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奕文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在不斷加快,經濟建設也在不斷發展,國家關于頂層規劃已經完成,即統一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國土空間規劃作為我國新時代下國土管控和城鄉統籌的重要工作內容,保證新時代國土空間規劃效果對于提高我國國土資源管控和綜合利用率顯得至關重要。同時應在考慮各項基礎要求條件下確定新時代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嚴格遵循合理體系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避免新時代國土空間規劃在實際開展過程中出現問題。同時還應保證新時代國土空間技術支撐平臺的合理性,確保各模塊國土空間規劃實施效果得到有力保障。
【關鍵詞】新時代;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技術支撐平臺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1.
在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背景下,“生態優先,節約優先,高質量發展”是國土空間規劃的主旋律。地下空間作為重要的國土空間資源,在集約、節約利用土地,構建高效便捷的緊湊型城市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國家層面尚未確立與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相銜接的地下空間規劃體系。鑒于地下空間工程建設具有較強的不可逆性,在缺乏有效規劃指導的前提下,不恰當的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極易造成資源浪費和安全風險。
1、新時代國土空間規劃要求
在新時代開展國土空間規劃時需要考慮的要求比較多,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應對我國國土面積和地區地質情況進行研究分析,并結合各項研究結果制定國土空間規劃模式,從而避免國土空間規劃出現問題,并在保證國土空間規劃效果條件下避免各項工程實際建設時出現國土資源利用率下降這一問題。其次,在新時代不斷發展條件下,就應結合新時代發展要求對國土空間規劃模式進行優化創新,并在創新模式支持下優化國土空間規劃流程,促使有關部門按照標準流程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強化國土空間規劃效果和現實作用,更好滿足新時代國土資源利用和綜合規劃工作的現實要求。最后,應對參與國土空間規劃的工作人員展開有效培訓,確保相關人員可以在考慮各項規章條例的同時做好國土空間規劃工作,嚴防國土空間規劃受到人為因素干擾,針對性提高國土空間規劃水平。
2、新時代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城市規劃的地位
實際上,國家就城市規劃在城市發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提供了基本條件。當下在建立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五級三類”的基本構架已經提出,包括“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明確指出“國家、省、市縣編制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在市縣及以下編制詳細規劃”。由此可見,可以在市縣一級的國土空間規劃層面上,發揮城市的獨特優勢,宏觀的導向控制作用由城市總規完成,底層的管控作用由城市詳規來完成。城市規劃在市縣一級國土空間規劃中發揮宏觀作用,指的是在這一級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就已經提出的“三線”劃定和三大主導功能區的管控來說,加強城市總規在體系中承擔的宏觀導控作用。城市總規在統一生態、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的效益后,以人為核心,資源環境滿足的要求下進行的生產方式為首要任務,關聯好上位國土空間規劃中的剛性內容。在確定的底線約束和分區管控剛性要求之下,按照中央城市工作會議要求,做好“五個量”的管控,即“堅持集約發展,框定總量、限定容量、盤活存量、做優增量、提高質量”。在此目標下,綜合考慮城市的功能、文化、管理等因素,力圖使城市發展得更為宜居。城市規劃在市縣一級國土空間規劃中發揮底層控制作用,指的是人民群眾在基礎生活設施、物質等方面的需求,在城市詳規中予以充分體現并指導落實。通過對城市空間街區層面進行調查和判斷,保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上以土地、資源、空間的物質高品質供給,塑造宜居的生活空間。國土空間規劃中上位規劃和下位需求的統一協調都要通過城市規劃來進行,才能確保新一輪的規劃體系落地。市縣一級的國土空間規劃中,城市建設、社區規劃等各類規劃都需要城市規劃提供規定和指引。
3、新時代國土空間規劃技術支撐平臺
(1)省域層面平臺,在省域范圍內開展國土空間規劃時,應強化人工智能推演技術在其中應用力度,借助該項技術科學有效地判斷省域范圍內國土空間發展趨勢,同時結合相應發展趨勢規劃省域范圍內國土空間,保證省域范圍內國土資源利用效率綜合規劃水平。而且在其中應用人工智能推演技術還能為省域范圍內國土空間規劃提供便利支持,突出各項現代化技術手段在其中作用效果,從而改善新時代國土空間規劃在實際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保證省域范圍內國土空間規劃工作實施效果,確保該項工作平臺規劃布置和基礎工作實施效果達到合理狀態,從而結合相關工作實際發展要求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避免省域范圍內國土空間規劃因人工智能推演不足和省域發展大勢判斷不達標而出現問題。彰顯各項現代化技術現實作用,促使省域層面平臺中國土空間規劃可以順利開展。(2)城市層面平臺對于城市層面平臺展開研究,明確通過城市層面平臺開展國土空間規劃時涉及的技術也比較多,這就應在合理技術支持下加強城市層面平臺中國土空間規劃落實程度,同時借助人工智能推演技術保證國土空間規劃戰略目標落實效果,將各項重大決策在城市層面平臺支撐和國土空間規劃中的作用表現出來,方便有關部門及時調整城市層面范圍內國土空間規劃缺陷,以此強化各項重大決策現實作用,使得城市層面范圍內國土空間規劃達到穩步開展狀態。而且城市層面以及相關技術支撐平臺下國土空間規劃決策比較多,包括城市用地模式規劃、國土空間發展趨勢判斷、城市中心區未來活動網絡劃分、城市重大產業空間轉型升級和公共服務設施精準配置推演等。這就應保證各項基礎項目規劃布置效果,同時強化各項基礎項目與新時代國土空間規劃之間契合度,避免城市層面范圍內各項基礎工作在開展過程中因技術手段不合理而出現問題,并在合理技術支撐平臺中實現新時代國土空間規劃良性開展目標。
結語:
城市規劃的發展歷程中,已經形成的現代城市規劃理論是可以指導城市的發展和建設的,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運用城市規劃理論可以確保城市中各類資源的有效整合利用,能推動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樹立良好的大國城市文化形象,以城市帶動周邊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完善整治經濟等體制的改革。而國土空間規劃背景下,研究現代城市規劃理論,更是對城市規劃理論內容的豐富。對于從事城市規劃的人員來說,應該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將其應用到實踐中,確保其作用的充分發揮,推動城市的和諧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怡婷,吳克捷,何靜,等.基于生態地質視角的北京城市地下空間規劃管控思考[J].北京規劃建設,2020(1):84.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N].人民日報,2019.5.24.
[3]??◎?制度政策導向下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方法探討[J].小城鎮建設,2019.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