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鶴鵬
[摘 要]“湖光山色,戈壁明珠”的嘉峪關得益于優越的地理區位、便利的交通條件,當地農業近年來得到較快發展,生鮮農產品種類繁多、品質優良,綠色、健康的品牌形象享譽河西乃至西北。但同時,嘉峪關市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文章從實際出發對嘉峪關市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現狀進行分析。
[關鍵詞]嘉峪關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7.188
1 前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嘉峪關市以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進一步堅持改革立場、改革定力、改革方向,按照甘肅省構建“十大生態產業體系”的總體思路,用好、用足、用活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圍繞“推進高質量轉型發展、實現高水平全面小康”的目標,認真執行實體經濟、全域旅游、營商環境等政策措施和民營經濟發展“30條”,發展文化旅游、通道物流、軍民融合、智能制造、大數據等新興產業,提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促進農業提質增效、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雙促雙增”精準幫扶行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建設高水平全面小康社會。農業產業化經營格局業已形成,優勢產業和特色生鮮農產品現在每年能保證完成播種面積達5萬畝以上,其中糧食播種面積占20%近1萬畝,特色經濟農產品播種面積占80%達4萬多畝。優質洋蔥產業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2020年已完成洋蔥播種面積2.6萬畝;精品蔬菜亦呈逐年穩步增長趨勢,嘉峪關三鄉現有日光溫室2180多座,每年可保產反季節精品蔬菜近750萬千克;畜牧業近年也得以迅猛發展,嘉峪關三鄉及酒鋼宏源公司畜禽飼養總量達到14.62萬頭(只),其中豬2.1萬頭、羊4.76萬只、禽類7.28萬只、牛0.48萬頭。而今嘉峪關市的生鮮農產品,如優質洋蔥、精細蔬菜、優質西甜瓜、優質土豆、優質大蔥、優質林果等無公害果蔬、優良豬(牛、羊)肉、特禽產品等暢銷海內外。這些都為嘉峪關市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2 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需求總量大、發展速度穩步提升
截至2019年年底,嘉峪關市行政村實現4G網絡全覆蓋,建成市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和鎮級電子商務服務站,50%以上的村建成電子商務服務點,實現物流快遞到鎮,功能覆蓋到村。農村電子商務年交易額增長20%以上。每個村至少培訓1名電商應用人才和1名電商信息員。完善市、鎮、村三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鼓勵電商企業、民間組織、個體商戶參與電商服務體系建設。實施電子商務示范工程,開展電子商務示范鎮、示范村、示范企業創建活動。制定出臺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扶持政策和電子商務示范工程獎勵辦法。落實對開辦網店、從事網貨生產銷售的貧困戶和帶動貧困戶生產銷售網貨產品效果明顯的企業和網店,給予免抵押、免擔保、5萬元以下、三年以內小額信貸按基準利率全額貼息政策;高校畢業生在電子商務平臺開辦網店,符合條件的享受小額擔保貸款和貼息政策。支持市內金融機構研發適合農村特點的網上支付、手機支付、供應鏈貸款等金融產品。
3 不斷完善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環境
嘉峪關市近年來不斷加強互聯網與農業農村融合發展,在農業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應用推廣互聯網技術。三鄉根據各自資源優勢和實際發展農村特色電子商務。
(1)峪泉鎮著力發展旅游電子商務。通過建設全國標準建制鎮示范試點項目推進旅游新村開發建設,充分挖掘旅游資源的創意性文化,使游客在旅游新村購買到豐富多彩的紀念品,品嘗到特色美食,實現觀光、旅游、購物的目的。鼓勵農家樂、鄉村旅館等領域與電子商務深度融合,通過網絡信息平臺進行紀念品銷售、客房預訂等,以旅游業推動電子商務發展。
(2)新城鎮建立大宗農產品交易中心。整合現有資源,以建設“大商貿、大市場、大流通”的農產品交易綜合體系為目標,打造集農產品加工、研發、倉儲、物流、交易于一體的大型服務基地,為農民銷售農產品提供安全、便捷、可靠的現貨交易場所。
(3)文殊鎮發展城郊型農業電子商務。將休閑觀光、休閑采摘設計成精品旅游項目,擴大在線旅游規模,提升嘉峪關市特色農產品的知名度,促進旅游綜合效益的持續增長。通過“企業+基地+農戶+電子商務”的產業化經營模式,有效增加農民收入。
4 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專業服務能力不斷提升,但模式還較單一
4.1 企業數量多、整體發展良好,但行業品牌影響力的巨頭企業相對缺乏
受益于嘉峪關良好的經濟環境與地理優勢,嘉峪關電子商務企業發展數量、質量不斷提升,企業處于加快成長階段。電商企業提供的電商服務不斷趨于多元化、專業化、精細化,一些電商企業在行業內影響力不斷提升。截至2019年,嘉峪關全市共有電商企業200多家,但嘉峪關電商行業整體上還存在企業業務模式相對單一、規模普遍比較小、同質競爭較突出、行業品牌影響力有待提升等問題,具備行業巨頭、有影響力與品牌度的電商企業相對缺乏。
4.2 專業服務能力不斷提升,但服務業態不夠豐富、質量有待繼續提升
嘉峪關電商行業的服務規模化、一體化管理能力不斷提高,電商供應鏈管理水平也顯著提升,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初具成效。嘉峪關電商企業在專業化方面的服務越來越細化,電商服務方案更趨向供應鏈一體化,服務從業務功能向方案咨詢、論證提升,從服務區域電商開始向河西地區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過渡。一些運輸企業和電商物流園區正逐步向倉儲、加工、分撥、包裝、信息服務、配送等現代電商產業鏈延伸發展,展現了轉型升級的良好態勢。與此同時,嘉峪關電商企業在主要業態、配送模式、服務質量方面與高質量發展目標還存在較大差距。電商業態方面,企業的模式單一、范圍有限,在電商高質量轉型中面臨較大壓力;能夠提供集約高效的綠色貨運還較少,目前滿足嘉峪關城鄉配送的電商企業偏少,冷鏈不健全,配送模式方面還存在零散、自營偏多情況,資源整合相對缺乏;配送運營方面則是以個體戶為主,缺乏統一管理,誠信系統不夠完善。配送質量方面由于缺乏標準、資源分散、個體運營多,導致配送質量較低、成本相對高,整個配送時效性不高,配送的信息化水平相對偏低。
5 智慧電商與供應鏈應用穩步推進,服務創新持續增強
5.1 電商信息應用普及,企業信息化水平提升
嘉峪關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信息化水平穩步提升,近年來,涌現了一些智能化綜合型電子商務配送服務平臺。嘉峪關已初步形成以統一的電子商務物流配送公共信息平臺為基礎,以園區信息平臺為支撐,以企業信息化建設為主導的層次分明、功能互補、運行高效、面向用戶的開放型三級物流配送信息服務體系。嘉峪關目前正在推進“智慧城市”建設,較高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為不斷提升嘉峪關電子商務信息化水平提供保障。
5.2 智慧電子商務穩步推進,技術應用能力不斷提高
嘉峪關著力推進智慧電子商務建設,加強對重點電商企業與基地進行檢測統計,加強引導、鼓勵企業加強研發投入,建立企業技術中心創新體系。同時,嘉峪關積極推動電子商務物流+互聯網,全力打造具有嘉峪關特色的智慧電子商務物流體系。按照智慧平臺、專業配送、智慧倉儲等類型開展智慧電子商務物流試點。通過智慧電子商務物流企業的示范、輻射帶動其他企業的智慧電子商務物流發展。這些企業積極利用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與大數據、云平臺、人工智能等技術融合,針對客戶企業的需求,以融合、共享、協同、一體化供應鏈為重點,創新電子商務物流服務,發展智慧電子商務物流系統,這為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5.3 注重供應鏈技術應用創新,供應體系建設穩步推進
供應鏈平臺的建設重點是解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共享、開放,重點圍繞生鮮農產品、制造業服務、銜接制造業與銷售業的協同三方面進行平臺建設。通過對平臺型、標準型供應鏈體系申報企業以及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企業的材料梳理,不難發現,企業的業務類型多樣化、一些企業的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有一定基礎,但一些企業還存在業務規模小、行業影響力相對缺乏、品牌知名度低等情況,一些企業作為供應鏈盟主企業,組織實施供應鏈標準還存在一定難度;同時,眾多的標準型、平臺型企業之間如何進行標準銜接,實現供應鏈的系統性、協調性還需要政府部門給予一定規劃,整體推進電商企業與嘉峪關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有效互動。
6 嘉峪關市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環境現狀
6.1 電子商務園區集聚作用日益顯著,為電商集群發展奠定基礎
嘉峪關地理位置優越、運輸網絡完善,現已形成不同類型、功能相對齊全的生鮮農產品電商物流園區,物流園區集聚作用日益顯著。依托空港、交通樞紐、開發區、制造業集聚區和商貿集中區,嘉峪關市初步形成投資多元、功能集成、特色鮮明的電子商務物流園區和電子商務物流基地,這些電子商務物流園區功能完善、集聚效應不斷增強,為嘉峪關電子商務物流集群發展、吸引嘉峪關重點產業的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集聚創造條件,為嘉峪關發展樞紐經濟、建立全球供應鏈物流中心奠定了良好基礎。
6.2 支持電子商務物流發展政策密集出臺
近年來,嘉峪關先后出臺一系列開放創新試點政策,制訂了一系列促進電子商務物流發展相關的政策文件,這將有力促進嘉峪關資源再整合、優勢再疊加、產能再釋放。嘉峪關對電子商務物流發展的主要關注點集中在供應鏈體系建設、智慧電子商務物流、綠色電子商務物流、電子商務物流提質增效、電子商務物流走出去等重點領域。這些政策文件一般是根據中央、部委與省政府各級部門的相關政策,結合嘉峪關的實情加以制訂。嘉峪關電子商務物流企業的相關支持、評選也是根據各級政府政策進行的,根據前面分析,不同類型示范企業之間如何進行資源整合、系統化推進,還需要政府根據現有支持政策文件之間進行頂層、系統化設計,形成合力,完善電子商務物流發展要素,發展樞紐經濟,整體推進嘉峪關電子商務物流高質量發展,實現電子商務物流與農業、制造業之間的有機融合,共同提升。
6.3 冷鏈物流進展緩慢,能力有待提升
由于生鮮農產品自身的特點決定其對電子商務物流有更高的要求。冷鏈物流在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中起主導作用,也是制約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最大瓶頸。開展冷鏈物流,不僅需要投資建設農產品冷庫,而且需要相關配套設施、設備,這對資金相對匱乏的生鮮農產品電商企業來說,無疑是規模巨大、見效慢的投資,會大大增加其運營成本。
受到生鮮農產品難儲存和運輸條件等方面的限制,一直以來物流是嘉峪關市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短板,導致嘉峪關市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在發展過程中受到物流因素的阻礙比較大。應加快建設適應現代農產品流通和消費需求的冷凍、冷藏和保鮮庫等冷鏈物流設施,支持農產品流通企業建設庫容5000噸以上大型冷藏設施。鼓勵大型冷鏈物流企業購置冷藏運輸車輛,提升冷鏈物流企業的冷鏈運輸能力,提高生鮮農產品的冷鏈運輸率。補齊嘉峪關市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短板,提升嘉峪關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運行效率和服務水平,力爭把嘉峪關市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樞紐物流節點城市。
參考文獻:
[1]梁曉音.生鮮農產品的電子商務發展與趨勢的相關探索[J].現代商業,2017(31):40-41.
[2]巫如娟.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特征、形勢與突破——以遂昌縣為例[J].江西農業,2018(2):73.
[3]嘉峪關市人民政府.嘉峪關市加快發展現代商貿物流業的實施意見[R].嘉峪關:嘉峪關市人民政府,2018.