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林
摘 ? 要:近年來,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促使智慧課堂這一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并逐漸被應用于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以信息化環境下初中物理智慧課堂教學的內涵和特點為切入點,從四個方面來探究信息化環境下初中物理智慧課堂教學的開展策略,通過研究使其在教學中的應用更加廣泛。
關鍵詞:信息化環境;初中物理;智慧課堂教學
引言
目前,信息技術已經在教育領域得到了非常廣泛的運用,這使得當前的教學模式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是信息化環境下產生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可以將課堂教學、課堂管理以及課堂學習中的信息進行有效整合,構建出數字化的教學環境,從而使得教學過程得到優化,進而對學生的智慧發展產生促進作用。但當前該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中的運用情況尚不夠成熟,所以需要教師們多重視這一模式的實踐和探索,使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在實際中得到有效的應用,從而提高課程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促使學生智慧水平可以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1 ?信息化環境下初中物理智慧課堂教學的內涵和特點
智慧課堂是將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相結合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具有全新的教學理念,它主要是以促進學生智慧發展為主,所以簡單來說,智慧課堂就是通過采用信息技術,創新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使其可以實現培養智慧型人才的目的[ 1 ]。在信息化環境下,初中物理智慧課堂教學主要有兩大特點。其一是以學生為本。因為要促進學生的智慧成長,學生必須要主動去學習,這樣他們的大腦才能得到有效鍛煉,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從而推動學生朝著健康化、個性化的方向智慧成長。其二是要實現精準教學。每一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對于物理知識的掌握程度也各有不同,教師如果為了小部分掌握程度不佳的學生,就給整個班級的學生將這部分內容再講解一遍,那么必然會浪費其他學生的時間,而教師如果不講解,那么這小部分學生所沒掌握的內容將會成為遺留問題,影響這部分學生今后的學習。所以想要初中物理智慧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實現精準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
2 ?信息化環境下的初中物理智慧課堂教學策略
2.1 ?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在信息化環境下,初中物理智慧課堂教學想要有效開展,教師必須要以學生為主體,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多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考慮,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展開教學。實踐證明,高效率的教學不是對學生時間的無限壓榨,是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攻克他的弱項,而每個學生的弱項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先做好課前預習,而教師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有針對性地對課堂教學進行規劃,解決學生在預習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2 ]。例如,在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七章“科學探究:牛頓第一定律”這一課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智慧課堂”的云教學平臺,為學生提前發布本節課的預習任務,任務的內容要圍繞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然后讓學生在平臺上完成任務,教師再根據學生任務的完成情況了解學生對本節課的預習情況。在這一課,大部分學生在完成牛頓第一定律的探究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相關任務時存在很多問題,所以教師在規劃課堂教學時,可以多給這部分內容分配一些時間。
2.2 ?合理規劃課程,注重教學目標的整體性
在信息化環境下,教師要想讓物理智慧課堂教學的質量得以提升,就必須要讓學生先明確教學目標,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使學生可以自主地進行知識的探索和學習[ 3 ]。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真實水平,在教學手段上進行創新,利用當前新的信息技術對物理課堂的教學結構進行優化。例如,在滬科版九年級物理第十五章“力的平衡”這一課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于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開展分層教學,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只要他們可以在課堂上掌握平衡力的概念等基礎知識就可以了,而學生能力強的,可以在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再進行拓展,這樣一來就不會給學生帶來太重的學習壓力,從而調動學生物理學習的主動性,使得學生的物理學習水平可以得到整體提升。
2.3 ?利用信息化技術,實現物理知識的可視化
在信息化環境下,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進行新課導入,這對于智慧課堂教學模式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都是用語言描述的方式來進行新課導入的,這種方式或許對于其它文科類學科來說很有效,但是對于物理這種自然學科來說效果甚微。因為物理現象用語言描述出來是很蒼白的,但是每一個物理現象都要進行實驗來呈現給學生,也是難以實現的。所以教師要想做好新課導入,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將物理現象以視頻的形式為學生展現出來,這樣必然會引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得物理智慧課堂教學的質量得以提升[ 4 ]。例如,在滬科版九年級物理第十五章“科學探究:歐姆定律”這一課時的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直觀地了解“歐姆定律”這一物理現象,教師可以將實驗演示過程發布在“智慧課堂”的云教學平臺上,然后學生們通過觀看視頻,就可以直觀地看到整個實驗過程,從而了解到當電阻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當電壓不變時,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而這兩者結合就是“歐姆定律”。
2.4 ?軟件和硬件結合,反映學生課堂學習效果
在信息化環境下,為了更好地反映物理智慧課堂教學的最終效果,了解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需要在課后采取一些手段來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進行檢測[ 5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們通常會采取布置課后習題的方式來進行檢測,這樣的方式雖然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對于學生實際學習效果的反映不夠真實,很多學生會為了更好地完成課后習題,在做題的過程中相互抄襲,還有學生會查看手機等,這些都無法使學生的真實水平得以反映。所以為了更好地反映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在“智慧課堂”云教學平臺上為學生設計一些隨堂測試,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完了相關的知識內容后,就可以讓學生在移動設備上做這部分的隨堂測試,測試的結果會通過平臺共享給教師,然后教師再對學生的測試情況進行評分,這樣一來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掌握情況就能及時地反映給教師,教師也能根據實際情況解決學生還存在的問題,從而使得物理智慧課堂教學的質量可以進一步得到提升。例如,在滬科版九年級物理第十五章“力的合成”這一課時的教學中,教師在講解完合力和分力的概念時,為了檢測學生這部分內容的掌握情況,教師可以在云教學平臺上為學生設置問題“多人劃艇運動中,劃艇之所以可以前進是靠什么力?”等,然后教師讓學生通過電子設備來回答這一問題。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信息化環境下打造初中物理智慧課堂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物理成績的提升,同時還能兼顧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使學生可以愉快地學習物理,輕松達成這一階段的物理學習目標。所以作為教師一定要重視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打造,通過摒棄落后的教學觀念,將學生作為教學的核心,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利用各種現代化教學設備等,來為學生打造出高效率、高質量的初中物理智慧課堂。
參考文獻:
[1] 萬飛. 信息化環境下初中物理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 現代教育技術, 2018(8):52-57.
[2]程翔. 信息化環境下初中物理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分析[J]. 教育信息化論壇, 2019(9):288.
[3] 張潔. 信息化環境下初中物理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 新課程導學, 2019(21):58.
[4]周省蘭. 信息化環境下初中物理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 教育信息化論壇, 2019(11):179.
[5]楊麗紅. 信息化環境下初中物理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8(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