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薪瑾

摘? 要:目的? 分析觀察STA無痛麻醉儀在老年患者拔牙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口腔外科門診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接受I度以上松動牙拔除術治療的60例老年患者,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成對照組(30例)與試驗組(30例),對照組選擇傳統注射器麻醉,試驗組選擇STA無痛麻醉儀麻醉,觀察兩組的麻醉效果。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麻醉期間的VAS評分、Kuttner評分均明顯降低(P<0.05),Franklev評分、Houpt評分均明顯提高(P<0.05)。結論? 在老年患者拔牙術中應用STA無痛麻醉儀不但能讓麻醉期間的疼痛程度有效減輕,而且還能對患者的面部緊張表情進行緩解,提高其耐受行為和合作程度,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STA無痛麻醉儀;老年;拔牙術;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782.1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2-0056-02
在我國經濟文化水平快速發展和進步的過程中,人們對醫療服務也具有更高的內在需求,“舒適化無痛口腔醫療”理念開始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1]。在口腔外科中,牙拔除術是最常見的一種手術類型,而老年患者則是最常見的拔牙就診人群,但是因為老年人群常常伴各種系統性疾病,同時存在牙科焦慮癥,拔牙期間常常因為疼痛而讓患者血壓上升、精神過度緊張,從而引起各種意外事件。所以老年患者在接受牙拔除術治療時,要想順利完成牙拔除術,首先就需要保證局部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讓患者術中疼痛程度減輕,實現無痛、舒適的效果,進而讓老年患者診療期間的風險減輕,就成為了現階段口腔外科醫生需要及時解決的問題。我院在老年患者拔牙術中應用STA無痛麻醉儀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具體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口腔外科門診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接受I度以上松動牙拔除術治療的60例老年患者,本次研究經我院倫理協會研究批準同意。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將60例患者分成對照組(30例)與試驗組(30例)。對照組中,13例男性,17例女性;其年齡為60~85歲,平均為(71.5±3.2)歲;牙齒松動度:16例為II度,14例為III度;ASA分級為:11例為II級,19例為III級。試驗組中,14例男性,16例女性;其年齡為62~83歲,平均為(71.1±3.8)歲;牙齒松動度:15例為II度,15例為III度;ASA分級為:10例為II級,20例為III級。兩組的各項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簽署知情同意書;②牙齒松動度為I度以上;③年齡≥60歲;④ASA分級≤III級。
排除標準:①嚴重全身系統性疾病;②拔牙術禁忌證患者。
1.3? 方法
全部患者均選擇半臥位,選擇濃度為4%的阿替卡因腎上腺素注射液(生產廠家:法國PRODUITS DENTAIRES PIERRE ROLLAND,注冊證號:H20140732)開展牙周韌帶注射麻醉,安排同一醫生負責操作。
試驗組選擇STA無痛麻醉儀進行麻醉:選擇30G1注射針和STA,進針點選擇擬拔除牙齒舌(腭)、唇(頰)側遠中或者近中角,針尖斜面應與牙齒斜面緊密切合,放入到牙齦溝內,順著牙體長軸方向輕輕探入注射針頭。對于單根牙來講,只需在遠中一點注射局麻藥0.45~0.60mL;對于多根牙來講,則應在近中、遠中分別注入局麻藥0.45~0.60mL。
對照組選擇傳統注射器麻醉:選擇30G1注射針和傳統注射器,進針點選擇擬拔除牙齒舌(腭)、唇(頰)側,刺入到牙周膜間隙,直到無法進針,注射局部麻醉藥物的劑量與試驗組一樣。
1.4? 觀察指標
①于麻醉期間,選擇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患者疼痛程度進行評估,分值越高則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嚴重[2]。②于麻醉期間,選擇Kuttner面部表情法對患者的面部表情進行觀察,患者分值越高則表示其越痛苦[3]。③于麻醉期間,選擇Frankl治療依從性量表對患者合作程度進行觀察,患者分值越高則表示其配合程度越理想[4]。④于麻醉期間,選擇Houpt行為量表對患者行為進行判斷,患者分值越高則表示治療越順利[5]。
1.5? 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21.0軟件做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進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麻醉期間的VAS評分、Kuttner評分觀察
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麻醉期間的VAS評分、Kuttner評分均明顯降低(P<0.05)。見表1。
2.2? 麻醉期間的Frankl評分、Houpt評分觀察
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麻醉期間的Frankl評分、Houpt評分均明顯提高(P<0.05)。見表2。
3? 討論
老年人群常常伴各種心腦血管系統疾病,在接受牙拔除術治療時,術中操作的疼痛容易導致患者出現各種不良情緒,進而讓原發疾病加重,增加手術治療的風險,所以在進行局部麻醉時選擇合理和科學的局麻器械就顯得非常重要[6]。注射器是一種傳統的麻醉設備,局麻期間患者容易出現疼痛,主要是因為在注射部位刺入注射針之后會導致機械創傷,麻醉劑快速進入組織會導致組織出現突然膨脹;除此之外,傳統注射器無法對局部麻醉藥物的流速、流量進行準確控制,同時容易刺入到血管而導致各種不良反應。所以對傳統局部麻醉模式進行改變就顯得非常關鍵。
STA則屬于新型局麻器械,在牙科器械逐漸完善和改革的過程中,STA在臨床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STA的具體工作原理是利用計算機芯片對壓力流速等變化進行準確、自動控制,利用步進電機對推進桿進行精確控制,讓藥液流量能維持適宜壓力、穩定、慢速以及持續,讓注入局部麻醉藥物時的壓力能比機體痛閾更低。另外,STA是通過對麻醉器械進行改良制作而成的,體積較小,攜帶方便,而且操作簡單,方便學習和掌握,便于臨床推廣。對于老年患者來講,其患牙牙周膜的寬度明顯增加,因此能讓藥液更好地滲透。本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麻醉期間的VAS評分、Kuttner評分均明顯降低(P<0.05),Frankl評分、Houpt評分均明顯提高(P<0.05);研究結果表明,采用STA無痛麻醉儀,患者麻醉期間的疼痛程度明顯減輕,而且具有更加舒適的面部表情,能更好配合手術操作,耐受性為也更加理想。
總之,在老年患者拔牙術中應用STA無痛麻醉儀不但能讓麻醉期間的疼痛程度有效減輕,而且還能對患者的面部緊張表情進行緩解,提高其耐受行為和合作程度,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李明恒,王駿,賀平.STA 無痛麻醉儀在心電監護拔牙術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8):101-102.
[2]劉燕軍.STA無痛麻醉儀在心電監護拔牙術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9,8(3):135-136.
[3]王翠英,敖靜,劉曉菊.老年患者拔牙安全性的分析與研究[J].全科口腔醫學雜志(電子版),2019,6(11):22,24.
[4]游珺,林巧霖,侯振偉.口腔無痛麻醉儀與傳統注射器注射麻醉在老年患者牙拔除術中的應用效果對比分析[J].空軍醫學雜志,2018,34(3):185-188.
[5]張月嬌,李正旺,高曉哲.STA無痛技術在口腔局部麻醉中的應用[J].現代口腔醫學雜志,2020,34(1):49-52.
[6]陳丹.STA無痛麻醉儀兩種注射技術的麻醉效果對比[J].醫藥前沿,2018,8(2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