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燁 蘭宇
摘要:我國是農業大國,在農業種植過程中農作物的生長始終受到病蟲害的威脅,因此植保作業對農業生產顯得尤為重要,而傳統作業方式,對作物的整體防治效果不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業生產和農業發展。近年來,以科技和經濟發展為支撐農業現代化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農業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和植保無人機的迅速發展以及農村人口老齡化、農業勞動人口減少的驅動下,無人機被頻繁應用到農業植保領域,為我國農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在應用過程中,更是體現出效果好、效率高、危害小、成本低等特點,未來無人機的應用將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文章通過研究黑龍江省植保無人機的應用現狀,并就植保無人機在未來的推廣和發展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植保無人機;黑龍江;應用現狀;配套藥劑飛手
一、植保無人機應用現狀
(一)我國植保無人機發展現狀
近年來,在國家大力發展農業現代化的政策支持下,通過新技術和新興產業的驅動我國農業現代化高速發展,形成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道路。雖然我國新型農業更加規模化、規范化,更具產業化,但在新型農業裝備的應用方面依然比較落后,我國的植保無人機的發展以2005年為起點經過5年的發展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在2010年研制出第一架植保無人機。隨之植保無人機企業迅速發展,出現了200多家企業其中有10家企業具有自主研發能力。到2016年植保無人機便可以依靠精準的定位和遠程操控系統進行植保作業。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的植保無人機的數量將超過1萬架。隨著農業現代化進程推進和農村勞動力減少以及土地流轉進程加快,對植保無人機的要求越來越高,無人機的發展還未達到社會所需的水平,需要不斷的進行技術革新。
隨著市場新需求的變化和技術的進步,植保無人機市場逐漸步入佳境。此外還有許多與植保無人機相關的農業裝備研究有了一定的發展,因此對于無人機的低空遙感、自主導航定位、精準施藥、數據監控卓越的貢獻。但對植保無人機行業整體來說在生產、市場推廣和農業發展需求方面還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如沒能形成產業化生產;植保無人機使用很多地方處于試驗、示范階段,沒有規模化推廣;市場需求與數量明顯不對等的現象。綜上來看植保無人機在我國有著很好的發展前景和進步空間,而植保無人機的良好發展必將令中國的農業生產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對我國農業的發展,發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黑龍江植保無人機應用現狀
黑龍江是農業大省,全省耕地面積0.16億公頃,人均耕地達0.6 公頃,據《黑龍江省統計年鑒》顯示:黑龍江省的農作物總播種量達到1476.8公頃,糧食總產量達到7410.3萬噸,是全國最大商品糧生產省份。黑龍江省農作物受病蟲害程度整體較輕,但由于地形、氣候、人口等因素使植保難度較大。早在20世紀90年代黑龍江省便引入固定翼飛機進行植保作業,但受到種種因素限制,一直處于試驗和示范階段,未能大面積推廣。直到2010年第一架單旋翼電動無人機的引入開起了黑龍江省植保無人機的良好發展局面;隨著無人機技術的發展,2014年第一臺多旋翼無人機投入應用,使得操作更加簡單、作業更加精準、安全性更高;由于作業成本大幅度降低和專業飛手培訓體系的完善,2018年成為了黑龍江省植保無人機爆發式發展的元年,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植保無人機數量達2437架成為全國植保無人機保有數量最多、作業面積最大的省份。
隨著植保無人機技術的全面提高和成本大幅度降低,植保無人機從早期僅應用于水稻防治,到應用于全省大部分作物的蟲害防治上如水稻、玉米、大豆及經濟作物。從2019年應用作物構成上看,應用無人機作業面積最大的作物為水稻。并且,植保無人機從早期的病蟲害防治應用范圍逐漸廣泛,逐步應用在高桿作物中、后期病蟲害防治以及水田苗后除草等方面。
與人工霧化噴灑和固定翼大飛機相比,多旋翼植保無人機具有效率高,適應性強,操作簡單,應用范圍廣和成本低的特點,近年來植保無人機在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廣泛的普及下在黑龍江省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二、植保無人機存在問題
(一)缺乏專業的飛手隊伍
植保無人機屬于高精度儀器,需要高規格的保養、維修、操控等配套服務,在進行植物保護作業中需要較高精度操作,目前在黑龍江省內具備此能力的專業飛手非常稀缺,大多數無人機是由種植大戶和農機大戶中相對年輕的人員操作,他們的文化水平較低且平時主要忙碌于勞作活動,對無人機使用的學習能力較差,學習時間短,且指導教師的缺失使他們很難進行獨自探索學習,提高無人機操作能力困難。現階段受到場地、機構、成本的限制也導致專業的培訓服務匱乏,無人機的售后保養服務也受到影響,大大減少了無人機的使用壽命和投放精度。
植保無人機的作業要求做到“飛成功”而不僅僅是“飛起來”,在具備操作能力的作業人員中,他們的農業知識素養不足,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對于植保作業的藥劑選擇、藥劑濃度等不能精準把控,對作物的防治效果不佳,不利于作物的生長,無人機操作技術人員農業知識匱乏的長時間影響會阻礙農業生產和無人機的推廣應用。
(二)植保無人機綜合效益不佳
首先是無人機自身的性能存在不足,在操作難易程度、精準施藥方面需要進一步改進。由于植保無人機作業對象為各種地形、氣候和各種農作物,所以無人機應該提升適應力,以滿足不同的需要。一些無人機長時間的使用還容易出現故障,這對農忙時間的作業效率產生很大的影響。
其實是經濟效益,農戶使用植保無人機的最終目的是提高經濟效益,當前,無人機的特點是高效率、低人工,但價格普遍較高,使得市場推廣難度較大,尤其是在我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的個體種植模式下,農業種植本身的低收益更是與高價格、高維護成本的植保無人機不適應。
(三)配套藥劑和配套服務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