氛圍,促使學生在這一環境下,積極主動參與到閱讀學習中;另一方面,教師在營造合作學習氛圍時,還要立足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等,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得學生逐漸形成快樂的閱讀學習心態,最終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合作學習中。
(三)轉變理念,精心選擇合作學習任務
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需注重理念轉變,并將學生作為閱讀教學的主體,以促使乏味枯燥的文本內容實現形象化與生動化,而非直接把問題答案告知學生,使學生被動地學習。同時,語文教師還需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通過對語文文本的靈活應用,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新精神與能力。因此,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語文教師需根據教學理念,構建學生為課堂主體的教學模式,以促使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得到有效提高。對于學生而言,語文教師需提供給每個人自我表現的機會,構建閱讀自信。在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可引導學生到臺上將自己對于閱讀的看法進行講述,邀請其他學生對相關看法進行闡述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