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靜
【摘? 要】數學課程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旨在于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與分析推理能力。數學學習可以不斷增強學生的計算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不斷改善教學策略,提升自身的個人修養,構建科技化、合作化、探究實踐化的綜合性數學課堂,使用硬件技術打造團隊學習氛圍,促使實踐與理論知識的結合。因此,筆者以小學數學為載體,結合自身的親身實踐經驗,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這一論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實踐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1-0107-02
Learn Mathematics with Fun, Innovative Subject Thinking
——Practical Exploration on the Reform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Chaoshui Central Primary School, Yanta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rovince,China) WANG Ningjing
【Abstract】Mathematics course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students, aiming to cultivate students' logical thinking and analytical reasoning ability. Mathematics learning can continuously enhance students' calculation ability, analysis ability and practical problem-solving ability. Therefor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must continue to improve their teaching strategies, improve their personal accomplishments, build a comprehensive mathematics classroom that is technological, cooperative, and practical, and use hardware technology to create a team learning atmosphere to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knowledge. Therefore, the author uses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as a carrier, combined with his own practical experience, to discuss the topic of the practice of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reform; Practical inquiry
隨著新課改的推行,小學數學教師開始重視對學生數學基本素質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主體性,將“以人為本”的觀念滲透在課程設計的各個方面,優化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構建生活場景,開啟小組討論以及進行動手實踐,打造高質量的課堂。
一、關于當代小學生數學學習問題的現狀分析
(一)教師教學方式單一
一些小學數學教師只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輕操作與實踐,因此過于機械化和模式化的課堂易使學生產生厭倦心理和抵觸心理,使學生喪失學習樂趣。數學教學要有條理、有邏輯,對于公式概念等的學習,部分教師只是讓學生機械式地記憶,這樣學生的理解只是浮于表面,不能舉一反三,教師此時如果不加以反思,就難以提升教學水平,難以與學生進行更好的溝通。
(二)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
數學學科是具有一定的難度的,小學生學習數學時容易出現一些問題。其一,學生會出現計算錯誤的問題,一些學生學習不認真,在計算的時候粗心大意,從而將會做的題也做錯。其二,一些小學生學習公式和概念時,沒能真正理解公式的含義,不能進行實際的應用,或者變化題目的時候就不會運用了,這都說明學生的學習沒有學“透”。其三,學生的心態問題也值得關注,一些學生對于數學有一定的畏懼感,對于課堂上沒有聽懂的問題不敢舉手去問,因此降低了學習效率,這樣只會導致問題越積越多,從而影響數學學習成績。
二、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究
(一)生活場景的構建,提升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興趣
多媒體的教學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模式,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圖片、視頻以及動畫等聲色結合的形式,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可以更直觀地學習。尤其在講解有關于圖形的知識點時,數學教師可以將圖形的變化做成動態的動畫,讓學生直觀感受到圖形的奧秘,生動的數學教學情景可以將復雜的知識變得更加容易,將混亂的章節變得更有邏輯,這樣的課堂更具有吸引性,能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
例如,在講解“生活中的多邊形——多邊形的面積”這一課的時候,我就開展了生活場景的構建。我采用多媒體為大家展出了學校綠地的圖片,然后讓學生們說出這是一個什么形狀的圖形,學校的綠地學生每天都會見到,學生對其非常熟悉,所以,當教師把問題放在這種情境中的時候,習題的難度自然就降低了。這樣的習題設置也會引發學生的解題興趣,把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化,讓學生在實際環境中體會數學的奧秘與神奇。
(二)小組討論的開啟,啟發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思考
小組討論的開啟,啟發了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思考,增強了每一位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小學數學教師要注重師生互動以及生生互動,運用合理的討論激發學生思維,拉近學生跟自己的距離,提高其課堂教學參與度。高效的數學合作化課堂通常由教師精心的設問貫穿,學生可以在教師啟發性的提問中激發求知欲,并且能夠整合自己的思路。教師所采用的提問方式主要包括師問生答、生問生答以及生問師答三種基本模式,而在這三種基本模式中又會涵蓋候答、追問以及反饋等多個環節。總之,合作化的數學課堂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和合作探究能力,讓學生在更積極的氛圍中進行思維的探索。
(三)動手實踐的進行,提升學生對數學概念的應用
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動手實踐是教學的一個升華,學生在實踐中可以開發自己的思維,將自己的大腦和雙手進行協同式學習。教師將公式知識運用于對現實生活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中,把概念放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可以指導學生自己做手工,制作立體圖形,小組探討實踐問題的解決方案,又或者運用多媒體來展示圖形變換。動手實踐的數學課堂提高了小學生的創新能力,注重對學生大腦潛力的挖掘,讓學生將理論轉化為實實際的應用,從而呼應了數學學科多角度、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提升了學生對數學概念的應用。
例如,在講解“圖案美——對稱、平移與旋轉”這一課的時候,我就指導小學生進行動手實踐。這一課要讓學生理解對稱、平移與旋轉等相關概念,因此,我以“中國結”為例子,在指導學生親身制作的過程中,提升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應用。首先在多媒體上展現了一個中國結的照片,其對折后進行剪裁就可以得到一個軸對稱的圖形,其中的紋路可以在平移中形成。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我讓學生結成小組,認真觀察圖形形狀,并自己制作一個中國結,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對稱、平移與旋轉的特點,總結其定義。動手實踐課堂提升了學生對數學概念的應用,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數學的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努力提升學生的理性思維和條理邏輯,增強其學科素養;認真構建課堂,創新理論研究與實踐,以生活場景的構建、小組討論的開啟、動手實踐的進行,豐富學生的學習技能,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肇文,殷世東.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模塊的旨趣與實施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5(07).
[2]徐孝勉.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寓教于樂”——關于小學數學激發學生興趣的幾點思考[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5(14).
[3]夏曙云.深度學習 更好成長——指向學生良好發展的小學數學深度學習研究[J].華夏教師,2016(21).
[4]高春梅.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在活動發展學生的思維[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02).
[5]曾志群.打造充滿活力的數學課堂——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研究與實踐”課題的幾點體會[J].讀寫算,2018(10).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