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維娟

摘 ?要:目的 ?分析在護理腦出血患者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期間昌樂縣中醫院收治的60例腦出血患者,根據其就診單雙號分組,單號30例為控制組,雙號30例為試驗組。控制組應用常規護理,基于此試驗組應用臨床護理路徑。比較兩個組別心理評分變化及生活質量。結果 ?兩個組別護理后SDS、SAS評分、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發現試驗組均明顯優于控制組,有統計學價值(P<0.05)。結論 ?在護理腦出血患者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顯著,即可對患者不良心理予以顯著改善,且可提升其生活質量,值得研究。
關鍵詞:腦出血;臨床護理路徑;不良心理;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0086-02
在臨床疾病中,常見腦部嚴重并發癥,即為腦出血,其多發于高血壓中老年患者,其早期發病時具有很高的病死率,且發病數日約有50%左右的患者可死亡,而多數幸存者會產生一系列程度不同的后遺癥[1]。在治療此類患者的過程中,對其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加以干預,對于促進其病情康復具有積極作用和意義。作為一種新型的醫療康復護理模式,臨床護理路徑近幾年獲得了廣泛應用,其具有低成本、高品質、高效率的優勢,該臨床護理管理工具經十幾年國外實踐表明具有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該護理模式不僅有利于提升患者滿意度,還能加強醫護合作,規范護理和診療方法,還能減少患者致殘率和致死率,以促進其病情更快恢復[2]。本文選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昌樂縣中醫院收治的腦出血患者60例,根據其就診單雙號分組,單號30例為控制組,雙號30例為試驗組,即分析了在護理腦出血患者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現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期間昌樂縣中醫院收治的60例腦出血患者,根據其就診單雙號分組,單號30例為控制組,雙號30例為試驗組。統計基礎資料:試驗組年齡值為50~84歲,平均年齡(65.2±2.9)歲;性別比例男/女為17/13。控制組年齡值為51~85歲,平均年齡(63.5±2.8)歲;性別比例男/女為18/12。各組基礎資料經臨床統計學檢驗,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符合倫理學要求。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3]:均符合腦出血的相關診斷標準;均經臨床癥狀、頭顱CT檢查等確診;均為非手術治療;出血量<30mL;均為基底節出血;均知曉本次試驗,且簽訂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心肝肺腎等并發癥者、發病>3d,陷入深度昏迷或腦疝者;精神疾病者。
1.3 ?方法
控制組應用常規護理,遵醫囑開展飲食指導和健康教育。
基于此試驗組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具體為:①制定臨床護理路徑:首先由康復科醫生、責任護士、護士長、主管醫生、科主任等組建臨床護理路徑小組,有護士長組織組內成員積極展開培訓,將參照護理標準和常規,結合患者病情變化,對患者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表,包括出院計劃、飲食指導、功能康復、心理疏導、健康教育、一般護理、入院指導、治療和檢查等。②實施方法:即在疾病整個治療過程中貫穿護理方案。采用已經制定好的路徑表對患者開展護理服務。根據路徑表的要求,由責任護士實施健康教育、護理、治療、監測、各項檢查等措施,并及時記錄工作內容。每天由責任護士、副主任護師、護士長等共同對患者展開護理查房,對其落實護理和治療措施的情況、病情進展情況等予以檢查,由護士長和護理部主任隨時開展評價和檢查工作,以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幫助及時發現,然后采取相應措施進行強化和糾正。注意同時進行補充和評估,在實施相關護理的工作中,還需對家屬與患者的意見和感受予以充分了解,以對臨床護理路徑進行進一步的修改和完善。若因醫護人員或患者家屬等因素導致路徑時間被延長,則需及時分析原因,做好相關記錄,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處理。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個組別護理前后心理評分:通過Zung制定的抑郁/焦慮量表[4](SDS/SAS)做出評估,分值越高越好。生活質量評分:對患者采取SF-36量表[5]做出評估,分為社會、情緒、軀體、生理等功能,各項滿分均為100分,分值越高越好。
1.5 ?統計學分析
匯總并分析觀察主體的研究數據,并利用SPSS22.0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計量資料以(x±s)描述,行t檢驗。當P<0.05時,說明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心理評分觀察對比
兩組患者護理后SDS、SAS評分對比發現試驗組均明顯優于控制組(P<0.05),有統計學價值;但護理前二者差異不顯著(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觀察對比
兩組患者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發現試驗組均明顯優于控制組(P<0.05),有統計學價值。見表2。
3 ?討論
近幾年,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的逐漸加劇,臨床上發生腦出血的患者不斷增多,這就對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嚴重威脅。作為一種急癥重癥,腦出血發生后,其可造成程度不同的腦功能障礙和腦組織破壞,多數患者治療后仍然會遺留一些后遺癥,從而對其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其對臨床醫療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傳統醫學模式逐漸由生物轉向為社會-心理-生物的模式,且除了延長生命的目的之外,醫學服務還需注重促進患者心理健康,提升其生活質量[6-7]。所以對于腦出血患者而言,采取有效護理加以干預尤為關鍵。目前在指導臨床護理工作中,臨床護理路徑是有效方案,其可針對某一類疾病由責任護士開展針對性、個體化的護理方案,可根據每天標準的計劃對患者實施護理,以提升其臨床整體療效。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主要以患者為中心開展互利,可通過有效的護理指導提升患者醫療效果和整體護理質量。本文的研究中,兩個組別護理后SDS、SAS評分對比發現試驗組均明顯優于控制組(P<0.05),有統計學價值;但護理前二者差異不顯著(P>0.05)。這表明在護理腦出血患者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可有效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提升其治療依從性。兩個組別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發現試驗組均明顯優于控制組(P<0.05),有統計學價值。這表明在護理腦出血患者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可見,在護理腦出血患者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具有顯著優勢和價值。
綜上所述,在護理腦出血患者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顯著,即可對患者不良心理予以顯著改善,且可提升其生活質量,值得研究。
參考文獻
[1]楊建設.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7,20(13):105-106.
[2]薛梅芳.腦出血患者行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價值探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19(16):140-141.
[3]孫艷杰.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7):33-34,45.
[4]馬曉梅.臨床護理路徑在56例腦出血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外醫療,2018,37(7):159-161.
[5]趙利紅,侯小艷,是明啟,等.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11(12):1662-1663.
[6]王金蘭,陳玉霞,彭紅霞,等.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26(21):13-14.
[7]鄧永蓮,陳宗寧.臨床護理路徑對腦出血患者心理和生活質量的應用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06(11):1453-1454,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