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樹榮
我在學校的2017屆“藝術班”當了兩年半的班主任,為什么是兩年半?因為“藝術班”是高一第二學期才正式組建,初衷是為了讓文化科成績不理想但有一定藝術愛好的學生可以有更多上大學的選擇。
相信大家也不難想到,這樣的“藝術班”會是一個怎樣的班級。學習上,基礎差,而且沒有積極性和主動性,要讓他們完成和其他班的同學同樣的學習任務幾乎是不可能的;紀律上,規則意識薄弱,有幾個學生在高一第一學期就已經發生過嚴重違紀行為,有個別學生甚至因為違紀被學校處分;思想上,理想目標不明確,也沒有人生規劃意識,基本上是得過且過的狀態。
可是,就是這樣的一群學生,在2017年的高考,有人考上了廣州美術學院,也有人考上了星海音樂學院,還有人考上了廣州大學等重點本科學校,當然了,更多的是考上了普通本科甚至是專科學校。對我來說,這是一屆讓我最有教育成就感的學生。
一、師生關系:親其師、信其道
我始終相信這個信條:親其師、信其道。和諧的師生關系是班級管理有效的基本前提。我是在高一第一學期結束時收到接手藝術特長班的消息的,從那時起,我就一直在思考:該怎么做才能讓學生相信我?
首先,尊重學生的“藝術個性”,但要打擊他們的“紀律個性”。比如小健,喜歡留長發,更喜歡在課堂上進行所謂的“發散性思維”——亂講話。我就和他談紀律底線、講紀律紅線,讓他明白在集體中生活不可亂來的道理。在我長期的“喋喋不休”中,班上學生的紀律狀況開始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班里違紀現象基本絕跡。
其次,相信“日久生情”的力量。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學生上文化課,我就在窗外“游蕩”;他們上藝術課,我就在旁邊觀察;課外,我們經常一起活動,如一起跑步、打掃衛生、在學校自助飯堂煮飯、舉辦大食會……我慢慢融入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他們也就把我當成了朋友,遇到學習的困惑和難題愿意找我傾訴和尋求幫助了,慢慢也就樂意接受我的教育了。長期的陪伴,我們彼此都成為了知心的朋友,學生也更加愿意在我的引領下去學習、生活。
二、班級文化:理念引領,實踐完善
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班級管理必須打造適合本班實際的班級文化。根據學生的藝術特長生特點,我為班級文化定下的理念是:讓別人因我而幸福。如何才能讓本來就個性十足的他們心里增加這個“他人”意識?
首先,我們班是藝術班,承擔著學校文藝晚會的重要任務,因此每次有任務的時候,我就會跟學生說,讓別人幸福的機會來了。這樣,他們的訓練即使再苦再累,也不會有過多的怨言,而正是因為他們的努力,獎勵也會準時到達——晚會的一等獎,等等。我也就乘機跟他們灌輸這樣的理念:讓別人因我而幸福,其實最終我們也會幸福。
其次,我們班實實在在地做“讓別人因我而幸福”的事。那就是積極主動接受學校安排的“好人好事”,比如定期打掃實驗室、電腦室、校史室等,甚至后來還接受了不少走出校門的志愿服務。我覺得這本身就是一種課程學習,一種在課堂上學不到的課程。這種好事做下來,得到表揚是肯定的,收到表揚的學生可以更開心地學習文化課和藝術課,后來他們的高考成績也證明了做“好人好事”不僅沒有影響學習,反而促進了學習。
最后,“讓別人因我而幸福”的班級文化理念實實在在地讓我收獲了學生的真心、真情。其實,當學生真正理解了這個班級文化后,他們就已經能做到讓我這個班主任因他們而幸福了。但當我和藝術教師一起在廣州陪他們藝考時,當我和所有的科任教師陪他們一起走進高考考場時,我能真真實實地感受學生的感恩、感激之情。直至現在,我在班級群里發一個請求,馬上就會收到絕大部分學生的回應,當班主任的幸福之情油然而生。
良好的班級文化催生出良好的班風,當“讓別人因我而幸福”的班級文化理念得到絕大多數學生認同后,班上的風氣也就大大改善了。地上不再垃圾遍地,講臺和黑板不再沒有人打理,風扇和電燈不再沒有人關,被學校安排做“好人好事”的時候不再有人抱怨被占用了學習時間……
三、學習方法:加強指導,督促落實
作為高中生,他們面臨的一個重要考核就是高考。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考核班主任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就是高考成績。因此,班主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而且我們都很明白,當學生認真學習時,是不太可能出現紀律問題的。
在藝術班,我推行的第一個學習方法是做筆記,我的要求是每個學生都必須要有每一科的筆記本和班會課筆記本,而且我要求課堂筆記必須是用草稿紙記,課后才能把草稿上的內容經過回憶,整理到正式的筆記本上。課堂上用草稿紙做筆記,能在課后讓自己有一個回憶和整理,順便完成了一個重要的任務——及時復習。
為了讓學生能按照我的要求執行,我會及時檢查、督促。每天晚上親自抽查,并讓科代表協助檢查。特別是班會課筆記,除了讓學生記錄班會課內容,我還要求他們寫100字以上的感言,因為這樣我就可以了解學生對這些班會課的真實看法和想法。大多數學生畢業后,都跟我反饋做筆記的好處,甚至表示要把筆記留著,留給自己的孩子看看。
我推行的第二個學習方法是要求學生每人每周必須找科任教師問一個以上的學習問題。學生不敢去問問題,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怕問太簡單的問題會被教師嫌棄。為了鼓勵他們,我給的理由是:一是可以解決學習問題;二是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習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教學;三是和教師的關系會更加和諧。
時光不語,靜待花開。兩年半的時光轉眼就過去了,“藝術班”已經完成歷史使命,結出了累累碩果。
本欄責任編輯?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